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随时随地隐藏在我们身边,当它突然来袭,如果我们懂得急救的方法,不仅能够自我急救免受病痛折磨,还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不仅缺乏急救意识,更不懂得急救的方法和技巧,结果不仅有可能弄巧成拙,严重时更可能会延误生命。
被誉为中国急救科普人的贾大成医生,将自己50多年的专业急救知识及丰富经验汇总成书,通过8大急救场景、118个急救技巧,手把手教你如何在突发危急情况之下进行急救。全书从家庭急救到户外急救,从荒野急救到校园急救,从水中急救到陆地急救,从儿童急救到老年人急救,涉及猝死、休克、中风、烧伤、烫伤、触电、中毒、咬伤、溺水、气道阻塞等一系列意外的应对急救方法。
书中篇幅简短精练,急救方法逻辑清晰,图文并茂,实用性超强,便于读者快速理解,上手操作。急救的方法要提前学习,真正实现闲时收拾急时用,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本书可谓是每个家庭都值得拥有的健康庇护手册。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50多年急救经验,每个家庭都值得拥有的健康庇护手册。
贾大成老师被誉为中国急救科普人。本书通过8大急救场景、118个急救技巧,手把手教你如何在突发危急情况之下进行急救。全书从家庭急救到户外急救,从荒野急救到校园急救,从水中急救到陆地急救,从儿童急救到老年人急救,涉及猝死、休克、中风、烧伤、烫伤、触电、中毒、咬伤、溺水、气道阻塞等一系列意外的应对急救方法。
★颠覆传统写作方式,干货满满,实用性很强。
全文篇幅简短精练,急救方法逻辑清晰,干货满满,实用性很强,便于读者快速理解,上手操作。用《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老师的说法就是:贾大成老师的书不绕弯子,不兜圈子,没有空话,没有套话,也没有不长篇大论,而是用简短、通俗的语言,将急救技能干货告诉大家……
★语言叙述方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双色印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对。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方便操作,全文用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并且配图20多张,双色印制,便于抓住核心阅读,有助于大家快速精准掌握急救方法。张红苹老师评价道:贾老师是急救方面专业人士,但没有用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重要的急救知识传递给读者。
★百万粉丝翘首期待,急救科普老师,急救宣讲,让很多人受益。
贾大成从报纸到电视,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视频、直播,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从线上到线下,很多次急救宣讲,让很多人受益。用贾大成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救人,一件事是教人救人。
★权威医学界大咖专家倾情推荐。
张海澄:我们懂得几招急救技巧或方法,可以救己救人。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本书,与贾大成老师一起挽救生命,挽救更多家庭的幸福。
张思莱:小朋友身体、心智发育不成熟,所以更容易出现危险。可是又有多少家长懂得急救方法呢?贾大成大夫在书中用大篇幅讲小孩子急救,希望家长抱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读一下。
谭先杰:贾大成老师无愧于中国急救科普人,他在微博,在电视上传授急救知识,光是接受过他培训的人,受益的个人、家庭、单位就有很多。
……
序言一
说起贾大成,首先出现在我脑海的是中国急救科普人这个美誉;其次才是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又有点儿倔的老头儿。我和贾大成是多年的朋友,也是同行,但让我佩服的是这个老头儿执着的精神。虽然他已经从北京急救中心退休10多年了,但依然坚持不懈地做着急救科普事业。从他正式加入急救队伍算起至今已有38个年头了。每天与生生死死打交道的他,满肚子急救的故事,有经验,有教训,常常看到由于病人或家属欠缺应有的急救常识而使得抢救延误或不当,导致惨痛后果乃至失去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社会动荡中,不想荒废时光的贾大成猫在书店里看书,让他感兴趣的是那些无人问津的医学书籍,其中针灸方面的书让他极为着迷。白天在书店看了针炙方面的书籍之后晚上回家就拿自己、邻居、朋友,甚至自己的父母做试验。没想到的是自学的针灸效果竟然还不错。街坊四邻,甚至几十里远的人,只要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身体哪儿不舒服,就会来大成家里让他扎针。
后来,贾大成到农村插队,也把贾氏针灸带到了这里。周围老乡知道北京来的一个知青会看病,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前来找贾大成这个假医生瞧病。就这样非法行医了8年,不仅没有惹出医疗事故和医闹,反而赢得了众乡亲的盛赞和关爱。
凭着对医学的热爱,8年的知青生活结束之后,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对医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从以前的假医生开始变成专业的贾医生。自1983年进入北京急救中心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他把人生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急救事业。
辛劳一生,救人无数。退休后,贾大成本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可是这个倔老头儿,一直闲不住,坚持不懈地干着已经干了30多年的急救科普工作。他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还对近百万人进行了急救技能培训。用贾大成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救人,一件事是教人救人。
