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纲目》是大儒朱熹携弟子赵师渊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权威史书,更正《资治通鉴》的谬误,补充其缺漏,删繁就简,将原二百九十四卷的内容,缩编成五十九卷的精华,讲述了自战国至五代(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华夏历史。在体例上,开创全新史书纲目体,纲举目张,纲利于快速浏览,目可以对同一历史事件深挖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史实的基础上,编撰者更将史学大家欧阳修、胡安国、范仲淹、杨时等的点评对具体史实的点评随文附后,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本质。此次简体横排本,又增加了原书中未收的清圣祖康熙诸多御批点评。明宪宗朱见深在《纲目》成化内府刊刻本序言中写道:是书诚足以继先圣之《春秋》,为后人之轨范。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几乎人人都要学习历史,阅读历史,而《通鉴纲目》正好就成为比较合适的一部历史好教材。特别是那些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人,更成为他们科举考试的之书。凡此种种,正是宋元以来社会上所以会产生《纲目》热的原因之所在。
大众欢迎《 通鉴纲目》, 关键在于简明与通俗, 特别是提纲挈领, 大的事件可以做到一目了然,这对于那些需要了解历史的人自然方便得多了, 特别是适合于士人的科举考试。正如朱熹所说: 此书无他法, 欲其纲谨严而无脱落, 目欲详备而不烦冗耳 。尤其是全书卷帙不大, 仅 59 卷, 为《 通鉴》的五分之一, 这自然就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 加之统治者又大力提倡, 因此, 问世以后很快得以广泛流传。
此次简体横排本即依据成化内府刊刻本为底本,参考温陵初刻本、清摛藻堂刻本《御批通鉴纲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子全书》等资料进行校点。在内容上,除了延续古籍的大书提要、分注备言的排版方式,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的非专业读者,还增补了近4万条白话文注释,重点针对地名、官名、难解字词进行解释说明。为方便读者使用,又增加了干支、皇帝、公元纪年的快速检索表,地名、官名注释的索引等。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几乎人人都要学习历史,阅读历史,而《通鉴纲目》正好就成为比较合适的一部历史好教材。特别是那些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人,更成为他们科举考试的之书。凡此种种,正是宋元以来社会上所以会产生《纲目》热的原因之所在。
大儒朱熹携弟子赵师渊历时二十余年精心编撰
以《资治通鉴》为蓝本,结合其他权威史书编撰,篇幅更简洁,史料更全面
为非专业读者量身定制,阅读更方便,省时省力
开创史书纲目体的中国通史
纲举目张,纲可迅速浏览,目能深入了解来龙去脉,随心阅读
明宪宗朱见深作序推荐,清圣祖康熙御批
随文附司马光、欧阳修、胡安国、杨时、范祖禹等数十位名家史评
助您更深入理解历史本质
专业古籍整理团队以权威底本精心点校,用心注解,历时五年多方得完成
简体横排,配以白话文注解近4万条,官名、地名注解单独编制索引
按干支、皇帝、公元纪年均可迅速查找具体内容
出版说明
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以深邃的历史眼光,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其间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虽好,但皇皇两百九十四卷,堪称卷帙浩繁,要完全读完,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真正能通读的人少之又少。另外,《资治通鉴》遵照时间线记事,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脉络被打乱,阅读起来缺少连贯性,略显杂乱无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治通鉴》主要编撰者司马光也进行了各种新的尝试,比如编写《目录》《举要历》等,另有史学家胡安国也曾根据司马光《举要历》编辑《举要补遗》等。在此之后,一代大儒朱熹,更是在门人赵师渊的协助下,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将《资治通鉴》重新编辑成了一套全新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纲目》(以下简称《纲目》)。
在朱熹、赵师渊等的努力下,《纲目》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开创性地为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表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纲目》删繁就简,撮其精要,恰如其分地将《资治通鉴》从二百九十四卷缩编为五十九卷,仅为原书的五分之一。这五十九卷的缩编,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使他们能够借助编选者的思路,在更短的时间,更快、更好地窥得历史的门径。
