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是中、高职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选修课。本书在调研了中、高职手机维修教材内容后,介绍了中、高职的教学要点,力图使中职学生在向高职继续深造过程中,避免重复的学习,同时又能满足高职的教学要求。本书在编写时,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精简了理论论证与推导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分析方法,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通信技术概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信道编码、模拟调制系统、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本书可作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中职和高职层次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目前缺乏一门专门针对这两个层次的中高职衔接教材,所以,我们根据新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编成本书,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易于实现应知应会一体化,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现代通信技术》讲解细致,由浅入深,把抽象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本书是中、高职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选修课。本书可作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提供一本适合中职、高职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现代通信技术教材。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通信、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密切结合,促进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中职和高职层次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目前缺乏一门专门针对这两个层次的中高职衔接教材,所以,我们根据新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编成本书,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易于实现应知应会一体化,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本书有9章,内容包括:通信技术概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信道编码、模拟调制系统、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本书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梅容芳主编,由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韦泽训教授主审,由重庆大学简鑫、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卢平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陈阳担任副主编,阮涛、康书雅、杨进、屈珣、周向平、史明月和重庆大学林英撑等参编,全书由康书雅和杨进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马坤坤、何映海,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就业服务处处长李子雄和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分公司的代杰、余兰等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本书出版之际,对所有支持本书编写和出版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梅容芳,副教授,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通信技术专业主任,现有网络设备调试高级技师、LTE高级工程师、用户通信终端高级维修员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主讲《移动终端维护》、《设备检测与检修》、《现代通信原理》、《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课程,主持主研省级科研和教改10余项。
1通信技术概论 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的定义 1
1.1.2 通信的分类 1
1.1.3 通信的方式 1
1.2 通信系统模型 3
1.2.1 通信系统的分类 3
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 3
1.2.3 模拟通信系统 4
1.2.4 数字通信系统 4
1.3 信息及其度量 6
1.3.1 信息和信息量 6
1.3.2 平均信息量 7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
1.4.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3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4
1.5信道 15
1.5.1信道的分类 15
1.5.2信道的容量计算 16
思考与练习 17
2移动通信 17
2.1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8
2.1.1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1G) 18
2.1.2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2G) 20
2.1.3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G) 24
2.1.4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 32
2.1.5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 34
2.2 LTE发展驱动力 36
2.2.1 LTE发展驱动力原因 36
2.2.2LTE的设计目标 37
2.2.3LTE的移动业务 38
思考与练习 40
3光纤通信 43
3.1光纤通信概述 43
3.1.1 光纤通信的定义 43
3.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43
3.2光纤通信系统 44
3.2.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44
3.2.2光纤通信的过程 44
3.2.3光端机 44
3.2.4中继器 45
3.2.5 光纤 45
3.3光纤通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46
3.3.1光纤通信的应用 46
3.3.2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46
思考与练习 133
4卫星通信 47
4.1卫星通信概述 47
4.1.1 卫星通信的定义 47
4.1.2 卫星通信的方式 47
4.1.3卫星通信的特点 48
4.2 卫星通信系统 49
4.2.1 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50
4.2.2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51
4.3 卫星通信应用与优化 56
4.3.1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 57
4.3.2我国卫星通信的展望 58
思考与练习 59
5信源编码 60
5.1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60
5.2 模-数转换 61
5.2.1采样与采样定理 61
5.2.2量化 65
5.2.3 编码 68
5.2.4 实现 68
5.3图像编码 73
5.3.1 图像压缩方法概述 73
5.3.2常见图像压缩标准与算法 74
思考与练习 133
6信道编码 76
6.1 概论 76
6.1.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76
6.1.2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76
6.2 差错控制编码 76
6.2.1 差错控制方法 77
6.2.2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 78
6.2.3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79
6.2.4 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80
6.3 线性分组码 82
6.3.1 线性分组码描述 82
6.3.2 汉明码 83
6.3.3 汉明码的扩展和缩短 84
6.4 BCH码与RS码 86
6.4.1 BCH码的构造 86
6.4.2 BCH码的译码 87
6.4.3 RS码 88
6.5 交织码 90
6.5.1 交织编码的概念 90
6.5.2 交织编码的工作原理 90
6.5.3 交织码的性能 91
6.6 卷积码 93
6.6.1 卷积码基本概念 93
6.6.2 卷积码的描述 93
6.6.3 卷积码的译码 95
思考与练习 98
7模拟调制系统 100
7.1 调制的功能及分类 100
7.1.1调制的功能 100
7.1.2调制的分类 100
7.2 线性调制系统 102
7.2.1 标准调幅 102
7.2.2双边带调制 106
7.2.3单边带调制 109
7.3非线性调制 111
7.3.1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112
7.3.2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112
思考与练习 133
8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15
8.1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频域特性 115
8.1.1 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 115
8.1.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117
8.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121
8.2.1 AMI码 121
8.2.2 HDB3码 121
8.2.3 CMI码 122
8.2.4 数字双相码 122
8.2.5 延时调制码 123
8.2.6 nBmB码 123
8.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24
8.4扰码和解扰 125
8.4.1 m序列的产生和性质 126
8.4.2 扰码和解扰原理 130
8.5眼图 132
思考与练习 133
9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136
9.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 136
9.1.1 2ASK信号产生及其功率谱 13
9.1.2 2ASK信号的解调 138
9.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139
9.2.1 2FSK信号产生及其功率谱 139
9.2.2 2FSK信号的解调 141
9.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142
9.3.1 2PSK信号的产生和功率谱 142
9.3.2 2FSK信号的解调 144
9.3.3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145
9.4改进型数字调制 147
9.4.1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147
9.4.2 正交幅度调制(QAM) 151
9.4.3 小频移键控(MSK) 154
9.5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 154
9.5.1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154
9.5.2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155思考与练习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