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年代顺序编排,主线是绘画与雕塑两大艺术形式,追溯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与观看的动态过程,探讨了艺术与新兴技术、艺术与政治、艺术与文学、艺术与音乐的相互影响。
★不朽的艺术与永恒的美,艺术大师詹森致敬西方艺术之作! 艺术史大家H.W.詹森与世界艺术博物馆馆长罗伯特倾力撰写,梳理19世纪艺术渊源与脉络,享誉的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之作。 ★西方名校主流的艺术史标准教材,沿袭艺术经典写作传统! 雄视万古,连绵跌宕,手笔宏阔,以时间为框架,回顾过去,导向未来,聚焦绘画与雕塑,展现19世纪艺术的丰盈与真实的视野。 ★一部完整呈现19世纪绘画变革的艺术经典! 推陈出新,强调女性与社会议题,诠释19世纪艺术的无限可能,同等看待美国绘画与欧洲绘画,呈现非洲裔美国等
罗伯特·罗森布鲁姆(1927-2006):美国有名艺术史大师、评论家,耶鲁大学学士、纽约大学博士,在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牛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都曾任教过,曾担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 H.W.詹森(1913-1982):美国有名艺术史家,西方艺术史的传奇人物,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纽约大学教授、系主任。曾任美国艺术院校协会,参与创办了美国文艺复兴学会并任。詹森主要从事文艺复兴和19世纪艺术研究,1962年出版艺术通史《艺术史》,因其深远影响被奉为四大艺术通史之首。
●部分 1776-1815
1 绘画
历史画的变迁
跨越大西洋:英美之间的联系与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的示好
法国
雅克-路易·大卫
挑战阿波罗:大卫和让-保罗·马拉的殉难
弗朗西斯科·戈雅
戈雅与西班牙王室的形象塑造
英国浪漫主义的兴起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难困境
大卫之后的法国绘画
原始派:19世纪的一个早期的艺术兄弟会
统治者的形象
风景画的多样性
拿撒勒派
拿撇勒派是罗马和德国的浪漫主义者
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沉思
2 雕塑
引言
英国
斯堪的纳维亚
法国
“行人雕像”:乌东、杰斐逊和华盛顿
安东尼奥·卡诺瓦
早期的托瓦尔森
奥地利和德国
第二部分 1815-1848
1 绘画
怀旧与反思:维也纳会议与戈雅晚期作品
泰奥多尔·籍里柯
籍里柯与《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安格尔、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冲突
特纳与浪漫主义幻想家
特纳和他的拥护者约翰·罗斯金:《暴风雪》和一位游移不定的批评家
康斯特布尔与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
从历史画到彼德麦风格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窗边的女人》
实证主义的创作方向
社会观察者
2 雕塑
引言
成熟期的托瓦尔森
英国
美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波德莱尔与19世纪中期雕塑所面临的挑战
浪漫主义的雕塑理论
第三部分 1848-1870
1 绘画
欧洲1848年的革命:绘画领域的一些回应
让-弗朗索瓦·米勒和农民画家
罗萨·博纳尔:在尼维尔内绘画
古斯塔夫·库尔贝
物质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对立
库尔贝、《画家的画室》以及1855年题为“关于现实主义”的个人展览
贫穷与虔诚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对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跨文化解读:约翰·罗斯金和欧仁·德拉克洛瓦
历史绘画
门泽尔,德国的现代性与现实主义
人物画和风景画中的逃避主义模式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科托帕希火山》和美国的壮美
19世纪60年代:马奈与巴黎绘画
描绘户外风光:朝向印象主义的发展
西尔韦斯特罗·莱加与斑痕画派
2 雕塑
法国
卡尔波与《舞蹈》:公众艺术的灾难
意大利
英国
美国
德国与奥地利
第四部分 1870-1900
1 绘画
对普法战争的反映
1874:首次印象派画展
1874:巴黎沙龙展和艺术研究院
19世纪70年代:从现实主义到唯美主义
室内场景:家庭和情欲
历史绘画和肖像画的变革
萨金特:不连贯的现实主义——博伊特姐妹的形象
民族风景
保罗·塞尚
乔治·修拉与新印象主义
乔治·修拉与点彩画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基质的色点
文森特·凡·高
恩索尔,克林格,雷东
保罗·高更和象征主义的起源
高更:重复体现的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19世纪90年代:后记和序言
2 雕塑
前言
法国
意大利
比利时
德国
英国
莱顿的《与巨蟒摔跤的运动员》:一件体现了躁动的现代性的作品
美国
结语:世纪末
参考书目
注释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