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依据药性理论和功能主治,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则将中药组合成为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有机整体,是我国传统中医用药的优势和特色。方剂类方体系是认知中医组方思想和辨证方法的门径之一。类方存在基本的共性规律,又存在各异性,这种共性规律和各异性蕴含着深刻的配伍规律和巧妙的加减化裁方法。基于方剂类方具有药物组成、方剂结构、配伍模式和主治病证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因而研究类方有利于发现其配伍与应用规律。类方研究通过基本方的典型性与衍化方的系统性来研究方剂的配伍与类方体系衍化规律,揭示类方配伍效应机制与物质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药理学、医学生物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向方剂研究领域的渗透,方剂研究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本项目组围绕方剂配伍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配伍关系、配伍效应、物质基础等研究工作,不仅证实了方剂组成的合理性及中药配伍应用的优越性,而且在方剂科学内涵上有了一些重要发现,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研究模式,在阐述方剂科学内涵和创制中药新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方剂类方现代研究》是由项目组长期从事方剂类方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的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等共同编写而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因此,该书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基础性学术专著,既有理论方面的探索创新,又有丰富的实践成果。本书内容围绕方剂分类与类方源流、类方研究思路、类方研究方法与技术三方面,并以四物汤类方、三拗汤类方、二妙丸类方等经典方剂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功效机制揭示、生物学机制等为示范展开详细论述。本书基于以方类方的思想,既反映了依据相似甚至相同的证候而设立的相似甚至相同的治法,又反映了随证候的变化派生出的衍化方之间的差异。随证候差别而进行调整的组方规律对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方识证,以方测证,从方剂配伍与方剂临床实践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方与证之间的相应模式及变化规律,通过方剂的功效和作用机制认识方剂与证候之间的动态关系,如基本方和衍化方对某一疾病的不同模型,或同一模型的不同病理状态进行干预的比较研究等,可为揭示类方衍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五章。上篇包括三章:第一章为方剂主要分类与类方源流,由范欣生牵头编写;第二章为方剂类方现代研究思路,由段金廒、范欣生、宿树兰、刘培、唐于平编写;第三章为方剂类方研究方法与技术,由段金廒、宿树兰、刘培、范欣生、钱大玮、唐于平编写。中篇包括四章:第四章为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方- 证- 病关联研究,由段金廒、宿树兰、刘培等编写;第五章为三拗汤类方宣肺效应、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由范欣生、唐于平、朱华旭等编写;第六章为二妙丸类方治疗代谢病的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由尹莲组织编写;第七章为定志丸类方功效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由朱悦组织编写。下篇包括八章:第八章为解表剂类方研究进展,由唐于平、宿树兰组织编写;第九章为泻下剂类方研究进展,由刘培组织编写;第十章为和解剂类方研究进展,由朱悦组织编写;第十一章为清热剂类方研究进展,由朱华旭、魏丹丹组织编写;第十二章为温里剂类方研究进展,由肖平组织编写;第十三章为补益剂类方研究进展,由郭盛组织编写;第十四章为祛痰剂类方研究进展,由朱悦、刘培组织编写;第十五章为祛湿剂类方研究进展,由范欣生、刘洪组织编写。全书由段金廒、范欣生、宿树兰审改定稿。
本书可作为从事方剂研究、类方现代研究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中医临床医生,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专业师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和关注中医方剂类方研究进展与发展的各界人士的参考书。
本书为国内外第一部针对经典方剂类方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专著,限于编者对相关领域和行业发展的认识水平,书中可能存在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段金廒 范欣生 宿树兰
2020 年9 月于金陵
上篇总论
第一章方剂主要分类与类方源流/2
第一节方剂分类方法/2
一、按病证分类/2
二、按方剂组成分类/2
三、按功用(治法)分类/3
四、综合分类/4
五、其他现代分类/4
第二节以方类方的源流/5
一、类方源流与衍化特点/5
二、类方研究意义/7
第二章方剂类方现代研究思路/9
第一节基于类方共性的不同层面探讨中医类方配伍规律/9
一、类方病证关联研究/9
二、类方核心方研究/10
三、类方共性和差异性效应研究/12
四、类方效应物质基础辨识研究/13
第二节基于药味-药对-方剂-类方渐进剖析探讨类方衍化的思路/15
一、基于药材-药对-基本方-类方的方剂组成结构与衍化关系/15
二、基于方-证-病的类方组成结构与衍化特点/16
三、从方剂药对基本单元探讨类方配伍特点的研究思路/16
四、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类方协同增效研究思路/20
五、基于现代生物学的类方功效与效应机制研究思路/22
第三节基于功效物质组学的方剂类方研究思路/28
一、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提出的背景与意义/29
二、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提出的理论基础/29
三、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内涵与外延/31
四、方剂功效物质组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体系/33
第四节基于中医方药量效特征的类方研究思路/37
一、方药量效关系现代研究进展/38
二、类方量效关系现代研究思路/42
第三章方剂类方研究方法与技术/50
第一节类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方法/50
一、嵌入数据挖掘功能的关联型数据库/51
二、经典数据挖掘方法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51
