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中研究了当代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爱》《孩子的愤怒》等多部小说作品,分主题与形式两个维度解读了她的小说作品,研究了她的小说对西方社会主流文化元素的借用及颠覆性书写;从形式美学看,分析了莫里森小说对非洲恶作剧小说传统图式的借鉴,借用了巴赫金的互文性性理论指出了小说的复调艺术特征。本著共有绪论、主体论述和结语三个部分内容,讲述了研究缘由,对她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进行了解析,论证了她是美国文学先知,总结了她小说的美学特征。
孟宪印,汉族,1970年5月出生,山东莘县人,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国当代文学和**文学。在《聊城大学学报》《宜宾学院学报》《滨州学院学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语文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莫里森研究学术论文12篇;主持科研项目《莫里森小说的神学美学研究》;参与市厅级科研立项3项。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五节 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第六节 本书的术语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 深度解读莫里森小说的历史文化关键词——家世溯源童年生活黑人英语邻里社区
第一节 莫里森的家世溯源
第二节 童年时期与黑人英语——莫里森美学观和文学观初具雏形
第三节 社区生活与邻里关系——莫里森作品一直再现的主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口迁徙与非洲裔美国人身份的重新定位——《爵士乐》的后殖民主义小说特征
第一节 第三次人口迁徙与非洲裔美国人对“背井离乡”的创意述说
第二节 《爵士乐》对非洲裔美国人为追寻个人身份及文化定位在北方城市痛苦挣扎瞬间的抓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恶作剧小说图式和复调小说特征
第一节 《爱》的恶作剧小说图式特征
第二节 《孩子的愤怒》的复调小说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纠结情结与莫里森家庭伦理美学建构
第一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家庭治疗以及莫里森小说研究的美学研究取向
第二节 一个“好”地方:林肯天堂—一麦肯·戴德失去了总督的天堂
第三节 压小的女人:露丝的权势追寻之路
第四节 奶娃的纠结情结及解脱:你不能让过去简单过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头发”美学意象与黑人女性美学标准
第一节 哈格尔对白人女性美的标准照搬导致她的毁灭
第二节 非洲裔美国男性对白人女性美标准的态度与非洲裔美国女性美标准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派拉特对白人女性美标准的颠覆
第四节 觉醒的奶娃与非裔美国女性美标准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莫里森小说的怪诞美学叙事艺术
第一节 中外学者对托尼·莫里森怪诞美学叙事的探索及研究空间
第二节 怪诞的场景时空设置,惊奇感审美价值的成功创造
第三节 莫里森怪诞审美效果的具体化角色派拉特塑造的怪诞化
第四节 “积极怪诞”和“消极怪诞”的肯定性和否定眭之间的辩证张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莫里森小说与《圣经》典故
第一节 莫里森的作品对《圣经》语典的引用
第二节 借用或演绎《圣经》观念
第三节 《宠儿》对《圣经》意象的借用
第四节 隐喻层面上对《圣经》人典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莫里森小说中基督教“宽恕”主题探究
第一节 莫里森小说的《圣经》底蕴
第二节 《圣经》中的宽恕概念
第三节 塞丝——上帝的选民
第四节 地上人类的邪恶和巴别塔
第五节 基于信与“亚伯拉罕献以撒”(塞丝和宠儿)
第六节 使徒保罗——保罗
第七节 和解——宽恕的迹象
第八节 上帝爱人:爱是通往宽恕的窄门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莫里森小说中犹太《圣经》因子:《宠儿》与莉莉丝
第一节 《宠儿》对种植园女奴及其家人故事的讲述
第二节 莉莉丝其人其事及《宠儿》研究的契合点
第三节 塞丝的莉莉丝式人物特征
第四节 《宠儿》拨用《圣经》伊甸园的意象
第五节 保罗·D——另类亚当
第六节 另类三位一体——母亲、处子(女)、干瘪老丑婆(上帝女神)
第七节 爱弥·丹芙的莉莉丝特征
第八节 塞丝的莉莉丝特征的表现
第九节 奇迹诞生——宠儿作为另类“三位一体”圣子功能项
第十节 塞丝生命中的“受洗”仪式
第十一节 母女的爱恨情仇
第十二节 丹芙的“新生命”——丹芙的成长历程
第十三节 塞丝莉莉丝情结的结束
本章小结
第十章 非裔美国文学先知莫里森
第一节 文学先知的界定
第二节 莫里森作为文学先知的锻造期
第三节 莫里森文学先知使命的觉醒
第四节 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先知话语
第五节 莫里森对文学先知身份认同和对先知责任的承担
本章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