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阅读,与经典同行”“从结绳记事说起:汉字的发明”“博大的殿堂:典籍综述”“先民的智慧:汉籍的早期形式”“群星璀璨——民族文字与典籍”“中国人圣书:经部曲籍”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先民、重古法的民族。在古代中国,为什么要读经典是一个不需要被讨论的话题。每个典字的甲骨文,上半部分为用绳子编连起来的“册”,下半部分是人的双手,代表恭敬地捧着,对经典的敬畏跃然纸上。可以说,经典崇拜就是中国古代阅读传统的核心,这种传统的积淀与承继,对后世读书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读书人在心理上和阅读的价值取向上无不受其支配。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书籍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籍中,经典又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在读书人心目中,经典具有力量,经典或阅读经典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唐代魏征在《隋书·经籍志序》中,对经典的力量与象征意义作了极为精彩的概括: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经籍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可以用来领悟宇宙的奥妙,探究天地、阴阳的消息,端正世间的纲纪,弘扬人类的道德。经籍显则可救济世人,经籍善其身。读经籍可令步,否则就会落后。成大业者能推祟经籍,则将有令人敬重的光明德性;普通人能以经籍为念,则将为世人所重。统治者若要树立政声、显扬德威、敦励教化、移风易俗,哪有不从经籍而来呢?古人认为,经籍既是知识的宝库,也是读书人踏人官场的阶棉;既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手段,也是治理国家的利器。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经典都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那么,围绕着经典的阅读和学习自然成为了古代读书人任务。这在古代家训中表现的为明显。唐柳宗元《送内弟卢遵游桂州序》说:“浸润以《诗》《易》,动摇以文采。”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云:“汝等当学读《诗》《礼》《论语》《孝经》,此为要也!”清人朱柏庐在《劝言》中说:“若能兼通六经及性理、《纲目》《大学衍义》诸书,固为上等学者。不然者,亦只是朴朴实实,将《孝经》《小学》、四书本注,置在案头。常自读,教子弟读,即身体而力行之,难道不成就好人?”可见,古人认同的经典,首先是以四书五经及其注本为核心的儒家经典,所谓“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者。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则致力于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的名著选目。这两个书含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199pan>年,美国《纽约》杂志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在他48岁时,突然回到母校选修“文学人文”与“当代文明”这两门课,重读西方经典。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源于他自身的知识危机。作为媒体人,他说:“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他深感,媒体给予信息,但信息在20世纪90年代已变成了瞬息万变、十分不稳定的东西,网络带给人们信息阅读的同时,反而使人们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少。因此很多人认为,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并不表明我们拥有的知识更加丰富,我们的知识更多地来自于我们的严肃阅读,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倡导经典阅读的原因。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为经典?这同样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经典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不同的文化、学科背景对经典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人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性。如果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而言,那么经典应当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影响力: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而影响力,应当说并不出自作品自身,或者说自然发生的影响力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形态、家庭、个人的素质和兴趣、老师与同学、环境以及广告等等。时间性: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广泛性: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即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三四千年以来,《诗经》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邓丽君唱过的《在水一方》等。我认为,上述三个标准,是判断经典的主要依据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工作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经典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精髓,阅读则是延续文明的手段。因此,经典阅读又重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民经典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多媒体时代,人们的读书热情在下降,这是普遍的世界性现象。相对于读纸本书,当代的青少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网络、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上。那么,刷手机、看电视、上网冲浪可以替代读书吗?很多学者专家认为,看电视、上网,不但不能替代读书,同时由于阅读时间下降导致思维没有系统、语言表达困难。早在1994年,网络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就曾针对“书籍在荧屏时代的命运”的问题,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俄罗斯鲁巴金阅读基金普洛特尼科夫教授认为:人们电视看多了,会使注意力降低。人们变得匆匆忙忙,感到语言表达困难,在谈话中突然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缺少积极的词汇等。我个人的观点是,读书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好处;而看电视或者上网看画面没有这方面的帮助,反而起到反作用,从而导致表达困难、词汇量贫乏或词不达意。因此很多学者倡导读书,更希望多读传统经典作品。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来说,阅读经典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写作年来,青海民族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经典阅读推广方面,我们相继合作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中小学家训》等系列丛书。此次合作出版的《阅读与视野拓展读本》系列丛书也是应青海民族出版社的提议,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学者专门撰写的一套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各个方行更加详细的介绍。《阅读与视野拓展读本》是专以少数民族地区同胞为对象,按照民族地区读者的阅读需求组织撰写的一套中华文化科普类从书。读本从《文字与典籍》《思想与学术》《文学与艺术》《藏书与读书》《建筑与园林》《书法与绘画》六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经典文行解读,意在使广大读者,是民族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系统阅读需求的干部群众得到阅读指导和知识视阈的拓展。作为科普类读物,其中所涵盖的知括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形成的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内容,其中既有简单的文化现象和内涵的介绍,也有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的简要梳理,同时也兼顾各民族同胞的阅读兴趣。读者通过这套书,既可以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概要式的了解,也可以简要浏览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走过的发展历程,对中华文明的渊薮有所了解。此外,如能对读者稍有启发,引起人一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阅读中华传统经典的兴趣,我想这便是这套书的价值所在了。
2020年9月
目录
阅读,与经典同行
何为经典:没有定论的话题.