其二,《纲目》有纲有目,纲可以帮助使用者理清历史脉络,迅速浏览,了解历史的大略;而目 打破了《资治通鉴》严格遵循编年的记事方式,对同一历史事件深挖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追原其始者,有遂言其终者,有详陈其事者,有备载其言者,有因始终而见者,有因拜罢而见者,有因事类而见者,有因家世而见者,通过目,使用者有条件对感兴趣的部分重点阅读,更立体地认识历史事件,避免因为了了解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时间线里前后翻阅,耽误时间,却往往不能得其要领。这样纲张目举的特点,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选择,为后世不断研究、学习和借鉴。
其三,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纲目》还增补了部分史实,并且改正了其中记载不当之处,并不是全部节录《资治通鉴》。同样一个史实,考虑叙事的准确性、全面性,《纲目》可能选择《资治通鉴》的表述,也可能选择《竹书纪年》《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史书的表述。而这样的选择,体现了朱熹等编撰者的广识博览,高屋建瓴。
其四,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历史事件,《纲目》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前辈史学家点评,有温公所立之言、所取之论,有胡氏所收之说、所著之评,而两公所遗,与夫近世大儒先生折衷之语,今亦颇采以附于其间云,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全、更新的理解视角。
《纲目》的问世,得到了官方和士人的普遍欢迎。南宋大儒真德秀曾言:昔尝读朱文公《通鉴纲目》,叹其义理之精密。盖纲者,《春秋》书事之法也;而所谓目者,左氏备言之体也。自司马公《目录》《举要》之作,至是始集大成观者。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写道:朱子《纲目》所补有功于《通鉴》。明宪宗朱见深更是推崇备至,认为是书诚足以继先圣之《春秋》,为后人之轨范,不可不广其传也。因命缮录定本,附以《凡例》,并刻诸梓以传。集举国之力审定《纲目》,并为审定之后的定本亲自作序。清圣祖康熙亦钟爱《纲目》,不光逐篇研读,更在有感处亲自御批。清高宗乾隆也曾作诗赞曰:涑水创为开义例,紫阳述订益精微。直传一贯天人学,兼揭千秋兴废机。
民间欢迎《纲目》,关键在于简明与通俗,特别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简明扼要,明白易懂,大的事件可以做到一目了然,这对于那些需要了解历史的人自然方便得多了。正如朱熹自己所说:此书无他法,但其纲欲谨严而无脱落,目欲详备而不烦冗耳。尤其是全书仅为《通鉴》的五分之一,自然更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加之统治者又大力提倡,因此,问世以后很快得以广泛流传。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是通过读史来求得各种知识和伦理道德,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理。所以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尊史》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因此,几乎人人都要学习历史,阅读历史,而《通鉴纲目》充分考虑了这些非专业史学研究者的阅读需求,权威大师担纲编撰,有纲有目,既能快速浏览,又能深入细读,正好就成为了比较合适的一部历史教材。特别是那些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人,更成为他们科举考试的之书。凡此种种,正是宋、元、明、清以来社会上产生《纲目》热的原因之所在。不夸张地说,《纲目》在推进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纲目》诞生之后,虽然它初是依附《资治通鉴》而产生的,但读《纲目》的人,要远远超过读《资治通鉴》本身的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纲目》都是研读者广泛的史学著作,没有之一。而对《纲目》的研究,在宋代之后的很长时间,更成为史学界的显学。一大批诸如《考证》《考异》《发明》《集览》以及续作等等层出不穷,在读书人中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大众中的《纲目》热背后,也少不了史学界的讨论和争议。但这些争议,和本书的可读性、普及性、专业性并不冲突。如果我们把它定位为一套普及性史学著作,这套书既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又具备很强的普及性,在史学走向大众的道路上,是开创性的,完全可以视为学术大师编写、真正为非专业使用者量身定制的史学巨著。
作为理学大师朱熹的史学作品,《纲目》的史学义理化倾向正是被广泛讨论的争议。朱熹是理学大师,他的身份,以及其思想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很难否定《纲目》中的理学痕迹,这主要体现在了缩编时材料的选择上。但这些痕迹,是否达到扭曲史实、削足适履的程度,却未必见得。比如典型的争论点,对于三国记事的系年,《资治通鉴》以魏系年,而《纲目》改以蜀汉系年,而这一改变,成为《纲目》罔顾事实、宣扬正统观念的核心证据。我们在深入研读《纲目》的相关内容之后发现,对三国的具体叙事,朱熹依然是秉承着不因私意而对历史任意增删的观点。在蜀汉刘备称帝这一条目下,也记载了《资治通鉴》原来对系年方式的观点:
司马公曰:三代之前,海内万国,有人民、社稷者,通谓之君。合万国而君之者,乃谓之王。王德既衰,方伯连帅,能率其属以尊天子,则谓之霸。自汉儒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及三国、五胡、南北之乱,各有国史,互相排黜。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穷、新,运历年纪,皆弃而不数,此皆偏辞,非公论也。故今此书独以周、秦、汉、晋、隋、唐为正统,其后子孙虽微弱、播迁,然犹承祖宗之业,四方与之争衡者,皆其故臣也,故犹得用天子之制以临之。至于天下离析,本非君臣,则皆以列国之制处之,然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虽云中山靖王之后,然不能纪其世次,与南唐称吴王恪后无异,故不敢以后汉、东晋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虽然《纲目》与《资治通鉴》观点不同,采用蜀汉系年,但也并未地是此而非彼,而是同样列举司马光的观点,供读者两择之。正如司马光所讲: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反过来说,《纲目》用蜀汉系年,同样可以解释为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而以魏系年的《资治通鉴》,并非否定以正统为尊,而是源于昭烈虽云中山靖王之后,然不能纪其世次,与南唐称吴王恪后无异,故不敢以后汉、东晋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因此,在宣扬正统这一观点上,《资治通鉴》和《纲目》并无二致,只是在是否承认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一方面,存在不同。
在今天全民读历史的大潮下,《纲目》以其普及性、方便性、权威性,非常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因此我们才有了编辑这套简体横排注释本《纲目》的想法。
在校点底本的选择上,本书以明宪宗朱见深集全国之力审定、成化年间内府刊刻本为底本,参考温陵初刻本、清摛藻堂刻本《御批通鉴纲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子全书》等资料进行校点。我们除了完整地简体重现《纲目》的原文、并进行现代化标点之外,我们还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更适合今天读者的增补:
其一,增补数万条白话文注释。作为一部通史巨著,跨越时代长达千年,如果不借助注解,完全通读并不容易。再加上为了配合《纲目》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非专业研究者的阅读需要,我们注释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因此注释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全书多达近四万条。这些注释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有地名、官名、难解字词等。柏杨先生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序言中提到:翻译上的困难集中在三点:一是地名,中国人是世界上勇于更改地名的民族,古地何在?好像都在云端。二是官名,历代官职名称,奇异怪诞,往往匪夷所思。三是时间,年不写年,而写雍摄提格,日不写日,而写甲乙子丑。而这也同样适用于白话文注释。具体到《纲目》这本书,年用天干地支和皇帝纪年,但其可以和公元纪年一一对应,只需在每一年备注上对应的公元纪年,不熟悉干支纪年和皇帝纪年的读者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月、日,在《纲目》中很少涉及,不必花大量的篇幅去处理。时间的问题相对好解决,而剩下的两个问题,地名和官名,就成为我们白话文注释的重点。我们的原则是能注尽注,广泛地借助前人的著作和资料,力图让读者更准确地掌握。除此之外,一些难懂的字词,特别是和今天的常用词写法一样、意思却完全不同的字词,是我们注释的另外一个重点。比如事情根据画室动作茂盛等等,在古代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另外,古代的地名也有很多和今天名字一样,但所指截然不同的,比如徐州、南阳、昆明、北海、 江南等;也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名称,所指是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些在我们的白话文注释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其二,增加检索功能。在编年方面,本书在册前面,按照公元纪年、天干地支纪年、皇帝纪年等的对照,标明了其所在的具体册数、页数,可以迅速查找每一年的具体内容。在地名和官名方面,由于同一个地名和官名经常重复出现,我们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做注释,为了方便查找,我们在全书后的附录里,按照音序排列,将注释中所提报的地名、官名完整地编制了索引。如该处没有该地名、官名的注释,而你又需要了解,便可以借助附录中地名、官名的音序索引,查找到该地名或官名所在的注释位置。
其三,增加清圣祖康熙对具体时间的评述。康熙皇帝曾经系统地研读过并御批过《纲目》,其和学院派史学家完全不同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惜乎出现较晚,除后期个别版本外,多未收入。在此次简体横排本中,我们将《御批通鉴纲目》中康熙所写的《纲目》点评附到具体的事件之后,以飨读者。
在简体排版上,我们延续了原书的大书提要、分注备言的原则,但根据简体横排的特点,略作变通。宋体大字提要,仿宋小字分注备言。注释采用脚注,方便查找。在简体字的处理上,本书异体字改用通行字(专名不改),通假字不改。书中所用人名,能确定为同一人名不同写法的,用常用名进行统一。
书中有疑问之处,如在其他史料和资料能确证为错漏的,本次简体版校对予以更正,其他疑问之处无法确切考证的,均照原书录入。
本书卷帙浩繁,编者能力所限,难免有工作不到位之处。烦请诸位方家能在研读本书之余不吝赐教,帮助我们提高,为本书进一步添彩。
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