引 言
这是我十四年间出版的第四本随笔集《梧桐四季又一年》。此前三本随笔集分别是:《下一站,天后》(上海书店出版社)、《原来》(文汇出版社)和《原来的下一站》(上海人民出版社)。
与之前主要收入的是发表在微博上的文字不同,这次收入在《梧桐四季又一年》中的文字,主要是2019—2020 年间发表在微信朋友圈中与朋友分享的原创作品。其间,有一些文字篇什被不少公众号转发,引起不少朋友的关注,希望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分享,于是,有了这本随笔小书的出版缘起。
十年前的2010 年6 月,苹果发布iPhone4。当年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是3610 万部,第二年就突破了9060 万部。2010 年的10 月,蜗居广州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张小龙,当时是QQ 邮件移动版的负责人,他带领一支不到100 人的团队,用了不到70 天的时间开发出了第一版的微信。2011 年的1 月21 日,微信正式发布,初时只允许用户发送文本和照片,不能发送短信。
通过产品不断的迭代,功能不断的开发与完善,在产品推出的第433 天,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1 亿。再之后14 个月,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它从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开始向社交网络发展。2012 年的9 月,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 亿。2013 年1月15 日,微信达到3 亿注册用户,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信软件。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社交乃至交易无法离开的一个生态系统了。按照腾讯2020 年11 月12 日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0 年9 月30 日,微信的中国内地和海外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2 亿。
张小龙2021 年1 月19 日在微信十年的“微信之夜”上,披露了一组数据,现在每一天有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3.3 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有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 亿张,短视频1 亿条;有3.6 亿用户读公众号推送文章,4 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支付,已经变成了生活常用品。微信,真的成为“一个生活方式”。
可能与不少的微信用户相似,过往我在朋友圈中也以“观众”为主,只是分享朋友们的一些信息。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与新老朋友们的见面交流总是有限,特别是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严重限制了彼此的见面往来。2018 年第四季度,我在朋友圈里自己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性尝试,发布一些文字与照片,很短小,结果很多朋友看见了,留言称许,一下子缩短了彼此的空间距离,亲切地链接起来,并且期望我可以写更多。
于是,在2019 年初开始,我有意识的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原创的随笔文字。这些笔记体为主的随笔,主要涉及阅读、旅行、展览,以及见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文字片段短则数百字,长则1500—2000 字左右,希望通过这些个人体验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悟,引起朋友们的一些共鸣,有不少文字是在出差的途中,想到了及时的记在手机的备忘录上。每一次数百上千朋友读者的阅读与反馈,也让我受益良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写着写着,似乎有些“一发不可收拾”。此次从中选取了105 篇,编辑成这本《梧桐四季又一年》的随笔小书。
笔记体的随笔写作,其实是个体的、私人的、偏于碎片方式的,通常不会在乎所谓的宏大叙事。裸露的生命记忆,本身是零碎的,甚至有些残缺,可挑剔的,但是,拼接起来往往又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真实与完整不可缺少的补充,或者就是一个更为现实的反映。
