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调今存八百余调,常用约两百调。
《唐宋词谱校正(修订本)》选取四百九十七调,以供研究词体和填词者之用。
按小令、中调、长调分类,每调选取唐宋词中之始词、名篇或合格律之优秀作品以为格律标准之谱,采取图谱合一方式,标注平仄。于每调下注明体制,于谱后附板于调名来源、官调,以及声情与体制特点之简要说明。力求从每调中确立典范而通行之正体,以为格律之标准。
《唐宋词谱校正(修订本)》亦强词谱之文学性质,故于谱后选录此调此体典范之作或不同风格之作,以供填词之艺术借监。书末附录复原之宋人词韵。
词,或称曲子词,是中国韵文形式中最精巧和格律最严密的一种体裁,它属于中国音乐文学样式之一,亦属于中国古典格律诗体之一。从与音乐的关系而言,它是配合唐代以来的新音乐——燕乐的歌辞。新燕乐是受西域音乐——胡乐影响而形成的流行音乐,其初期基本上是以舞曲形式流行的。初唐时渐有诗人试给这种音乐配辞,而乐工歌妓则选取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之名篇作为歌辞,它们都是齐言的诗,因其入乐而称为声诗。盛唐时期格律诗体的艺术形式臻于成熟,燕乐已经盛行,这为长短句的格律化的新体燕乐歌辞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唐宋时代的词人们依据当时流行乐曲的节拍和旋律的特点谱写歌辞,是为“倚声填词”,所以要求词人必须精通音律。当某个乐曲被词人选用为词调而谱上歌词,这称为创调之作。此后的文人可以依据创调之作的句式、声韵作词,逐渐形成了格律。唐宋的燕乐谱是用燕乐“半字”符号记音的音谱;其通行的用以歌唱的词谱是在歌词的右旁标注有谱字的。今存唐代燕乐音谱是敦煌文献(伯三八〇八)琵琶谱二十五曲,有《倾杯乐》、《西江月》、《心事子》、《伊州》、《水鼓子》等燕乐曲,皆以燕乐半字谱抄录,为声乐琵琶音谱,有音无辞。《宋史》卷二〇二《艺文志》着录沈括《二乐谱》一卷,蔡攸《燕乐》二十四册,赵佶《黄钟徵角调》二卷,郑樵《系声乐谱》二十四卷,无名氏《历代歌词》六卷,皆佚。宋初编的《韶乐集》,南宋修内司刊行的《乐府浑成集》,宋季张枢旁缀音谱的词集《寄闲集》,这些歌谱亦毁于宋末战火之中。今存之南宋词人姜夔自度曲十七曲旁缀音谱,但它并非宋时通行之词谱。明代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戏曲家王骥德于《曲律》杂论里保存了《浑成集》的一点资料。他记述在京都时见到宫廷文渊阁藏书《乐府浑成》一册,刻本,收录林钟商歌词二百余阕。他记下了目录并抄录了《蛸声》谱字五个和《小品》谱两段。这是今存宋词歌谱的唯一标本。词乐在南宋灭亡后散佚了,自此词体的音乐文学性能丧失,仅是一种古典文学形式。元代和明代的文人们依然采用诃体进行创作,然而由于失去了音乐的准度,而词体的声韵格律又未整理出来,以致词体缺乏规范,失去了古典文学形式的意义。明代学者们尝试总结词的体制与声韵格律的经验,以期重建新的规范,促使词体的复兴。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周瑛编的《词学筌蹄》问世,第一次制订了纯文学体式的词谱,试图为初学填词者提供词体格律标准。此编共八卷,收词调一百七十七调,词三百五十三首。每调先列图,以圆圈(○)表示平声,以方框(□)表示仄声,图后附名篇一首或数首为谱。此后,张挺的《诗余图谱》初刊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原书六卷:小令三卷,中调一卷,长调二卷。词调以字数为序排列,每调首列图,以白圈(○)表示平声,以黑圈(●)表示仄声……;注明句与韵,分段标注;图后附唐宋词名篇为谱。程明善的丛刻《啸余谱》于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刊行,此是音乐、舞曲、词、乐语、音韵、散曲等谱的汇编,其中的《诗余谱》二十四卷为词谱。目录中凡一调数体者皆依数序标明第一体或第二体。词调下注明体数、体制,依次汇列各体。凡一体所録之词,于每句下注明几字、句或韵,可乎可仄之字亦于该字下注明;词之左旁,凡平声标一竖符号(|),仄声字不标注;分段处用圆圈隔开。清初赖以合编的《填词图谱》六卷,续集一卷,收入查培继的《词学全书》,于康熙十八年(二八七九)刊行,其词调分类编排及图式均遵循《诗余图谱》之例,词调分体则依《啸余谱》之例。康熙二十六年(二八八七)万树编着的《词律》二十卷问世,是词体格律集大成之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词律》计收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体。词调排列以字数为序。每调注明字数、体制,选名篇为谱,于右侧注明句、读、韵,凡字声可平可仄者则注于左旁,不遍注平仄。词例之后附有较详的考辨。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王奕清等奉旨编订的《词谱》四十卷,收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词调以字数为序排列,调下注明宫调、体制、字数、句数、用韵。词字右旁以白圈、黑圈和半黑半白圈表示平声、仄声和可平可仄之字,句下小字注明句或韵。这是在《词律》的基础上经过考订而成的较完备之谱。此后凡研究词体和填词,皆以《词谱》为法式,因其体备、简明而适用。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谢元淮编着的《碎金词谱》六卷刊行。他是依据《新定九官大成南北词官谱》内所录之唐宋词音谱(大都为明人所制,属崑曲音乐系统),参证《词律》和《词谱》订正的新词谱。每调下注明宫调,说明体制,词字右旁注明工尺谱字,左旁注明字声平仄。他欲恢复词乐,但实际上已不可能了。近百年来通行的各种简易词谱均是根据《词律》与《词谱》摘编的,而关于词体格律的研究则极为薄弱之道大大地制约了现代词学的进一步发展。
谢桃坊,1935年生,成都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着有《柳永》《苏轼诗研究》《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宋词辨》《词学辨》《中国市民文学史》《敦煌文化寻绎》《诗词格律教程》《唐宋词谱粹编》《四川国学小史》《国学论集》等。
序论
凡例
词谱
小令
苍梧证
南歌子
荷叶杯
摘得新
望江南
捣练子
南乡子
十样花
醉吟商小品
蕃女怨
忆王孙
遐方怨
抛球乐
湘灵瑟
如梦令
诉衷情
西溪子
思帝乡
天仙子
风流子
归自谣
定西蕃
长相思
相见欢
风光好
何满子
调笑
望梅花
醉太平
感恩多
长命女
春光好
生查子
杨柳枝
醉公子
昭君怨
上行杯
玉蝴蝶
女冠子
纱窗恨
醉花间
点绦唇
恋情深
浣溪沙
中兴乐
醉垂鞭
清商怨
霜天晓角
归国适
菩萨蛮
闻鹃啼
采桑子
后庭花
减字木兰花
卜算子
酒泉子
谒金门
……
中调
长调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