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未来文库优选科幻书系
★中国原创科幻获奖佳作,未来科幻与天才想象力的激情碰撞
★4位科幻新秀!39篇科幻佳作!80、90后的清奇脑洞!感受极度烧脑、极度震撼、极度感人的科幻意象
★异形文明、末日灾难、多维世界、平行宇宙、人工智能、玄幻哲学--挑战科学常识与想象力极限的惊奇设定
★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地球人奖科联奖光年奖未来科幻大师奖黄金时代奖加持
★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韩松倾情作序
★陈楸帆、郝景芳、江波、董仁威、三丰、杨平等名家推荐
总序
中国科幻的NEXT希望在哪里
韩 松
中国的科幻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一方面,它在中国各界和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也面临如何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迫切问题。
科幻是文学大花园里的一支。但近看到很多年度文学荐书排行榜上都没有科幻。包括类型文学优秀图书,也没有科幻,至少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些优秀的核心科幻。这与科幻的热度不符,也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到是否创作有些乏力?科幻创作中抄袭现象虽是个例,但也敲响了警钟。
大量的科幻图书涌现,数量逐年增长,但是一些出版社却反映销售不好。我接触到了一些读者,发现他们对于科幻的了解,仍仅限于《三体》。这让人认识到科幻仍然是小众。而随着微信、短视频和游戏市场的扩大,更多受众还会被分化。
国内的科幻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华丽,科幻奖也已有十几个、奖金达百万元人民币,但期待中的精品还是较少。《三体》问世十年后,就再没有产生这样的轰动作品。这是否是一种能被接受的常态化呢?毕竟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出现三体现象。但这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对精品的追求。我看到有读者给我留言:斗胆说一句,科幻作品虽然越来越多,但总觉得令人惊艳、拥有瑰丽世界观的仍然是不够。
国内创作之外,近年译作的增加也十分迅猛。我们的科幻,从生成到发展,都一直受着国外的影响,特别是不少灵感来自美国这个科幻大本营。我觉得中国科幻仍然需要潜心向世界学习。但是译作现在有些鱼龙混杂,有些译作的质量仍需要提高。另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给引进工作带来了影响。
被寄予很高期待的科幻电影,自《流浪地球》后也在不断努力,但是距离受众的愿望还有明显的距离,实践或许正在证明,科幻电影终究是难的一件事情。急功近利蹭热点的几乎都很难成功。
许多地方在搞科幻产业化,不少资本涌入科幻圈,但从打雷到下雨,再到怎么能有更大的雨下,仍在探索。科幻产业园区到底怎么打造?科幻究竟是不是人民生活的刚需品?科幻产业的投入怎样才能创造出应有效益?这些都还需要用事实来回答。
中国科幻从晚清诞生至今,发展了一百多年,它的源头还在于文学的创作,在于作家们精益求精的写作。
正是在这个时候,未来事务管理局与博峰文化合作推出了NEXT科幻作家个人作品集系列。NEXT就是下一代的意思。故名思义,它精选了未来局十余位年轻签约科幻作者的作品,这些作者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幻创作未来努力方向,正是着意于承前启后、推陈出新。
作为国内科幻文化的推动者,未来事务管理局不仅与国内秀的科幻作家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也一向重视对年轻科幻新秀的培养。在成立发展的几年里,未来局不断从各类科幻征文比赛、平台投稿及自创的科幻写作营课堂中寻找、筛选和指导有潜力的年轻科幻作者,帮助他们创作出具有时代感、能被当下读者欢迎的科幻作品。这些作者近年来取得了众多的成绩,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科幻作品,并收获了多种科幻奖项、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这套丛书的出版,就是对这个现象的总结。
这些作者,的一九八二年出生,小的一九九五年出生。这两个时间点让我很是感慨。我正是在一九八二年开始科幻创作的,那年在《红岩少年报》上发表了我的篇科幻小说《熊猫宇宇》,而一九九五年我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短篇小说《没有答案的航程》并获得了银河奖。
那个时候的科幻创作、发表和出版都还是比较艰难的,我和其他不少作者,更多是怀着对科幻的满腔热爱,只是不停地学习,埋头不断地写,而较少考虑能否发表和出版。这样坚持下来才积累了一定量的作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我读了NEXT作者的作品,好像又看到我以前的样子。我感到他们很有才华和天赋,他们的创作是美好而杰出的,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对于科幻的无比热爱,并由此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科幻意象。我觉得,写科幻就是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感觉和方式去写。首先只有能被自己接受、能够打动自己、自己觉得写得舒服的,才有可能是好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这些年轻人的作品,可以说反映了科幻的初心。
新时代的中国科幻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沉淀。但保持初心无疑是它当前重要的追求之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作者,能够不凑一时热闹而更多地学习,能够找点时间去甘于边缘化,能够安安静静地坚持纯正的科幻写作,能够不自我设限地作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用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对宇宙人生的认真思考。这就是中国科幻NEXT的希望。
在世界的大树下
万象峰年
这本集子是 2020 年之前我的主要作品合集。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起,大概横跨十三年的跨度,2020 年,对于世界和我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时间转折点,所以这本集子可以作为我写作的个大阶段的总结。
写作是这么一回事:当你以此为生,它就成了世界,世界也成了它。
写作帮助我改变了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方式,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坐在了世界的大树下,每一个问题,在这棵大树上都会生出若干个分岔的枝条,大树远比我要表达的更广大。它在微风中摇晃着枝条,时不时对我发出提问:你想爬上哪根枝条呢?
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美?像你曾经被科幻震撼到的那种美吗?就像一个新的世界突然展开?当然,这种美已经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你会一直追寻这种美。细腻婉转、需要生命里的每一个时刻来雕琢的美呢?它就像砌进世界的汉白玉石材一样,它既是一种诱惑,又常常超越了你的耐心。更让人熟悉更易于接近的美呢?它能安抚疲惫的人,但是它足以安抚你自己吗。那种更难触摸更难表达的美呢?它会引导你走到险峰奇境,但是它也隐隐让你担忧,文字的力量会不会遮盖了真实本身的力量。
你写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呢?对于你自己来说,你一直相信它们是你的财富,但是你无法用一无所有的现在去向谁证明这一点。当你不能向谁证明的时候,你也渐渐不能向自己证明了。对于世界来说,你反倒无需证明什么,就算它们是被埋葬的煤炭,它们的埋葬也会是投入炉中燃烧的献祭。对于其他人呢?它们为你所爱的人带来骄傲,可生活依旧拮据。但总有那么一刻,文字会闪耀出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力量,会让自己及家人受困于生活中的有限生命得到延伸,会有人想起你写的东西,就像想起你曾经活过一样。你想走向哪一种对世界的爱呢?对智慧的爱?当然需要。但是你发现,无论是孤高自傲的自己还是想低到泥土里去寻找智慧的自己,都爱着智慧。对他人的爱?那你要小心了,这可能会让你变得冷漠。对爱人的爱?那你也要小心了,这可能让你变得脆弱,陷入情绪的泥潭。
也许你正是对世界爱得不那么自然,才需要文字来修饰。
大树说,又回到了简单的问题,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写呢?还记得你人生中初落笔的时刻吗?为了一个表扬、一个分享,为了兴趣相投。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慢慢地就变成了为现实而写,为一些遥远的东西而写,你仿佛跨着大步,想同时迈向两根相反的树枝上去。
当我为了这棵分岔的、充满矛盾的大树发愁的时候,我发现这棵树和我种下的那些树是那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