三、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53
四、多指标优化分析方法比较类方效应/55
第二节类方功效物质基础表征的适宜方法与技术/56
一、方剂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研究方法/56
二、方剂类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60
三、基于体内过程的方剂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65
第三节类方功效表征与生物学机制研究方法/76
一、方剂类方功效的生物效应表征适宜方法与技术/76
二、方剂类方生物学机制研究的适宜方法与技术/80
中篇若干类方的示范性研究/
第四章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方-证-病关联研究/102
第一节四物汤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102
一、四物汤类方体系配伍功效衍化特点/102
二、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体系及衍化特点/108
三、四物汤类方在临床中的应用/109
第二节基于数据挖掘的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112
一、基本方四物汤组成药物的配伍特点/112
二、基于Apriori算法的四物汤类方组方特点分析/122
三、基于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研究/125
四、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方药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分析/129
第三节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132
一、妇科血瘀证的传统与现代认识/132
二、原发性痛经的传统与现代认识/135
三、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生物效应特点/138
四、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生物学机制/154
第四节四物汤类方的功效物质组成与剂量-物质-功效的关联关系/178
一、四物汤类方的功效物质组成/178
二、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剂量-物质-功效的关联关系/215
三、基于体内过程的四物汤类方功效物质基础/226
四、四物汤类方功效成分群的作用靶标研究/266
第五节基于临床病证的四物汤类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证对应研究/286
一、少腹逐瘀汤、香附四物汤的临床疗效与方-证对应关系/287
二、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探讨/291
三、网络药理学在四物汤类方研究中的应用/308
第六节四物汤类方转化应用基础研究/320
一、香附四物汤外用贴剂的研制与转化应用/321
二、少腹逐瘀汤外用贴剂的研制与转化应用/338
第五章三拗汤类方宣肺效应、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351
第一节三拗汤方证特点及类方衍化/351
一、三拗汤方证特点/351
二、三拗汤主要衍化类方/355
三、三拗汤成方制剂/358
第二节三拗汤宣肺效应研究/358
一、基于正交试验的三拗汤配伍关系/359
二、三拗汤对哮喘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361
第三节三拗汤相关细胞分子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365
一、三拗汤对IL-4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研究/365
二、三拗汤对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369
三、三拗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相关的转录调节机制/369
四、三拗汤对哮喘小鼠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370
五、三拗汤干预哮喘的代谢研究/371
六、三拗汤多靶点调控网络构建/374
第四节三拗汤类方对不同病原诱导的气道炎症影响/386
一、三拗汤类方对OVA诱导哮喘动物气道炎症的影响/386
二、三拗汤类方及成分对病毒诱导哮喘模型的作用研究/388
三、三拗汤类方对内毒素诱导哮喘模型的作用研究/395
四、三拗汤类方对TMA诱导哮喘模型的作用研究/399
第五节三拗汤类方提取分离与生物效应跟踪评价/405
一、三拗汤及其类方挥发油部位化学成分研究/405
二、三拗汤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417
三、三拗汤类方乙酸乙酯部位HPLC/ESI-MS定性分析/417
四、三拗汤及其类方乙酸乙酯部位效应成分的定量比较分析/421
五、三拗汤及其组方药味主要有效物质的配伍比较分析/422
第六节定向剔除技术对三拗汤主要物质基础的验证/424
一、三拗汤不同成分对PPARγ的影响/424
二、UPLC-ESI-MS/MS分析三拗汤中PPARγ的活性/424
三、乙酸乙酯中10个化合物对PPARγ的影响/424
四、乙酸乙酯中芒柄花素的量效关系/425
第七节三拗汤现代应用开发研究/426
一、三拗片的临床前研究结果/426
二、三拗片的临床研究结果/426
第六章二妙丸类方治疗代谢病的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428
第一节二妙丸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428
一、二妙丸类方体系及其历史沿革/428
二、二妙丸类方在下焦湿热疾病中的应用/429
三、基于四妙丸类方衍化用药规律筛选抗急性痛风四妙加味方/430
第二节二妙丸类方治疗急性痛风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432
一、急性痛风的传统与现代认识/432
二、二妙丸类方治疗急性痛风生物效应的差异/434
三、二妙丸类方治疗急性痛风的作用机制/438
第三节二妙丸类方抗痛风效应物质基础研究/447
一、二妙丸类方抗痛风有效部位群研究/447
二、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成分分析/452
三、二妙丸抗痛风效应成分研究/457
第七章定志丸类方功效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463
第一节定志丸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463
一、定志丸基本方及其历史源流/463
二、定志丸类方体系配伍衍化特点/464
第二节定志丸类方治疗抑郁症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467
一、抑郁症的传统认识/467
二、抑郁症的现代认识/470
三、定志丸类方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472
第三节定志丸类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486
一、健忘与痴呆的传统与现代认识/486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认识/489
