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五堂课的形式,系统梳理中国民歌产生的条件和背景,民歌的艺术手法,民歌主题来源及其含义,民歌的传播和演变,民歌和当代社会生活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新时代,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吐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学恢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民歌的五堂美育课》从美育普及的高度,对民行全面、立体的解读,无疑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通览全文,我觉得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从民俗、修辞、传播等多视域解读民歌,为大众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角。
时代在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造成歌内容的疏离.人们逐渐不能听懂、无法理解这些承载历史尘土和岁月风韵 的民歌。民歌到底该如何去欣赏和认识?本书结合民歌谱行 分析,但也没有单纯停留在旋律层面,而是从旋律如何产生、歌 中传达的风土人情、如何传播以及当代影响等几个方面,以-情 荡…‘兴发…‘民俗…‘流变…‘反观”等关键词串联,较为饱满地 呈现了民歌的形象。
第二,站在一定的高度,将民歌的发展与时代需求结合.对民歌的存在意行了阐释。
在当前时代下,民歌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与现代观众审美脱轨的问题。当前民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民歌以何种面入当代人的生活?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书在“反观”一课中,提出了“让民歌传递·乡愁-.,.认为“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真诚连接、自然洞开的一种生命打开方式”。的确,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程中,人们逐渐与大自然疏离,如何让更多的入在心灵的故乡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民歌可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书中还提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歌要继承和发展,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并列举了民歌在影视作品、流行音乐、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第三·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将专业知识与通俗化叙述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音乐普能。
作为一本民歌的普及类读物,本书文笔流畅,适合给非音乐专业人士阅读。可以说,这是本书区别于当前民歌类书籍的,也是值得推荐的理由。
但同时,应该看到,本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一些内容的解读上,难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期待着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一步完善。
作为我的研究生,马辉在毕业之后选择到高校工作,教授“中国民间音乐”等素质类课程,这本《中国民歌的五堂美育课》正是她这些年教学的感悟。衷心希望她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是为序。
2020年1pan>月6日
(徐昌俊.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天津音乐学院莱莉亚研究院院长.天津茱莉亚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编委,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国西科斯基(Sikor—ski)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辉,女,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创作北京邮电大学校歌《传邮万里》(四声部混声合唱),歌曲《青春引路人》《我的辅导员》等。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及教改论文数篇。参与撰写《2014北京市动漫游戏产业蓝皮书》及北京市项目《首都网民网络文化需求研究报告》。参与本校大创训练项目。追声——自助化视唱练耳练评系统”、校级教改项目“关于北京邮电大学艺术类选修课教改研究”。曾获2015年北邮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学观摩比赛,2016年度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
序/徐昌俊……………………………………………001
引言…………………………………………………001
第一课情荡——民歌的内在灵魂…………………005
1.1无情不成歌:民歌的“真情”基调…………·“008
1.2摇荡性情:民歌的生成机制…………………021
小结………………·…·……………………·……030
第二课兴发——如何欣赏民歌的艺术手法………033
2.1什么是赋、比、兴?…………………………036
2.2赋——直抒胸臆,直陈其事…………………037
2-3比——以彼物比此物,无形变为有形………043
2.4兴——触物起情,无歌不兴…………………051
小结·………………··…………………………057
第三课 民俗一解读民歌的一把钥匙……………059
3·1民歌与物质民俗………………………………062
3.2民歌与社会民俗………………………………070
3.3民歌与精神民俗………………………………079
3-4民歌与语言民俗………………………………08d
小结.………………………………….086
第四课流变——民歌的传播和演变………………089
4·1民歌是怎么传播的?…………………………092
4·2民歌的演变——同宗民歌与时调……………099
小结.………………………………….1 15
第五课反观——民歌的当代影响和传承…………117
5·I民歌在当代为何沉寂?………………………120
5.2民歌的当代意义………………………………124
5.3民歌在当代传播的有效途径…………………131
小结…………………………………137
后记……………………………..13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任何作品,无情就无法打动人心;情感汇聚的地方,音乐产生了——无情则无歌。
不论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成歌入曲。民歌,无论是在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里,还是在小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大草原上,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劳动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这也正是几乎每一首民歌作品都牵人心魄而又少有雷同的原因。 第一课首先讲“情荡”。 “情”,是真情。真情是歌的根本,是曲的灵魂。一首民歌,有了真情,才有了穿越古今时空的力量。“荡”是摇荡,是民歌在田野、山间、崖畔、场院等地方,因为感情的触发,而生成一首首民歌。 pan>.pan>无情不成歌:民歌的“真情”基调 孔子曾经对《诗经》有过一句经典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情感纯真无邪。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集。从《诗经》的产生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来自民间,是民间歌谣,反映的是老百姓的声音。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即《汉书·食货志》所言:“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
从内容来看,《诗经》的大部分诗歌用歌谣的形式,记录了民间哀乐,反映了最原始的民众呼声,题材涉及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最终是要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能,所谓“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于诗”。
从《诗经》开始所奠定的中国民歌的“真情”基调,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从汉魏乐府的“敢于哀乐,缘事而发……观风俗,知厚薄”,到南北朝民歌的“细腻”和刊丑犷”并举,刚健天然与清新婉约共存,一直到明代兴起的《挂枝儿》等山歌所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