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是一套面向812岁儿童的民间文学选本,意在让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学中,回到话语之乡,哺育中国心灵。全套共4册,分别为《母语的游戏》《四大传说》《民间故事》《神话故事》。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每册根据题材分为数个专题,在同一专题下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一系列民间文学作品。这些选文贴近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与语言习惯,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选文形式多样,既有传承性的讲述,又有现代作家的再创作,平衡了传统作品与现代作品,兼顾了汉族作品与少数民族作品,并在文学中融入了节令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背景知识。每组选文后配备两个助读版块。小锦囊讲解文中的知识要点,补充相关资料。智慧谷为提问,或梳理前文脉络,或提出进一步思考。选文 助读,适合展开专题性学习。民间文学里的中国不仅是一套有品质的民间文学选本,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
《神话故事》收录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包含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万物起源、神仙故事、英雄故事等,从古代典籍的文言原典,到袁珂、褚斌杰等专家学者的整理编译,再到吕伯攸、韦伶等现代作家的重新演绎,得见同一神话在前世今生的演变。然而无论怎样变化,追求美好生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些积极向上的神话精神是不变的。
序
前些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次通过饮食民俗来展现中国的文化形态与魅力,风靡了国内外,至今热度不减。中国饮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舌尖上的中国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炎帝神农就是农业之神啊!神农故事并不是历史的档案记录,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是典型的民间文学。这就让我们关注起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与传说的叙事撑起了中国农业大国的文化,塑造了中国的饮食传统,请问:没有民间文学,会有过桥米线、叫花鸡那样的美食,以及相关的饮食文化吗?酒是如何发明的?茶是如何发现的?舌尖上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民间文学里的中国。
但是民间文学里的视野,远远不止在舌尖上,还有着更辽阔的星辰大海。世界的由来、人类的诞生、技术的发明、行为的伦理、社会的构成、地方的塑形、历史的传述、文学的母本,都包含民间文学叙事的塑造,文化传统及其知识系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文学传播的功劳。所以,国家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赫然在列,就是因为其承载了太过丰厚的文化内涵。一个成熟的故事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其间的智慧、伦理、趣味是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民间文学何等珍贵啊!
过去,民间文学多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述,代代传承,或者由村落街坊的故事高手讲述,口头流传。新世纪以来,这样的传承、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体上,爷爷奶奶不再经常和孙辈待在一起;父母忙着给孩子辅导作业,而且自身民间文学素养不足,无法给孩子讲述;再加上居住空间日渐闭塞,村落街坊的居民互动往来在减少,所以街坊讲故事这条途径也断了。这样,民间文学的传承就历史性地落在了学校教育者身上,落在了中小学教师的身上。
今天,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继续靠听讲获取知识,同时更多地靠阅读来接受传统。听故事变成读故事,这是时代的趋势。那么讲故事的人可以继续讲故事,同时讲故事的人变成编故事的人,变成选故事的人,又是民间文学传承的一大变化。而在当下,熟悉少年儿童的莫过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编出来的民间文学读本,是切合中小学生阅读心理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民间文学的情怀和专业知识。既是中小学教师,又是民间文学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能将这两种身份结合在一起的人中,周益民老师就是代表。周老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是教学名师。他对于民间文学的教学有很专注的钻研。我看过他的绕口令教学实录、巧女故事的教学资料,还有石头的故事的资料整理。内容妙趣横生,启迪智慧,传播正能量。有这样的老师在教学线,真是民间文学传承之业的幸运!
他编著的民间文学里的中国丛书(4册)即将出版,这是中国民间文学教育的一件大事。我非常喜欢这个丛书的名称:民间文学里的中国。这首先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过去我们的文学教育往往将民间文学看得无足轻重。殊不知,杰出的文学家都是吸收民间文学营养而养成的。中国历史上的屈原、李白、曹雪芹,哪一个不是从民间文学中吸收精华而成为文学巨匠的呢?而《百年孤独》《尤利西斯》《荒原》这些现代世界名著,也都渗透着民间文学的影响。
我们如果仅仅将民间文学看成单纯的语文教育,那就看低它的价值了。民间文学是创造精神之所在,是创新的能量。我们的航天科技,月球车名叫玉兔,而火星探测器名曰祝融,不都是神话吗?只有神话般的想象力才能够托起科技创新的天空,才能够把人类带向美好的未来。
这套民间文学里的中国里有一本叫《四大传说》,四大传说是华东师范大学罗永麟先生提出来的重要概念。罗永麟先生敏锐地从千千万万个民间故事中选出来《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个代表,不仅提升了民间文学的地位,还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这些故事寄托了中国人纯粹美好的情感,寄托了对于宇宙自然的感悟情思,寄托了对于生活的美丽梦想,具有无限的想象力与深刻的智慧寓意。这些民间文学精品也需要深思回想才能领会其真谛。
希望这些选文能够让青少年朋友获得心智的启迪,陶冶美好性情,激发想象能量,领悟生活的趣味,欣赏生命的灿烂,得到健康的成长。
田兆元
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于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