三、定志丸类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机制/494
第四节定志丸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497
一、定志丸类方的功效物质组成/497
二、定志丸配伍比例对功效物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501
三、定志丸类方体内物质基础研究/502
下篇类方研究进展
第八章解表剂类方研究进展/506
第一节麻黄汤类方现代研究/506
一、麻黄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06
二、麻黄汤功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效应研究/509
三、小青龙汤功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效应研究/515
四、麻杏石甘汤功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效应研究/520
五、麻黄附子细辛汤功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效应研究/525
第二节桂枝汤类方现代研究/529
一、桂枝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29
二、桂枝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34
三、桂枝汤及其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540
第九章泻下剂类方研究进展/545
大承气汤类方现代研究/545
一、大承气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45
二、大承气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49
三、大承气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554
第十章和解剂类方研究进展/561
第一节柴胡汤类方现代研究/561
一、柴胡汤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561
二、柴胡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63
三、柴胡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567
第二节四逆散类方现代研究/570
一、四逆散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70
二、四逆散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73
三、四逆散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577
第三节泻心汤类方现代研究/581
一、泻心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81
二、泻心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83
三、泻心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588
第十一章清热剂类方研究进展/592
第一节白虎汤类方现代研究/592
一、白虎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592
二、白虎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598
三、白虎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00
第二节黄连解毒汤类方现代研究/603
一、黄连解毒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03
二、黄连解毒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09
三、黄连解毒汤及其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12
四、黄连解毒汤及其类方的现代应用开发研究/614
第三节左金丸类方现代研究/616
一、左金丸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16
二、左金丸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20
三、左金丸及其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21
四、左金丸及其类方的现代应用开发研究/624
第十二章温里剂类方研究进展/627
第一节理中丸类方现代研究/627
一、理中丸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27
二、理中丸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33
三、理中丸及其衍化方的功效特点研究/636
四、理中丸类方的现代应用开发研究/638
第二节四逆汤类方现代研究/640
一、四逆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40
二、四逆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42
三、四逆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46
第十三章补益剂类方研究进展/652
第一节四君子汤类方现代研究/652
一、四君子汤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52
二、四君子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58
三、四君子汤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62
第二节六味地黄丸类方现代研究/664
一、六味地黄丸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664
二、六味地黄丸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71
三、六味地黄丸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76
第十四章祛痰剂类方研究进展/681
第一节瓜蒌薤白类方现代研究/681
一、瓜蒌薤白类方及其衍化特点/681
二、瓜蒌薤白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84
三、瓜蒌薤白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687
第二节二陈汤类方现代研究/690
一、二陈汤类方体系及其衍化特点/691
二、二陈汤类方的功效特点与生物学机制研究/699
三、二陈汤及其衍化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701
第十五章祛湿剂类方研究进展/704
五苓散类方现代研究/704
一、五苓散及其类方衍化特点/704
二、五苓散及其类方临床应用/709
三、五苓散及其类方的功效机制/714
四、五苓散及其类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