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麓庙沟村民徐长卿,自幼随父学会辩识中草药,务农之余常上紫柏山采药贴补生计。这年冬,因一个外乡人的不期而至改变了他的命运。由巴中逃亡至此的凌朴子是巴中一带大郎中,因治病救人匡扶正义而遭坏人迫害、追杀,逃至张良庙隐居徐长卿家,在自己生命*后时光把华夏中医的薪火传给徐长卿。在近一年时间里,凌朴子把毕生所学和接骨绝技悉数相传,引领徐长卿步入杏林,并在临死前馈以神秘青囊。自此,徐长卿精心采药制药,以凌朴子所授医术为村民治病疗伤,渐渐成为村民爱戴的郎中。
北京知青于文丽目睹徐长卿一把草药救人于危难,深为神奇中医和徐长卿的仁心医术所感动,渐生爱意。在徐长卿蒙冤被斗饱受折磨的关头,于文丽真情义胆毅然与之结合,相扶相携共渡难关。时光荏苒,改革开放揭开新时代的序幕,徐长卿两个儿子成为新一代中医传人。憨厚老实的徐地黄秉承父志坚守乡村;聪慧机灵的徐地锦中医学院毕业后去城市里开办诊所风生水起。然而,在经济告诉发展的新时代,传统中医怎样传承和发展?医德医道如何坚守和弘扬?为给两个儿子指点迷津,徐长卿不得不开启了凌先生留下的青囊之迷。
这是一部罕见的深度揭示华夏中医薪火相传的中医题材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通过秦岭山区乡医徐长卿习医从医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传统中医精深博大的神奇魅力,生动体现了民间中医代代相传相守的医术医道,以及精诚专一的工匠精神和治病救人的高尚品德。
作家愚公为创作这部小说长年自学中医,拜民间中医为师,追随其坐堂问诊、采药制药,并深入紫柏山一带寻访民间中医,以丰厚的生活积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而豪迈的中医故事。整部小说构思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将深奥艰涩的中医专业知识融入文学故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中华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年,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普及与推广,中医药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这部小说的问世可说是恰逢其时,为我们了解中医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本。
别了,长卿
愚公
1
这就要别了么,长卿?
我知道,《青囊》这部小说付梓之际,我和长卿也到了分别之时。以后的长卿是大众的长卿,是读者的长卿,他不再仅仅是我个人的偶像和挚友。
徐长卿是个乡下汉子,祖祖辈辈生活在秦岭深山里。偶然的机缘使他学会了中医,便长年累月奔波于山乡村野,采药制药,治病救人,成为父老乡亲们口口相传的良医。他身材修长,方形脸膛轮廓分明,眉毛粗黑,目光沉静,厚厚的嘴唇总是紧闭着。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神情忧郁、拘谨笨拙……
完成徐长聊的肖像描写不难,但要写出他的内心世界和他所传承的博大精深的中医就不容易了。因此,徐长卿的原形在我心中已徘徊多年,却一直未能完成小说主人公徐长卿的塑造。
是啊,这颗华夏中医的种子埋在我心里已经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这株名叫徐长卿的本草才破土而出。
对了,这个徐长卿既是小说《青囊》里主人公的名字,也是一味中医常用草药的名称,药典记载徐长卿的功能为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归肝经、胃经。这味草药还是李时珍命名的呢,李时珍是这样说的: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
愚公
2020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