虽然贾大成已经为急救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可是他总觉得还差得很远。他常说,中国每年至少55万人猝死,差不多平均每分钟猝死1人。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急救的方法,那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挽救多少家庭的幸福?可是在国内懂得急救知识的人很少,在中国学会急救的人不足1%,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当然,急救普及率肯定还在上升,从北京地铁安装急救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看得出来。在贾大成看来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不仅缺乏急救知识,更缺乏急救的意识。当有人突然倒在自己面前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救助。
人们不仅需要树立急救意识,也要学会急救方法。贾大成将一些人们应该学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整理成书,这便是我们正在捧着阅读的《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这本书的施救场景包括:家庭、户外、校园;施救人群包括:成年人、儿童、老年人、已病人群。此外,本书还包括针对处理心肺复苏、昏迷、休克、溺水、触电、烧伤、中毒、动物咬伤等问题的近120种急救技巧。贾大成用他专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急救知识打碎揉细,讲得通俗易懂,可以达到现学现用的地步。
危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知道哪天到来。我们懂得几招急救技巧或方法,不仅可以救自己,还可以救别人。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再加以练习,与贾大成老师一起挽救生命,挽救更多家庭的幸福。
张海澄(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贾大成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顾问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委员会首席急救专家顾问
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兼职教师
中国应急急救科普联盟急救专家顾问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心唤醒基金共同发起人
北京市急救医疗培训中心急救导师
香港红十字会急救讲师
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导师
远盟华人全球紧急救援联盟首席医疗官
壹基金救援联盟急救顾问
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进行急救科普宣传,是国人中早期使用、推广和随身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人,被誉为中国急救科普人,新浪微博@急救医生贾大成 近300万粉丝。曾获 优秀网络宣传员称号。
永葆青春的活力与生命的激情,把一生献给中国的急救事业!
章:生存或死亡,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1. 这么多种疾病,为何把它称作病魔之首?
2. 去世前一天,他发短信给妈妈:我太累了 !
3. 重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4. 身边有人发生猝死,你该怎样做呢?
5. 为什么说这 4 分钟的价值犹如黄金?
6. 没想到,心肺复苏步竟然是这个!
7. 如何判断伤者是否需要马上心肺复苏?
8. 这样做心肺复苏,你是要气死我
9. 干货来了!胸外心脏按压这样做有效!
10. 胸外按压容易犯的 10 种错误
11. 心肺复苏是个力气活儿,一边按压一边唱歌吧!
12. 口对口吹气,是技术,更是科学
13. 人工呼吸的时候,会不会传染艾滋病和乙肝?
14. 我不会心肺复苏,但我会掐人中哦!
15. 不放弃!心脏骤停一般至少持续抢救 30 分钟
16. AED 是作什么用的?
17. AED 操作很简单,只要有手就能用好它
第二章:年龄不是资本,健康才是资本
1. 提防心绞痛,更要提防急性心肌梗死
2. 牙疼竟然是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
3. 辅导作业都能气出心梗,年轻人你还不当回事吗?
4. 心绞痛和急性心梗分别如何急救?
5. 急救时如何使用硝酸甘油,让其发挥功效?
6. 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抓起手腕就摸脉?
7. 平时很正常,突然休克倒地是怎么回事?
8. 突然陷入昏迷状态,怎么进行急救?
9. 突然晕厥,如何进行紧急救援?
10. 四肢大动脉破裂大出血,用这招止血管用
11. 这个算是简单的急救方法了
12. 急救时伤口包扎是越紧越好吗?
13. 如果在体检时,晕血、晕针怎么办?
14. 身边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典型症状
15. 气道异物梗阻会要命,教你几招急救方法
16. 如果孕妇窒息,能否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三章: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1. 食物中毒常发生的地方在哪儿?万万没想到
2. 口服洗胃的关键是喝多少吐多少
3. 因手机充电触电,短短几十秒一个年轻生命就逝去了
4. 家庭中烧伤务必采用的急救三部曲
5. 世上还真有比喝凉水塞牙缝更悲催的事儿
6. 如果你不会烧伤急救,就千万别瞎处理
7. 石灰误入眼睛里,怎么急救处理?
