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培养车联网系统运维人才为目标,重点讲解车载通信系统的原理、部署与应用开发,兼顾汽车总线、智能汽车等相关内容。全书涵盖了车联网技术架构、车联网专用短程通信技术、Cellular V2X技术、车路协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辆CAN总线技术原理与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远程驾驶关键技术与系统实现、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协作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另外,本书以真实的设备、系统和应用场景为依托,设计了17个实验和5个实训项目,培养学生部署、调测、配置车联网系统和各类设备的技能,以及车联网简单应用的开发技能。为了适应不同专业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基础,本书对涉及的通信、控制、交通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做了较深入的讲解。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汽车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车联网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作者基于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多年积累,梳理了车联网技术产业化的方向,并通过行业和企业调研,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编写了此书。本书除重点讲解了相关知识外,还设计了17个实验和5个实训项目,作为理论知识的延伸,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联网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分支,能够有效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减轻驾驶人员的负担。未来车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终实现公路交通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由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规模巨大,车联网技术人员可能会长期维持短缺的现状。 车联网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涉及车辆、交通、通信、信息、电子、机械、控制等诸多学科。这一领域技术人员的培养难度非常大,国内外还没有系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市面上的教材品种也较为稀少。 基于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的积累,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智能车联技术融合创新平台,形成了多学科技术融合、面向车联网垂直行业应用的教学基地,并开发了校本实训手册。通过行业和企业调研,编者梳理了车联网技术产业化的方向,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培养车联网系统运维人才为目标,重点讲解车载通信系统的原理、部署与应用开发,兼顾汽车总线、智能汽车等相关内容。由于车联网技术的交叉性,学生未必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故本书对理论的阐述较为深入,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做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本书还设计了17个实验和5个实训项目,作为理论知识的延伸,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书由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曾浩、向科担任主编,王想芝、张绍林担任副主编,全书由曾浩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曾浩编写第6~8章;向科编写第1~3章;王想芝编写第9~10章;张绍林编写第4~5章。 本书是在高职层面开展车联网技术教育的一次尝试。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1年4月
学习经历:2003-2007本科/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2012工程硕士/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经历:车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专业省级以上及核心期刊7篇,教材3本,软著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