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借助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超真实和拟象理论来解读美国当代小说家唐·德里罗笔下的超真实,即美国或者西方社会的后现代真实。章简单介绍德里罗主要长篇小说的主题内容,概述鲍德里亚的拟象和超真实理论。第二章分析德里罗小说中超级物对超真实的建构以及对人的心理、心灵诸方面的影响。第三章分析德里罗小说中电子超级物以波与辐射的形式完成全景敞视主义的运作。第四章解读德里罗小说中拟象先在模型对人的存在以及存在环境的投射与控制。第五章解读德里罗笔下超真实中辩证和对立面的内爆,这使得拟象秩序的资本系统成为一个单极黑洞系统,从而招致象征交换法则对其的报复和惩罚。第六章探讨德里罗如何通过揭示超真实中知识人物存在的悖论发展出自己批判超真实的悬浮美学。本书适用于对英美文学感兴趣的读者群体。
本书主要借助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超真实和拟象理论来解读分析美国当代小说家唐·德里罗笔下的超真实。这里的超真实,是德里罗小说中所呈现的美国或者西方社会的后现代真实,是晚期资本主义物质技术条件和文化逻辑下的产物。超真实是由消费物增生、物的符号化以及后现代媒介产业技术共生共振所导致的,超越或超脱传统真实认知和建构范式的拟象真实。
套用一句俗语,德里罗所描述的世界或者真实,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这个高,体现在它进入了文学创作和解读的游戏,需要按照其中特殊的游戏规则来写,也需要用相应的规则来解析。德里罗试图描述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后的真实状况,包括其中的人或者主体的存在状况。但是在呈现这种真实状况时,作者面临一个所谓的表征危机。从现实主义以来,表征现实世界的理念、手法和创作宗旨已经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强烈质疑和冲击。就连表述真实的语言本身都被质疑或者解构。在这种情况下,德里罗必须要寻求新的手法或者范式来呈现后现代真实。
无论这个手法如何变化,文学的基本游戏规则恐怕是无法改变的。简单地说,文学是象征的游戏,一个编码游戏,把普通的语言或者题材编码为一个象征,到了读者那里,再由其把这个象征解码成自己的理解。这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完成了文学写作和赏析的双重双向创造和审美过程,实现了文学的基本功能。在后现代文学中,这个基本编码解码过程也无法马上被解构或者淘汰。编码的材料,大多提取自现实中的那些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或现象。如打开《诗经》,就会发现在很多诗歌中用来编码的一些提取物就是当时人们常见的植物或者动物。这些提取物通过赋比兴等编码手段,成为各种象征或者意象,再交由读者解码。
自远古(远远先于书面文字已经成熟的阶段)到现实主义阶段,这个游戏规则就基本一直被大致遵循。但是自工业革命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技术开始加速改变这个真实的世界和其中的编码提取物。如马克思在两个世纪前看到的,那些物品随时可能变成商品。这对于文学家而言无疑是一种原料被糟蹋甚至毁掉的挑战。而到了后现代,这种挑战到了一种的程度。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他们熟悉的提取物大多都是工业技术加工的产物,而且这些产物甚至脱离了消费者本身的真正需要。消费社会中,往往首先生产欲望,然后根据这种欲望去生产产品。此类消费本身就是鲍德里亚所谓的拟象行为。比如有些消费行为根本就是网络炒作驱使,受到影响的消费者买到这个消费物,更主要的动机和需要可能是再去网上发个照片或者帖子。这样,消费者本人就陷入了拟象或者超真实的消费中。
前工业时代的人,可能遥遥相望,似无意间举手抚一下身边野生的荇菜或者蒹葭,个中情意无需言语,这小小动作已然表尽。工业时代的人,可能就要跑到商店花钱去买鲜花,借助财力来表达相同的信息。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人,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相关操作,把转基因鲜花送到对象门前。由于自然已被开发或者污染,荇菜、蒹葭等可能早就绝迹。即使尚存一两片原生地,或许大多数消费者也无法前去或者无从辨识。他们转而做的,可能是触摸屏幕下单又回到鲍德里亚所谓的拟象消费。