8. 如果发生严重的烧伤,该怎样进行急救?
9. 癫痫发作,好的急救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10. 鱼刺卡在咽喉引发大出血,怎么办?
11. 煤气中毒不论季节,关键看空气是否流通
12. 稳定侧卧位是一种什么样的姿势呢?
13. 吃了头孢类抗生素,就千万别喝酒了
14. 再疼,也千万别乱吃止痛药
15. 醉酒者休息时,一定要有人看护
第四章:户外意外伤害,学会如何处理
1. 事故之后,怎样判断自己或者别人是否骨折?
2. 野外发生骨折,急救措施的步骤要弄清楚
3. 我的锁骨损伤了,今后还怎么养鱼?
4. 一个公主抱,竟然让胳膊骨折了?
5.别动,断了,叫人!
6. 下肢骨折的固定,一二三四!
7. 肋骨为什么总是那么脆弱?
8. 急救设备的替代品
9. 止血带、绷带、敷料和三角巾是急救法宝
10. 户外受伤,简易担架该怎么制作?
11. 救护车到来前,单人徒手搬运伤员有讲究
12. 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双人搬运法
13. 溺水急救,回答 ABC 才能得分
14. 抢救溺水者 ,一律不控水!
15. 游泳时抽筋咋办?别慌,先浮出水面
16. 耳内突然进异物,取出来的小技巧
17. 晒伤,也是伤啊!千万不能忽视
18. 被猫狗咬伤就得这样进行紧急处置
19. 被毒蛇咬伤了,是否能用嘴吸出毒?
20. 被蜂蜇伤,拿出口袋里的一样东西就可处理
21. 游泳被海蜇蜇伤,赶紧用海水冲洗
22. 车祸现场受伤严重,现场应该如何急救?
23. 公交车上,因刹车摔倒怎么急救?
第五章:来自校园里的急救
1. 在校崴脚了,疼痛难忍就这样处理
2. 受伤后该热敷和冷敷,这可别搞错了
3. 哎哟喂,肘关节骨折或脱臼了
4. 踩踏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可怕呢?
5. 孩子坠伤,关键时刻做出关键的急救
6. 眼睛内进入异物,记得用清水冲洗
7. 眼球破裂伤,去医院之前一定要这样处理
8. 流鼻血的时候,仰起头能够止血吗?
9. 骑车摔倒擦伤了,如何处理?
10. 切记!刀具插进体腔是不能拔出来的
11. 高空坠物,砸伤的防范措施和方法
12. 肢体断离急救,懂得原理就清楚怎么做了
第六章:儿童急救,有别于成人
1. 儿童气道异物阻塞如何处理?
2. 吃果冻造成窒息,这种救命方法你一定要会!
3. 小孩消化道内进异物,该怎样紧急处理?
4. 如何给孩子喂药?捏鼻子不可取
5. 如果小孩误食毒物,有哪些紧急化解的方法?
6. 夏天,汽车里成为危险的地方!
7. 炎热夏季,中暑了该怎么进行紧急救治?
8. 头部碰伤,千万别认为是小事
9.爸爸带娃,活着就好!
10. 孩子鼻孔里进了饭粒,怎么办?
11. 被鞭炮炸伤,用这些方法来急救
12. 乘坐电梯时,突然发生故障如何自救?
13. 淘气男孩手臂被电梯夹断,太可怕!
14. 手指被门夹伤,红肿有淤血怎么办?
15. 竹签子扎伤喉咙,太危险!抢救要及时!
16. 婴儿心肺复苏,怎么操作安全有效?
第七章:给予长辈的深切关怀
1. 如何快速准确识别老人是否中风?
2. 中风前这三个反常症状给你发预警
3. 缺血性中风为什么老爱在清晨发作?
4. 老人中风了,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5. 老人跌倒,扶不扶不是事,怎么扶才是事!
6. 急性腹痛不能擅自吃止痛药
7. 大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吗?
8. 老年人一定要提防低温烫伤
9. 老年人药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方法
第八章:已病人群的急救经历
1. 影视剧中老爱出现的哮喘该怎样应对?
2.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 血压急剧升高,该如何正确应对?
4. 牙齿被磕掉了,应该怎么处理?
5. 患有胆结石,正是因为不吃早餐!
6. 内出血的判断和急救办法
7. 吐血的急救处理
8. 急性胰腺炎与喝酒的关系
9. 切记:莫以疝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