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数字革命的参与者。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活。互联网、机器和算法使人类行为变得越来越容易量化,也逐渐将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对于如何看待数字革命,我们的视角可能各有不同,但数字革命下,高度效率化的机器已然威胁了人类作为施动者或是自身命运主宰者的地位,甚至,机器正越来越像人,也将变成我们的爱人或情人。
数字革命会声势渐消吗?在数字时代,工作依旧是人类的常态吗?爱上一个机器人是何滋味?本书将放眼展望数字革命的未来前景,去探索数字革命究竟会将人类带往何方。读完本书,读者会对应当以何种身份和怎样的态度面对工作自动化带来的挑战具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 语言通俗易懂,不是生硬地探讨与数字化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而是结合实际,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人类在数字化浪潮中面临的挑战和抉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超级实用,向读者展示了当今信息爆炸时代,与大众生活、工作以及社交相关的方方面面,给大众以指引。
数字颠覆浪潮正扑面而来。当我们醉心于数字变革带来的极大便利,对科技和互联网日益依赖的时候,数字平台也在借助数据,窥探我们的日常,预测我们的行为,并试图建立起操控我们生活的算法,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被计算、访问和消费的商品……
面对科技发展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挑战,如果你深感愕然、亢奋、焦虑、迷茫、恐惧、不安,但又不知何去何从,本书将给你指引。
我们应当消除对计算机的偏见,摒弃人类例外论
如果我们想从容应对计算机向人类能动性发起的挑战,那么我们就必须摆正位置,客观地评估自身在未来将面临的危机。人类认为,万事万物将按照当前的轨道一直沿袭下去,这是天性使然。我们容易被直接呈现在感官面前的证据所迷惑。专家声称人类文明将面临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可我们坐落在沙滩上的房屋分明还没被淹没,超市的货架上也还满满当当地摆放着新鲜蔬菜。据说气候在不断变暖,可今天早上却无疑是异常凉爽的。即便是那些理性地接受气候变化会带来威胁的人也没能给予这个问题足够的重视。当一切似乎都还岁月静好时,我们很难接受未来将变得糟糕至极的推测。
这种即时偏见让我们低估了机器给人类能动性带来的危机。 许多当下的人工智能产品显得十分愚蠢,它们根本就无法对我们的工作构成任何威胁。可当我们放眼全局时,便能将未来的人类与未来的机器放在一起一较高下。人类会进步是因为我们灵活的大脑能让我们学到新的技艺。但是机器的改进速度一日千里。现有的机器的局限性不该让我们一叶障目,看不到它们的下一代可能拥有的实力。 对于今后或许将取代我们的机器,我们的处境大概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象棋大师。我们一方面要保留在现有某些机器面前所秉持的骄傲态度,一方面又要展现对这些机器实力爆棚的后代该有的谦和。
我们在努力实现常见的人工任务自动化时,会对机器导致的事故尤为警觉。虽然人工驾驶员也远远不够完美,但我们对他们所酿成的灾祸已习以为常。然而,自动驾驶车辆程序如果出现了疏失,这转眼就会成为世界头条新闻。 相反,除非严重到让王妃香消玉殒,否则人工驾驶员的种种致命失误都无法引发全球关注。 从逻辑上来说,所有的数字技术都无法实现零误差。但我们不应当将至臻完美设为衡量数字技术的标准。百分之百的安全性只能是空想,但实现安全系数远大于人工驾驶员的标准却不仅是有希望的,而且还指日可待。或许打造计算机深蓝(Deep Blue)的程序员中有人幻想要造出一台能完美地下国际象棋的机器,在机器首度落子之前,它就能细致描绘出其人类对手将如何一步步落败,以让它的对手在双方未对战时就甘拜下风。这种遐想或许不太可能实现,但正如深蓝电脑和它的后继者所展现的那样,让机器达到把国际象棋下得比人类棋手强的标准已经成为了现实。机器无法击败上帝这位人类假想中的完美棋手,但它们可以战胜任何一个人类个体。
目前我们对未来计算机的实力所怀有的偏见还夹杂着对人类自我能力的过高认知。我把这种偏见称为人类例外论信仰(belief in human exceptionalism)。当我们将今天的人类与现有的计算机放在一起进行理性比较时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可计算机却无能为力。信仰人类例外论的人承认,计算机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越了人类,在其他方面也步步紧逼。但他们坚信人类拥有的核心能力是计算机永远都望尘莫及的。这些能力足以让我们在超级计算机无处不在的年代里仍然能保住自己的岗位。