作家余华1993 年7 月在长篇小说《活着》出版的自序中写道,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特别谢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一直以来的不懈支持,以及曹杨、王蓓两位资深编辑为本书出版的诸多贡献,特别是王蓓女士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对文字的修订、版式的设计等等方面给予的付出。也特别谢谢王健博士、唐涯博士和Nora 女士、陈明键先生、吴卫军先生、Shriley 女士、素素女士、吕静莲女士、耿悦女士、宁静女士等分别从旧金山、伦敦、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发来的序文,他们的序文真挚真诚,令我感动感恩,也让我回忆起与他们交往过程中他们给予我的许多无私而温暖的细节,他们的评论更是给本书增色甚多。当然,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提供了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了。
吕明方
写于香港港岛东区礼顿道8 号
引言
序文1 冰澈的清酒 ..... 王健
序文2 岁月流金,炼字如珠 ..... 唐涯
序文3 梧桐的回忆 ..... Nora Wu(顾宜)
序文4 特别的画卷 ..... 陈明键
序文5 读书/旅行/见有趣的人 ..... 吴卫军
序文6 战火中的口红 ..... Shriley Yam
序文7 世界很小,心的领域很大 ..... 素素
序文8 只见四山青又黄 ..... 吕静莲
序文9 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 耿悦
序文10 内心的安放 ..... 宁静
藏书偶读 ..... 1
又遇格林伯格先生 ..... 7
冬至补记 ..... 13
篱苑书屋 ..... 16
从鹿儿岛到长崎 ..... 18
街角咖啡馆 ..... 23
记忆是潮湿的 ..... 25
夜短梦长 ..... 30
早春的街区 ..... 33
画里画外 ..... 35
一个豁达的老顽童 ..... 37
城市之间的转换 ..... 40
十问 ..... 42
香江昼与夜 ..... 44
记事念人 ..... 46
自然之美秀 ..... 49
古都静美 ..... 52
映象 ..... 54
星岛周末 ..... 56
水粒子的世界 ..... 58
特别之展 ..... 60
午后的街巷 ..... 62
柯灵故居 ..... 64
台北的阅乐 ..... 66
工部局大楼 ..... 69
先驱之路 ..... 72
旅行途中 ..... 74
捕梦者 ..... 76
建筑的思想 ..... 79
梅雨季节家家雨 ..... 82
三十三年梦 ..... 84
鸟的世界 ..... 87
追忆老先生 ..... 91
静美安昙野 ..... 94
“发现”上高地 ..... 97
北海道片段印象 ..... 100
Do your best ..... 103
茑屋书店 ..... 106
玻璃茶室——光庵 ..... 108
回到现场 ..... 111
一座城市 ..... 114
我和我书 ..... 118
空山新雨 ..... 121
湖山自然的原初 ..... 124
搬“家”小记 ..... 127
伊豆小住 ..... 132
邂逅美术馆 ..... 136
黄昏时分 ..... 140
不连续的阅读 ..... 143
毕加索以及…… ..... 147
诗歌来到美术馆 ..... 150
杭州寻访一日记 ..... 154
梧桐叶落 ..... 158
明天不散步了 ..... 161
深秋过去初冬来 ..... 165
冬日镜像 ..... 168
观景·景观 ..... 170
今夕何年 ..... 173
求知不倦 ..... 178
城市的味道 ..... 183
谒永平寺 ..... 186
比叡山下 ..... 189
石山寺和源氏物语 ..... 192
正是读书好时光 ..... 194
身心自在 ..... 196
因应无常 ..... 199
苍茫 ..... 202
疫下镜像 ..... 205
疫下习字 ..... 208
江河入海 ..... 210
悲欣交集 ..... 214
岁月 ..... 217
春寒 ..... 220
微茫 ..... 223
转角,皆是风景 ..... 227
时间的皱折 ..... 232
傍晚时分 ..... 235
入夏 ..... 239
从前慢 ..... 242
大到暴雨 ..... 247
留念 ..... 251
一晴方知夏深 ..... 255
时光的露珠 ..... 258
读城·读人 ..... 263
访夏 ..... 268
浮世绘 ..... 271
江南的溽暑 ..... 275
知了知了 ..... 280
暑中清凉 ..... 284
初秋雨中 ..... 290
一个人,一所学校 ..... 294
一夜雨后始秋 ..... 298
新凉似水 ..... 302
牛津笔记 ..... 306
假期的悠长 ..... 311
古瓦青砖的新生 ..... 316
霜降一过深秋临 ..... 319
又遇咖啡馆 ..... 324
江湖夜雨 ..... 328
心安即是家 ..... 332
缘遇诺曼底公寓 ..... 337
冬日阴雨的寒冷 ..... 341
为了一个长者的纪念 ..... 346
何处安放内心 ..... 351
因为山在那里 ..... 357
冬日·夜 .....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