德里罗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学编码提取物和从中提取原料的真实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挑战。德里罗大多数作品都完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网络技术尚在发展时期,但他已经非常具有前瞻性地开始把这个挑战作为创作的重要题材和主题。德里罗在小说创作的编码过程中,开始提取后现代社会中发生的那些重要变化作为材料:物的变化、媒体的拟象功能、消费社会的运作规律以及在背后推动这一切的晚期资本和技术。
所有这些,都在助力建构他所看到的美国人所被悄然移入的拟象真实或超真实:消费社会依靠它所能掌控的一切技术和手段刺激人的欲望,生产出超越人存在需要之外的超级物。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拟象功能既成为手段和动力,其本身也越来越成为拟象消费品,结果是在此复杂过程中消费者或者主体日益被淹没在超真实中。这一切的背后推手和获益者就是后现代或者晚期资本系统(资本本身也在虚拟化和拟象化,这也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部分原因)。超真实是后现代西方社会的异化新形势和形式。超真实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借助超级物和媒介拟象使得异化感短路(鲍德里亚语)。强大的资本和它掌控的科学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故主体就很难再走出超真实,去触摸或者感知另外的所谓真实。
本书对于德里罗笔下超真实的解读过程,也就是依据他创作中的材料提取和编码逻辑,解释其小说中超级物以及它们发生作用的拟象方式后现代资本主义的超真实建构和操控策略。
本书共六章,章绪论,简述了德里罗从1971年发表长篇小说《美国志》至今17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并概述了其创作中超真实的含义和背景。绪论后简单介绍了鲍德里亚的拟象和超真实理论。
第二章分析了德里罗小说中超真实的物质基础或维度,即超级物对超真实的建构。所谓超级物,是在质、量、功能等方面超越传统理解的物的后现代消费物品。这些超级物超越了满足人真实生理需要的使用功能,进入自律的地上地下资本系统,并把消费者同质化为超级物单一均质生态的一部分。超级物包围人,渗透于其无意识中,并全面侵入和占据审美领域,从各个方面把人的存在环境变成超级物滋生的超真实领地。
第三章分析了德里罗小说中电子超级物的特殊功能,重点以广播、电视为例揭示电子超级物首先构成人的近身生活环境,进而形成其生存活动的波与辐射背景或语境。这种背景以波与辐射的形式完成福柯所谓的全景敞视主义功能,是一种更为隐秘和强大的拟象辐射机制。
第四章解读了德里罗小说中的拟象模式。符号体系成为先在的模型投射超真实景观,甚至是人的感知和存在方式。而电影、电视、电子数据网络等拟象模式的普及,则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人带入超真实世界,甚至把一切都整合为拟象系统的数字化复制过程。
第五章说明了德里罗作品对于内爆现象的揭示。拟象把旧有的辩证和对立双方连接在同一条莫比乌斯带上,一切都可能相互替代交换,甚至融合。这种内爆,使得拟象秩序的资本系统成为一个单极的、不可逆的黑洞系统,从而陷入自身的危机。这在德里罗小说中表现为象征交换法则对资本拟象体系的报复和惩罚。
后一章探讨了德里罗如何通过对超真实中一个特殊的人群,即知识人物的塑造,来说明超真实和人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对超真实进行抵制的悖论。德里罗利用这个生存悖论,在后现代崇高美学基础上发展出自己批判超真实的悬浮美学。
本书能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笔者的荣幸。这都要感谢卫乃兴院长的关心和帮助。卫教授本已功成荣退,但在学院大局需要时,弃颐养天年之享乐,复上阵担纲,披星戴月,披荆斩棘。能在卫教授麾下尽一步卒绵薄之力,是责任,更是荣幸。同时,在这里也感谢董敏副院长等人在百忙之中,为出版相关事宜方面所做的辛苦付出。
非常感激恩师金莉教授在自己紧张的科研和繁忙的学术工作中拨冗为本书作序。作为金门弟子,十分惭愧不能更多报答恩师栽培,为师门增辉。倒是多年来我自己不争气的身体状况,让恩师牵挂费心。没有恩师的关怀和鼓励,我可能已在杂志管理和教学任务压力下完全放弃了在文学专业方面的坚持。恩师在序言中对拙著多有肯定之处。如果本书中真的存在一些有价值的地方,都要归功于恩师一贯的关怀和栽培,这些许结晶也算是对她的回报。但我更明白恩师的肯定更多的是鼓励和期许。我自己不敢说拙著是什么学术研究,只把它当作一个刻苦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是一个金门弟子对师训的遵守和践行。
因本人学疏才浅,加之时间紧促,拙著粗陋甚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凡此种种均因我个人能力不逮所致,完全由我文责自负。望各路方家一笑之余,不吝指正!
