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音乐理论选集(2)》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将黎英海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学术成果以及他的治学精神进行总结。一方面,宣传了老一代艺术家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为近现代音乐史料工程建设留下一部完整的资料。它不仅满足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具有探讨人生价值的社会意义。
试谈民歌改编的几个问题(1956)
聂耳在处理歌词上的独创性(1960)
新音乐的旗帜聂耳(1960)
春雷(1962)
独唱与独创(1962)
看字幕听音乐(1962)
欢迎反映工人生活的小歌剧(1965)
评歌剧《江姐》(1965)
评歌剧《向阳川》(1965)
电影音乐讲座(1965)
舞剧《白毛女》观后感(1966)
略谈词曲结合的对立统一关系(1978)
《夕阳箫鼓》的创作构思(1978)
形象思维对歌曲创作的重要性(1978)
继承发扬两个传统(1979)对《群众音乐》的一点希望
民族五声性调式的同音列同主音调式(1979)
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1981)
潮州音乐的调变化发展(1981)
关于研究民间多声部音乐的几个问题(1982)
诗意·乐境·声情(1982)为三首唐诗谱曲的一些想法
目的明确敢于探索精益求精(1982)
长缨在手(1982)喜读《向隅歌曲选》
答读者问(1983)
古谱寻声引(1983)
争取亚洲音乐文化的振兴繁荣(1985)
南音赞(1985)
南音古曲寄乡情(1985)
探索求新觅知音(1985)
请不要说传统乐曲老掉牙(1985)听成都民族乐团音乐会有感
他领我走进音乐的殿堂(1986)
难忘的特殊音乐会(1992)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本知识(1993)
部艺也培养了我(1995)
《金湘艺术歌曲集》序(1996)
重新认识传统正确对待传统(1998)
永远的纪念(1998)忆阿通
探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1999)黎英海先生访谈录
民乐创作更应植根于传统(1999)
永远纪念你张权(1999)
缅怀顾老(2000)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序(2002)
李凌和中国音乐学院(2004)
群众歌曲座谈会上的发言(创作年代不详)
我在国立音乐院(创作年代不详)
谈音乐风格(创作年代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