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一本通:汉书·后汉书》是《汉书》与《后汉书》故事的合集。不仅记载了两汉所走过的四百年历史,更重要的是述说了众多的人物事迹,正是通过书中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交织,使得这两部书不再是枯燥的事件罗列,而是变得血肉丰满起来,从而显现了汉代历史的面貌。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历史名著《汉书》是东汉班固的力作。班固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和妹妹班昭一起读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27岁时,班固接替父亲撰写西汉全史。他既模仿《史记》的纪传体,又有所创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其中《地理志》记录了全国各地的沿革、建制、户口、特产和风俗,对研究地理沿革大有帮助。《艺文志》则保存了古代书目,还记载了书籍分类法,是我国最早的、内容完整的目录学著作。此外,在纪传部分,比《史记》略胜一筹的是收入了人物的著述,如《贾谊传》中收了贾谊的《治安策》,《晁错传》中收入了晁错的《言兵事书》等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情况和著者本人思想的珍贵史料。《汉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年),记载了西汉230年的历史。其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班固的同郡人马续续写。
范晔的《后汉书》上起光武帝中兴,下到汉献帝禅位,记载了东汉196年的历史。这部《后汉书》在《史记》、《汉书》名己传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苑》、《列女》、《方术》、《逸民》、《独行》、《党锢》、《宦官》等七种新传体,有意识地为文学家、妇女、科学家和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树碑立传。因此,有人说范晔是“文学家的功臣”和“为妇女争得一席之地的史学家”,将他的辉煌巨著《后汉书》和《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在一起,合称“前四史”。后来,人们又将它列入《二十四史》,流传至今。
本书将《汉书》和《后汉书》中的内容以故事形式写出,其中原文部分根据故事内容需要按句进行选择成段,基本未作整段选取,并对其原文作了题解、注释,目的是让读者对整个汉朝历史有个粗略认识。这些故事或谈经验,或讲教训,或谈史实,或讲人物,能够帮助读者认识历史,增加知识,给人以启发。当然,要全面认识汉朝历史,则不可不细读《汉书》、《后汉书》原著。
由于编辑水平有限,评注水平不甚理想,还望专家和读者多加指正。
开国之君汉高祖
小亭长有大志
洞房花烛
荣任沛公
率先灭秦
屈就汉王
暗度陈仓
彭城之战
智取天下
田横五百士
白登之围
刘邦之死
仁弱皇帝汉惠帝
惊见人彘
萧规曹随
大婚
吕后篡权
励精图治汉文帝
众望所归
仁君
贾谊上书
细柳营
文帝之死
子承父业汉景帝
即位
七国之乱
与民休息
雄才大略汉武帝
独尊儒术
赫赫武功
汉武帝和张骞
汉武帝和霍去病
汉武帝和司马迁
金日碑救主
守成之君汉昭帝
霍光辅政
苏武归汉
未遂政变
昭帝之死
中兴汉室汉宣帝
一步登天
镇压霍氏叛乱
群贤治国
柔弱之君汉元帝
尊崇儒学
石显专权
昭君出塞
太子刘骛
昏庸至极汉成帝
王氏专权
刘向校书
成帝之死
生不逢时汉哀帝
皇侄入继大统
王氏失势
再受命
王莽东山再起
短命皇帝汉平帝
孺子·刘婴
迫害卫家
笼络人心
平帝之死
王莽篡汉
光复汉室光武帝
起兵复汉
刘玄称帝
昆阳大捷
刘秀北上
寇恂保温县
划秀称帝
收降赤眉
建威大将军耿弃
隗嚣割据
公孙述的故事
皇帝厌战
南阳太守杜诗
酷吏董宣
光武帝和皇后
守成之君汉明帝
马皇后的故事
汉明帝与佛教
王景治水
班超建功西域
宽厚无为汉章帝
东汉盛世
《白虎通》
力保西域
窦皇后的故事
少年天子汉和帝
王充著就《论衡》
通儒贾逵
邓太后的故事
班昭讲学
科学家张衡
蔡伦造纸
名将虞诩:
坐享其成汉安帝
阎皇后
张纲埋轮
“文范先生”陈寔
四朝巨奸梁冀
玩乐天子汉灵帝
董卓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玩偶皇帝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