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现象。一切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时代和社会都有所反映,可以说,整个俄罗斯艺术史就是一部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缩影。在不同的流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俄国形象表现不一,其影响范围也各不相同。本书是一项对18—19世纪俄罗斯形象的研究,从俄罗斯的自我视角出发,利用造型艺术中的各种材料对其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艺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
俄罗斯的艺术总给人以厚重之感,但在本书中,作者于润生却以严谨而通达的学术表述,铺展开18—19世纪俄罗斯波澜壮阔的艺术史画卷,以大量史料讨论俄罗斯本国艺术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作用。书中除了采用艺术史研究中惯常的风格学、图像学、符号学,以及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新颖地通过借鉴修辞学以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核心。这般借鉴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对今后的艺术史研究理解图像提供了示范,将风格、符号、含义的效果放大到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中,为未来探讨艺术传播问题奠定了基础。
书中时时闪烁着睿智的论点、独特的视角以及新鲜的见解,不禁会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勇于求变的勇气所折服。
于润生,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长期从事俄罗斯和西方美术史、艺术传播学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俄罗斯历史画中的道路选择——以苏里科夫历史画创作为例》《从布留洛夫到伊万诺夫:历史画的终结与一种新的艺术史》等重要学术论文20余篇,组织并参与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俄罗斯东欧分支词条的编写工作,另有编著、译著、合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