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性本书作者唐寰澄教授是桥梁设计专家,桥梁史与美学专家,中国古桥研究的泰斗,也是中国桥梁界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1955年荣获武汉长江大桥建筑方案首奖。在桥梁界,唐寰澄先生也是大众科普创作丰富的学者之一,在桥梁史尤其是中国古桥史领域卓有建树,多部图书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
·知识性本书是著名桥梁大师唐寰澄先生的科普代表作,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桥梁艺术。本书作者作为我国出色的桥梁学家,一生钟情于桥梁,在本书中,唐先生用一种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介绍了桥的历史、变迁、科技含量、艺术价值等,对东西方桥梁的特征与建筑艺术,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普通读者充分感受到桥梁科技进步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者的伟大。
·阅读的舒适性唐寰澄先生是桥梁界的学术大咖,同时也是桥梁界会写桥的人,在他的笔下,晦涩、专业的桥梁知识变得趣味横生,活泼可爱,读者在一个一个的故事中,得到了桥梁科技的大量知识,充分体会桥梁之美。
·文化含量丰富本书作者唐寰澄先生学贯中西,在他的笔下,那些留名青史的古桥,还有东西方的名桥,读来有如置身现场。阅读本书,就是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一个切面。本书寓历史故事于科技创新现场,用美学家的视角来审视桥梁的艺术,是打通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有益尝试。
·设计精良、图文并茂本书设计邀请了名设计师来操刀,精装裸脊,双色印刷,印刷装订的每一个细节都以中国美的书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份材料均精挑细选,每一个细节均经过数次实验;内文采用高级樱花纸,环保轻便,安全护眼。本书另有数十幅作者手绘桥梁线图,将桥梁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远古到近代存在各式各样的桥梁,这些桥梁,随着对它们功能上要求的不同,使用材料的差别,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的进步而表现为不同的形象。有些在设计时考虑了审美的要求,故极为动人;有些平淡无奇;有些甚至丑陋不堪。于是有人说,根据功能、材料、结构、技术的要求所得出的这些桥梁作品是实用的作品,但不一定是艺术作品;是形象而不是艺术形象。那么,其中哪些够得上称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又根据什么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这里便牵涉以下问题: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建筑艺术?
什么又是桥梁建筑艺术?
对于艺术的普遍问题,历来进行着立场针锋相对的斗争,题目牵涉面太广,不是作者能力所及。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逐步深入,认为总的趋向似应是努力创造统一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风格。桥梁建筑艺术,虽然不过是
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也同样要反映这个风格。桥梁的美或不美,不足以影响其使用价值,桥梁建筑艺术却反映着这一时代的思想、技术和艺术的水平。
桥梁是实用建筑物,但只是实用并不一定是美的。实用艺术是对人类所生活的物质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由谁来进行加工?是由自始至终参加建设、熟悉桥梁本身的结构工程师,还是确定了桥梁轮廓之后,由建筑师进行加工?这也是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从来技术和艺术是不分家的。在古希腊语中,没有艺术这个单词,只有技艺一词,既指艺术,又指工艺。我国隋代的赵州桥的建设者,既建造了拥有如此卓越的技术和艺术造型的桥梁(赵州桥),又雕刻出极为生动的栏板形象(图1)。国外也是如此,15世纪法国的勃罗纳莱希是建筑师、雕刻家和工程师。
十七八世纪时,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是集中在一身的,如达·芬奇便是一个例子。
18世纪开始,工程师变为一个特殊的专门职业。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特殊化的分工,逐渐建立起来的这门科学内容非常丰富与复杂,因之工程师就忽略了建筑艺术的研究。
19 世纪初期,在西方创立了建筑艺术学校。这样的分工方法,逐渐使艺术和一般生产实践相隔离。在19 世纪的前10 年中便已经提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关系问题。从那个时候开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创作问题上发生了矛盾。
这里包含着两个问题:
首先,19 世纪正是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占优势的时候,也是科学技术开始新的突破的时候。作为实用艺术的物质基础与其所表现的形象正在日新月异。
必须要冲破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走出象牙塔,艺术才有前途;凭个人的个性和观念,创造不出新的艺术形象。这样的斗争,现在仍然存在。
其次,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联合能够实现吗?结论是除非一人能兼有两方面的才能,否则是不能完满和有结果地实现。
20世纪在建筑和桥梁界出现了很多富有艺术创作能力的工程师。他们不但能做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同时还从艺术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了桥的艺术形象。
但是大多数工程师并不能如前所述那样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科学越是发展的时代,分工越是精细,专业的精细的分工是使专业精益求精的必要条件。
在建筑事业中,建筑艺术的基础既然蕴藏在结构工作者的工作中,建筑师要做结构训练,那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可是对结构工作者做建筑艺术的训练是至今尚未普遍解决的。在我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中,对桥梁专业没有给予专门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的培养和锻炼。甚至有些结构工程师,不会把设计的理想,用立体的形象表达出来不会画透视图,那就遑论形式的艺术处理了。
从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来看,二者应该是结合的,而不应孤立起来单独处理。然而结合需要创造条件,这样的条件尚未普遍具备。在没有具备这些条件之前,建筑师和工程师自始至终地、取长补短地联合起来是完全有必要的。虽然生硬凑合的例子不少,但是成功的例子毕竟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