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从中国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的配色参考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物质载体,首先介绍了各朝代所崇尚的颜色及具有代表性的纹样,再从服饰、器皿、古建筑、壁画上的纹样中汲取灵感,介绍了近200个中国传统色以及1100种纹样图例和配色方案。无论是对传统文化和色彩感兴趣的爱好者,还是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的专业设计师,都能从中学习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获得传统纹饰和配色的灵感,并将本书带来的配色灵感实际运用在生活中。每个颜色主题由两个跨页进行展示,方便阅读、案例丰富。
200种中国传统色、1100张经典纹样,色彩与纹样的惊艳碰撞!用具象图案呈现风格多变的视觉印象!充满神秘的东方意境,承载千年的中华美学。服饰、瓷器、古建、壁画等,四大文化主题联动,诠释五千年华夏美学!
本书具备如下特色:
■46个颜色分类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代的青铜纹样,下至唐宋服饰纹样、明清瓷器纹样,以及经典的敦煌壁画,是一本适合所有对色彩喜爱的人的图书,是一本可以快速提升纹样知识及配色技巧的速查指南。
■翻阅300部文献资料,从字书、史籍、绘画、歌赋、诗词、佛典、笔记、医书、小说中查证色名,插画师历时3年绘制纹样,每款纹样改稿十余次。多番考察,揭开国色与纹样面纱。
■囊括近200个中国传统色,并附有颜色索引,从CMYK、RGB、颜色代码或是页码,均可快速获得感兴趣的颜色,方便各行业设计人员参考。
■无论是设计行业,还是商业应用、兴趣爱好,本书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起到色彩搭配迅速提升的效果。
■每种颜色都有一个足以体现其视觉印象的名字,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再现真实的色彩意象。
这是一本为喜欢色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量身定制的纹样素材集,在欣赏书中的配色方案时,还可以了解到与色彩有关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前言
寻找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
一、颜色的发展
中国色彩文化传承几千年,古人们从日出日落和四季流转中发现了纯粹的色彩。随着时代的更迭,经历了浑然一色、二色初分(阴阳、黑白、纯杂)、三色观(黑、白、赤)、四色观(黑、白、赤、
黄)和五色观(黑、白、赤、黄、青),中国传统配色的五色系统终形成。中国色彩的理念融合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是带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文化象征。那颜色又从何而来呢?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古代颜色的提取主要来源于矿石原料和天然植物染料,早出现的红色与黑色就是从矿石中提取的,之后人们又学会从天然的植物中提取染料。其中矿物颜料主要应用于绘画、陶瓷、建筑、漆器等方面,而天然的植物染料则主要应用在织物的染色上。从远古时代开始,颜色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轨迹不断地变化与丰富,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工具,渗透在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四个生活需求上。如今通过历史的遗存可以发现,古人对于色彩的理解与运用都有着独到的方式,着实令人惊叹。
二、为什么选择传统纹样?
从《国之色 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图鉴》面市后,我们从读者热情的来电与读后感中了解到,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持续高涨,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纹样作为串联起传统服饰、瓷器、建筑、彩绘等主题的元素成为我们的关注重点。市场上出版的纹样图书多为黑白印刷,而将中国传统色融入到纹样中的图书则有所缺失。本着对传统纹饰进行更立体、更多彩的解读的初衷,为热捧国潮的各行业读者提供清晰的色彩搭配指南, 在2019年冬天,我们的项目启动了。
三、华夏纹样的发展
中国传统纹样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一直融入在历朝历代人们的生活中。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以鸟、蛇等形象作为一种图腾表达自身的信仰与情感,这时图腾便作为一种纹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
中。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便在陶器上进行艺术创作,使之具有美感,此时的纹饰主要有几何纹、绳纹、水波纹、锯齿纹等简单的图案。到了青铜时代,纹饰的整体风格开始转变,从石器时代活泼的风格中走向神秘和庄重,此时饕餮纹成为了代表性的纹饰。隋唐时期,伴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纹样也有了丰富的变化,大量含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极具代表性的藻井、宝相花、莲花纹样。当纹样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清时期,传统的祥瑞思想慢慢转变为吉祥如意、福禄寿、富贵等世俗的观念,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八仙纹八宝纹等。