沈非,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美国小说,曾任《大学英语》编辑部主任。曾于2013201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拉科罗斯分校作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国语学院。
第1章绪论1
1.1唐·德里罗长篇小说创作概述 / 1
1.1.1德里罗主要长篇小说简介 / 1
1.1.2德里罗作品批评概述 / 7
1.2超真实概论 / 11
1.2.1德里罗小说中的超真实 / 11
1.2.2鲍德里亚超真实与拟象概念 / 20
第2章超级物与超真实26
2.1后现代物与物体系 / 26
2.2超级物的地上世界 / 31
2.2.1山巅之城中的超级物 / 31
2.2.2家庭: 物的储藏室 / 35
2.2.3超级市场的超级物 / 38
2.3超级物的地下世界 / 42
2.3.1地下金字塔体系 / 42
2.3.2更深层的同一性地下世界 / 46
第3章全景敞开辐射51
3.1电子超级物辐射环境 / 52
3.1.1生产方式、信息方式、全景敞开辐射 / 52
3.1.2电子超级物背景 / 56
3.2全景敞开辐射出的超真实 / 62
3.2.1标志独特族类的深层代码和信息 / 62
3.2.2电子的脉冲流渗透到空气中 / 65
3.2.3辐射的房间行为方式 / 67
第4章超真实与拟象创世73
4.1符号拟象下的超真实景观与人 / 73
4.1.1标示牌的拟象 / 73
4.1.2符号后面的虚构人物 / 76
4.1.3拟象景观和人格 / 78
4.2电子大众传媒拟象模型 / 80
4.2.1电影改编和给回的超真实 / 80
4.2.2电视的网眼效应 / 88
4.2.3成为量子灰尘 / 91
第5章超真实内爆与象征交换的报复100
5.1德里罗笔下的内爆 / 103
5.1.1内爆理论概述 / 103
5.1.2超真实莫比乌斯带上的阴谋家和替罪羊 / 107
5.1.3德里罗笔下的单极单向资本黑洞体系 / 112
5.2超真实对象征交换的违背及恶果 / 123
5.2.1象征交换 / 123
5.2.2超真实垃圾文明和死亡世界 / 128
5.2.3超真实资本系统危机 / 131
第6章超真实中知识人物与悬浮美学142
6.1后现代知识阶级的兴起与知识分子的死亡 / 143
6.2超真实系统中的知识人物 / 147
6.2.1超真实洞穴与穴居人 / 147
6.2.2超真实理论家 / 154
6.3坠落艺术家与悬浮美学 / 159
6.3.1知识者的迷失与变异 / 160
6.3.2坠落与悬浮: 从变异知识者到表演艺术家 / 165
6.3.3坠落悬浮的崇高艺术 / 168
6.3.4超真实中的悬浮美学 / 172
参考文献181
索引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