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针对60~80学时数的教学内容编写的。
全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主要内容有:静力学基础、汇交力系、力偶理论、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摩擦、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动力学普遍方程和机械振动基础。
本书编写时适当提高了起点,减少了与物理课程重复的内容,选用了部分新型的例题和习题,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使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合理,体系更加完整。书中标有“*”的章节为加深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取。每章后面附有精选的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航空航天、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水利工程、能源动力等专业,也可供其他专业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该书自1997年出版以来,已近20年。在此期间,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跃,日新月异,高等教育随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适合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正朝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该书的修订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
全书共三篇十七章,既包含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全部基本要求和知识点,还列入了机械振动基础专题。与第1版教材相比,该书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重点修订:一方面,全书整体结构虽无显著变化,但部分章节进行了改动甚至重新编写,如第十五章达朗伯原理:从原理的名称提法到该章各节的重写与调整,使得该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教与学上更加明晰。另一方面,全书各章调整了部分习题,增加了更加体现工程实例、体现现代气息的习题。此外,还新增加了思考题,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的课后复习阅读、扩展思考提供了便利和指导。
纵览全书,编者在理论力学课程方面具有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阅历,教材符合由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制订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该书可供各高等学校机械、能源动力、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与学的老师和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该领域教学、研究的工作者们阅读和参考。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级教授教育部 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本书于2016年正式出版,历经5年的使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认为本书符合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便于教师讲授且适合学生自学。
第2版保持了第1版的体系和风格,从章节安排到教材内容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征讲述,内容丰富,叙述精炼,例题典型,习题全面,题量丰富,可供选择范围大,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考虑到一些院校教学计划调整的变化,第2版对书中的某些表述和习题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大多数院校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修订后的第2版,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大多数工科院校对理论力学课程的要求,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师俊平、王砚、胡义锋、刘志强、曹升虎、曹小杉、胡伟鹏、汝艳、何望云、解敏、王芳芳等老师。
在本书第二版的修订过程中,西北工业大学的支希哲教授对书稿修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特此致谢。
本书的修订也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全体老师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1年4月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者总结了多年来的理论力学教学实践,针对近年来理论力学教学课时数不断减少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本书。
在编写本书时,编者注意了避免与物理课程的重复,适当提高了起点。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理论力学课程之前已经具备矢量、导数的知识,在本书的理论阐述及定理、公式的推导中都引用了矢量分析的方法;为了便于学生应用理论力学课程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保证阐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本书还对一些基本理论做了进一步深入的拓展,导出了更便于应用的公式,如:速度及加速度投影定理、刚体系统的动量定理、平面运动刚体绕其速度瞬心和加速度瞬心的转动方程 、元功及虚功的计算技巧等。此外,针对理论力学“理论易懂、解题困难”的特点,本书增加了较多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例题,类型全面,有易有难,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考虑到理论的系统性,本书在静力学中将汇交力系和力偶理论两章采取了将平面和空间融合在一起讲授的方法进行编排,更加节省课时。另外,为了保证理论力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本书包括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机械振动基础等章节,供授课时选用;本书中还有部分标注“*”号的内容,一般都是加深、加宽的内容,可酌情选用。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工科院校航空航天、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水利工程、能源动力及材料等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对少学时的理论力学教学也可将本书的内容做适当删减选用。同时,本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师俊平、曹小杉、王砚、胡义锋、刘志强,曹叶霓,解敏等老师。赵巨才和刘协会老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张陵教授担任主审。张陵教授对本书做了逐字逐句的审定,对原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向张陵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1
第1篇静力学
第1章静力学基础5
11力的概念静力学公理5
12约束约束力9
13受力分析受力图13
思考题17
习题19
第2章汇交力系21
21汇交力系的简化及平衡21
22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几何法22
23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解析法25
思考题31
习题31
第3章力偶理论35
31力对点之矩35
32力偶及力偶的性质39
33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42
思考题47
习题47
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51
41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
简化51
42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分析54
4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58
44静定与超静定问题的基本
概念62
45物体系统的平衡63
46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68
思考题72
习题73
第5章 空间任意力系79
51力对轴之矩79
52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
关系81
53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82
54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分析84
55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85
56物体的重心89
思考题94
习题94
第6章摩擦99
61滑动摩擦99
62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103
*63滚动摩阻的概念109
思考题112
习题113
第2篇运动学
第7章点的运动学119
71点的运动矢量表示法119
72点的运动直角坐标表示法121
73点的运动自然坐标表示法124
*74点的运动极坐标表示法130
思考题133
习题133
第8章刚体的基本运动136
81刚体的平行移动136
82刚体的定轴转动137
83定轴轮系传动比141
*84用矢量表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用矢量积表示点的速度和
加速度144
思考题146
习题146
第9章点的合成运动150
91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150
9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153
93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
速度合成定理156
94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
速度合成定理159
思考题162
习题163
第10章刚体的平面运动169
101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概念169
102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
分析171
103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分析179
104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182
*105平面图形上的加速度
瞬心187
思考题190
习题190
理 论 力 学第2版目录第3篇动力学
第11章质点运动微分方程199
111动力学基本定律199
112质点运动微分方程201
113质点动力学的两类问题202
思考题207
习题208
第12章动量定理211
121动量与冲量211
122质点系动量定理214
123质心运动定理219
思考题224
习题225
第13章动量矩定理230
131动量矩230
132动量矩定理232
133转动惯量238
134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243
135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247
136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248
思考题252
习题253
第14章动能定理258
141力的功258
142动能262
143动能定理264
144功率功率方程270
145势力场机械能守恒定律272
146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
应用277
思考题282
习题283
第15章达朗伯原理290
151质点的达朗伯原理290
152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291
153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293
*154非对称转动刚体的轴承动
约束力301
思考题306
习题307
第16章虚位移原理动力学
普遍方程311
161约束约束方程311
162自由度广义坐标314
163虚位移虚功理想约束315
164虚位移原理317
*165动力学普遍方程324
思考题326
习题327
第17章机械振动基础 331
171概述 331
172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332
173固有频率的计算338
174阻尼对自由振动的影响340
175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344
*176减振和隔振348
思考题350
习题351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56
参考文献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