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著作,作者李渔把对于日常生活的心得融会在书中,既有细微的观察,也有深邃的思考,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李渔,号笠翁,他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是著名的戏曲家和小说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着美妙生活情趣的生活家。李渔年轻时也曾打算走科举入仕之路,但随着应试的落榜和明清鼎革的大变故,便断绝了出仕的念头。李渔自负才气,选择了一条古代文人少有的人生道路,即靠卖赋售文来解决自家生计。他刊行自己创作的小说,经营书坊,带领自家的戏班在各地演出,是中国古代别具特色的具有经济头脑的文人。
浮生碌碌,而李渔在其中自得其乐,他以一种悠游林下的闲情雅兴感知生活、品味生活,并将对生活的思想和情致反映在奇书《闲情偶寄》之中。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创作和生活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年),《笠翁秘书种》即《闲情偶寄》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其中《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声容部》中的《习技》详述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都和戏剧有关。后人曾把《词曲》、《演习》两部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名《李笠翁曲话》。其中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是李渔在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的全面总结,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著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生活情趣,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三百多年前中国人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塘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室内家具的摆放,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涉猎极其广泛,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这六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李渔往往以优美的文辞开篇,并结合抒情和说理,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本书基本保留了作者原文,并辅以注释、译文,同时还选取了数百幅精美图片,图文并茂,以使读者在轻松的心境中快乐阅读。
《闲情偶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著作,李渔把对于日常生活的心得融会在书中,既有细微的观察,也有深邃的思考,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在繁忙的现代社会,悠闲的心境正是人们所缺乏的,此时捧读《图解闲情偶寄》,正可用这份闲情来滋润躁动的心灵。
词曲部
结构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 门
冲 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馀论
演习部
选剧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声容部
选姿
肌 肤
眉 眼
手 足
态 度
修容第二
盥 栉
薰 陶
点 染
治服第三
首 饰
衣 衫
鞋 袜
习技第四
文 艺
丝 竹
歌 舞
居室部
房舍
向 背
途 径
高 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 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