中国人的阅读传统:经典崇拜
书籍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为什么要读经典百年的争论
阅读哪些经典:也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
结语·
延伸阅读
重建家庭藏书随想
从结绳记事说起:汉字的发明·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图画符号记事
仓颉造字
考古学证据·
延伸阅读
书与人步
博大的:典籍综述
典籍的文字
典籍的载体
典籍的书写、印刷与装帧
典籍的编辑、流传与收藏
从六略到七录
四部分类法
新分类法的诞生
历代著作的统计
延伸阅读
文本变迁与阅读习惯
先民的智慧:汉籍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献
青铜铭文
石刻文献
简牍书籍
帛书
延伸阅读
文献及其属性
群星璀璨——民族文字与典籍
蒙文典籍
藏文典籍
彝文典籍
傣文与纳西文典籍
女真文与满文典籍
阿拉伯字母文字典籍
延伸阅读
阅读文化的特征
中国人的部典籍
什么是经书
《书》《易》与《诗》
三礼
《春秋》三传
《论语》《孟子》《孝经》与《尔雅》
延伸阅读
中国先民的爱情与婚姻
历史的长城:史部典籍
二十六史概述
史记与汉书
魏晋南北朝的纪传体史书
唐修八史
唐以后的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与《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史书
典制体史书
学案体史书
方志
延伸阅读
历史文献
有容乃大:子部典籍
儒家典籍
道家典籍
兵家典籍
中医典籍·
农家、阴阳家和科技典籍
其他诸子典籍
《诸子集成》
佛教与道教典籍·
延伸阅读
读书止观录.
《读书训》
《读书止观录》
《读书纪事》.
《先正读书诀》
永恒的巨流:集部典籍
南北奇葩
历代诗文集
历代词曲集与小说集
类书与笔记
延伸阅读
旧诗新解话读书
传统经典阅读的变迁
:胡适与梁启超
):中与西
):人文知识与科学精神
:元典书目与影响书目
其他书目
结语:让我们客观
延伸阅读·
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
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蔡尚思:能代表中国文化的40书
王余光: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中国人的阅读传统:经典崇拜
在中国的阅读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丰厚的读书传统,这种传统的积淀与承继,对后世读书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读书人在心理上和阅读的价值取向上无不受其支配。虽然,目前我们对阅读传统结还做不到系统与深入,但这一话题显然对中国阅读史的研究具有意义,对经典的认识与理解有重要帮助。作为中国阅读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阅读的思想与方法,这方面学术界已有很多的讨论。1996年,我们在译注《读书四观》一书时,钱婉约在这本书的序言《读书:亘古常新的精神追求》中概括为三个方面:,强调读书为学意义是修身宏道,以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二,读书须求广博,为学须求通达;第三,读书为学须“思”“习”“行”相结合。正如《中庸》中所概括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①然而,阅读的目的与动力还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读书人的阅读价值观。首先,是“学而优则仕”。从孔夫子提倡读书做官,到《大学》中阐发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从隋代初创科举制度,到宋代流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等,一个很鲜明的目的:①钱婉约:《读书:亘古常新的精神追求》,载王余光等译注《读书四观》,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读书以致富贵。这一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其次是勤学苦读。在中国阅读,勤学苦读的感人事例层出不穷,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等等,这些故事曾激励过数千年来读书人发愤攻读,积取,其影响至今犹存。第三,对文本的尊重。过去的读书人,往往都是或抄书人。虽然印刷术在我国发明得很早,但当时印本书籍的流传仍不是很普及。宋代的雕版印刷术虽然已经流行,但印出的图书品种一定不是很多,或于一些经史名著。在1pan>世纪初期,《史记》《汉书》等,一般读书人还要靠手抄。古代中国读书人的抄书,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过去的学者认为,好书当抄,抄书有益。抄书也是一种读书与学方法。书既不易得,读书人对书的敬重与珍视是可想而知的。清代藏书家孙从添在所著《要》中的一段记叙,颇能反映读书人的一般心态。他说:且与二三知己,与能识古本今本之书籍者,并能道其源流者,能辨原板翻板之不同者,知某书之久不刷印、某书之止有抄本者,或偕之间访于坊家,密求于冷铺,于无心中得一难得之书籍,不惜典衣,不顾重价,必欲得而后止。其既得之也,胜于拱壁。即觅善工装订,置之案头,手烧妙香,口吃苦茶,然后开卷读之,岂非人世间一大韵事乎?书不仅因贵重而受珍视,同时,书也是读书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法想象,对于读书人来说,没有书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虽然,我们曾有过这样的年代。明代一学者曾说:可无衣、可无食,不可以无书。衣食本是不可无的,这里只是想表明书的重要。读书人常常嗜书如命,并从中获得乐趣。在读书人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所构建的私人阅读空间,书房的内外环境,买书、藏书、借书、抄书、读书阅读活动,某些读书人的如痴如疯,正是中国阅读史中和感人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