信仰人类例外论让我们给人类引以为傲的心智能力赋予了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称谓。智能机器人服从于运算法则,但人类拥有天赋,靠直觉寻求答案,靠智慧展现风采。将天赋直觉智慧等字眼作为数字产品的品牌名称或许还算合乎情理,但我们绝不能接受任何认为计算机的确拥有这些品质的说法。 按照这个逻辑来说就是,一台计算机也许可以执行每秒10亿次的运算,但它绝不可能拥有智慧。流行文化也在为这种人类例外论的理念推波助澜。系列电影《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舰长技高一筹,提出执行所谓的卡博米特策略,其实那不过是他脑子里瞎想出来的东西,但这个所谓的策略却一下子就把看似高高在上的外星智慧生物迷惑住了。柯克舰长告诉入侵者进取号飞船上携带着卡博米特,一种可以摧毁一切攻击者的神秘物质。外星人那逻辑受限的大脑似乎无法看穿这个把戏。
人类例外论信仰旨在设置屏障,防止机器复制或模仿任何人类通过科学想象创造的杰出成果。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克库勒(August Kekule)费尽心思地想要弄清苯分子的结构。他知道这种分子是由六个氢原子和六个碳原子组成的,也知道每个氢原子要与另外一个其他原子结合,且每个碳原子需要三个原子小伙伴。起初,他一筹莫展,但后来,他在一个白天打了个盹儿,梦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正是这个梦让他迸发出了灵感,发现苯环的原子是呈环状封闭式排列的。机器或许能算出氢原子和碳原子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但它们可不会白日做梦。
……
尼古拉斯阿加(Nicholas Agar),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伦理学教授,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及基因技术和控制论可能改变人类的方式。
译者简介:
蔡薇薇,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英语系讲师,曾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多部译著。
引言 展望数字革命 /001
人类能动性的危局 /004
我们应当消除对计算机的偏见,摒弃人类例外论 /010
迈向社会-数字经济的未来 /014
哲学方法漫谈 /024
本书概要 /026
章 数字革命会是下一颗明日之星吗? /033
数字革命会声势渐消吗? /038
人工智能与数据的奇妙融合 /044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交通行业 /048
人工智能将如何让健康行业焕然一新 /057
结语 /063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分裂人格 /065
聚焦机器思维的哲学关注与实用关注:拥有思维能力还是承担脑力工作? /069
真假思维之辨 /078
超敏生物探测器与仿人机器人 /082
道德之辨:禁止制造拥有思维能力的机器 /085
结语 /089
第三章 数据:一种新型财富 /091
数据何以成为财富? /093
不公平感与新型财富 /098
数据需要自由吗? /10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谷歌、脸书等公司想用我们的数据是否要支付小额酬劳? /110
结语 /120
第四章 在数字时代,工作依旧是人类的常态吗? /123
数字时代:探索成效性与治愈性兼具的工作 /126
经济学家归纳出来的乐观主义 /128
数字技术集成包的改天换地之力 /134
人类是否可以始终制霸选择权中的后一英里? /141
数字时代的劳务市场猜想 /151
从哲学视角看待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之争 /155
结语 /162
第五章 机器人恋人和机器人服务员是否拥有真情实感? /165
爱上一个机器人是什么滋味? /167
从恋爱关系到工作关系 /178
何为社会型工作? /187
我的人类偏见论能够自圆其说吗? /189
结语 /196
第六章 数字时代社会经济的特征 /197
数字时代的两大经济模式 /199
社会经济产品与数字经济产品的显著差异 /203
销售员迷雾重重的数字未来 /215
优步与爱彼迎的数字未来泾渭分明 /218
社会型工作:太空探索 /225
结语 /230
第七章 以温和的乐观心态畅想数字时代 /233
预言与理想之间的逻辑差异 /235
生机勃发的理想是心之所望 /244
社会-数字经济与协作共同体 /247
社会-数字经济与全民基本收入 /250
全民基本收入:应对数字时代不平等性的下下之策 /253
是否要拓展基本收入? /259
结语 /262
第八章 数字时代的新卢德运动 /265
看透数字晕轮效应 /266
科技上,千万别痴迷于所谓的别无选择 /271
如若可以欺骗算法,何乐而不为? /275
可以为乐施会免费工作,但脸书必须付酬 /278
千万别等到后一役 /280
结语 /288
第九章 缔造极致人性化的数字时代 /289
迎接社交时代 /297
注释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