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二十二场对话 涵盖当今*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
定 价:68 元
与奥兹先生喝咖啡,进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让扮演作家的彼得·汉德克卸下伪装,寻找托卡尔丘克小我里的精神神话。一场场锐利的对话,在柏琳的手上开刃,涵盖五大洲,二十三个国家,在地域与人物的交织下,柏琳用语言形成一个主题的闭环:从欧洲精神、宗教信仰在新时代的嬗变,到新一代旅行文学、全球化的争议、巴以冲突,等等。它们各自成因又彼此相关。为认识当下世界的所以然提供了一次窥探的契机。
★ 如何阅读当下的世界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如何阅读世界?这在一个每年引进外国作品上万的国家,似乎不 应该成为问题。但事实令人沮丧,中国青年与世界的距离,从*没有如当下这般,那么近又那么远。全球化看似及时即刻的分享与互关,带来的却是我们对世界日益同质化与陌生化地理解。一旦危机产生,我们茫然四顾,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曾掌握认识世界的方式。移民、种族、宗教和我们当下的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也许没有,但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真的了解这个世界。这本访谈录诞生的初衷便由此而来以谈话的方式介入对当下世界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 以文学为名的双重时间
本书名为访谈录,人物自然是阅读本书的轴。除此,地域是另一个轴。书中访谈对象来自十五个国家,各大洲。在地域与人物的交织下,形成一个访谈主题的闭环:欧洲精神、宗教信仰在新时代的嬗变、新一代旅行文学、全球化的争议、巴以冲突,等等。它们各自成因又彼此相关。成为当下世界*之所以如是的那个所以然。而文学呢,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这些问题的气口。因为上述任*一个问题,如直接遭遇都*非一时半会儿可以消化。从文学时间进入当代世界的物理时间,作为一种了解世界的策略,感性与理性中和互证。双重时间另一方面,体现了这本访谈录对当代世界文学的一个简单界定,即二战 后与冷战后。这是当下从事写作的人都生活的既定时空,只有理解这个时空背景,才能去很好的理解作家的作品以及作品的议题。柏琳的访谈录,恰恰在这个时间层面上,有可贵的自觉。
★ 柏琳*部个人作品结集:青年写作者的新姿态
柏琳从《新京报》的专访记者,到体制外的自由撰稿人,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她持续且大量的阅读与思考。作为她多年采访、撰稿经历的总结。这本访谈录,与其说要呈现全球各个地域的一*作家在想什么,不如说,通过与这些人对话,本书的作者柏琳想要告诉读者什么。所谓新姿态并非标高立意,而是强调作者的一种态度。写作除了技巧、天赋、勤奋而外,思想性是灵魂。而对于青年写作者,这一点尤难获得。而思想,也并非空想和泛泛而思,需要直面问题,展现锐度。从柏琳的访谈录中,从她的提问与写作中,有锐度的思想是一大特点。
柏琳,《新京报》原资*记者,现在是独立文化记者,青年写作者,曾采访国内外近120位文化界人士。目前正进行关于南部斯拉夫历史的旅行文化书写,作品系列见于《单读》《读书》等。
序言
马丁·瓦尔泽
纳韦德·凯尔曼尼
萨沙·斯坦尼西奇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阿列克谢耶维奇
费列特·奥尔罕·帕慕克
阿摩司·奥兹
大卫·邵洛伊
杰夫·戴尔
科林·巴雷特
阿扎尔·纳菲西
彼得·汉德克
马利亚什·贝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米哈伊尔·波波夫
大卫·格罗斯曼
埃特加·凯雷特
布阿莱姆·桑萨尔
樊尚·梅萨日
玛丽莲·罗宾逊
迈克尔·夏邦
马丁·卡帕罗斯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