四、本书的特点
《华之色 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物质载体,以服饰、瓷器、建筑和壁画为主题,呈现出丰富而绚烂的中国传统色彩和纹样的中国传统色配色书。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色彩的搭配技巧;第二章结合古代代表性的服饰,从衣服的造型、服色、妆容、配饰等方面拓展颜色知识,如唐朝的退红、宋朝的缃色、明朝的湖蓝与清朝的雪青等;第三章介绍了中国陶瓷史上比较著名的釉色,如天青色、秘色、景泰蓝等;第四章主要借用阑额、斗拱、垂莲、挂落、平棋等古代建筑构件对色彩进行解释,如琉璃黄、绀蓝、雌黄、赤金等;第五章针对敦煌壁画主题,讲解了敦煌藻井中的团花纹、飞天纹、团龙纹、莲花纹等传统纹样中的色彩运用。
特别提醒的是,本书所有传统颜色均标注了CMYK和RGB色值,还有1100款精美纹样的配色参考,方便各行业国潮爱好者参考使用。
五、诚恳声明
在落笔之前,从中国传统色五字中已预感到本书的难度指数,我们也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但在这一过程中却还是不由感叹资料查询的难度。比如在颜色名称的考证上,一些颜色存在着同色异名或色值差异,纹样名称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又比如在查找文献资料时,特别是在服饰篇中,由于魏晋时期的资料较少,因而只能参考壁画,但壁画经过经年风化后也不能判断其真正的颜色,只能以现状进行推断。关于色值的问题,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权威的色谱,所以在颜色的定义上可能会出现偏差。对本书中所涉及的内容,我们始终保持着虚心听取意见的态度。后,让我们共同期待着中国传统色谱能够早日形成行业规范。
红糖美学
红糖美学是由国内一线设计师联合发起的设计工作室,11年设计领域教学经验,致力于传播创享生活美学的理念,对美好生活永远怀有远大的梦想和朴实的情怀,为帮助每个讲究生活品味、热爱设计的人创造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代表作有《国之色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图鉴》、《好设计会说话 一本书读懂设计入门法则》、《女子力配色图鉴 2000个零失误色彩搭配方案》、《版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人人能看懂的设计书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色彩力 5000个绝美色彩搭配方案》、《悦色 无限可能的家居配色手册》等,长期荣登图书销售榜前列。
目录
寻找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 \ 4
朝代崇尚之色 \ 6
章 色之技
中国传统配色的五色由来 \ 18
传统色配色技巧 \ 24
色彩意象 \ 29
第二章 衣之美
绛红 \ 36
汉代云气动物纹 \ 38
西汉长寿绣云气纹 \ 38
苏枋色 \ 40
云气走兽纹 \ 42
凤鸟纹 \ 42
大红 \ 44
缠枝牡丹团花纹 \ 46
红地团花对鸟纹锦 \ 46
石榴红 \ 48
朵花团窠对雁纹 \ 50
联珠对孔雀纹锦 \ 50
橘红 \ 52
朵花团窠对鹿纹夹缬 \ 54
唐代对马纹锦 \ 54
缃色 \ 64
八达晕几何形纹 \ 66
缂丝一等紫鸾鹊谱 \ 66
退红 \ 56
花树对鸭纹 \ 58
蝶绕莲花团窠纹 \ 58
杏黄 \ 68
宋代织锦八达晕纹 \ 70
球路龟背纹 \ 70
明黄 \ 60
团窠对狮纹 \ 62
立狮宝花纹锦 \ 62
柘黄 \ 72
缠枝莲纹 \ 74
缠枝牡丹纹 \ 74
栀黄 \ 76
如意云纹 \ 78
牡丹莲花童子纹 \ 78
青翠 \ 80
落花流水鲤鱼纹 \ 82
喜字并蒂莲纹 \ 82
柳绿 \ 84
缠枝莲纹 \ 86
双鱼纹 \ 86
竹青 \ 88
灯笼纹吉庆万寿织锦 \ 90
灯笼纹吉庆万寿织锦 \ 90
湖绿 \ 92
明代织金妆花锻云鹤纹 \ 94
寿桃花篮纹 \ 94
宝蓝 \ 96
八达晕纹 \ 98
方棋如意莲瓣纹 \ 98
雪青 \ 100
牡丹寿字纹 \ 102
海水云龙纹 \ 102
第三章 器之美
胭脂红 \ 108
红地寿桃纹团花 \ 110
五蝠捧寿纹 \ 110
豇豆红 \ 112
唐代宝相花纹 \ 114
卷草莲花如意纹 \ 114
娇黄 \ 116
清代瓷盘牡丹纹 \ 118
宋代瓷盘莲花纹 \ 118
天青 \ 120
宋代瓷器双凤花卉纹 \ 122
宋代磁州窑牡丹纹 \ 122
粉绿 \ 124
宋代瓷器牡丹纹 \ 126
宋代瓷枕鸟蝶花卉纹 \ 126
秘色 \ 128
明代瓷盘牡丹纹 \ 130
荷塘鸳鸯纹 \ 130
蟹壳青 \ 132
明代瓷盘缠枝花纹 \ 134
番莲花卷草纹 \ 134
景泰蓝 \ 136
清代瓷器花卉纹 \ 138
清代莲花纹 \ 138
青花蓝 \ 140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 \ 142
元代瓷盘荷塘清趣纹 \ 142
瓷白 \ 144
珐琅勾莲纹菱花式盘 \ 146
清代瓷器蝠( 福) 磬纹 \ 146
第四章 古建韵
朱砂 \ 152
五蝠捧寿纹 \ 154
宋代双龙纹 \ 154
铅丹 \ 156
牡丹山石纹建筑石雕 \ 158
菊花山石纹建筑石雕 \ 158
雌黄 \ 160
水波荷莲纹 \ 162
花卉山石纹 \ 162
碧绿 \ 172
清代建筑纹饰卷草龙纹 \ 174
清代雕刻卷草双夔龙纹 \ 174
赤金 \ 164
宾阳洞莲花纹 \ 166
瓶花花格纹 \ 166
油绿 \ 176
山石牡丹纹 \ 178
山石牡丹纹 \ 178
琉璃黄 \ 168
唐代砖刻莲花纹 \ 170
宋代彩画几何形纹 \ 170
绀蓝 \ 180
卷草花卉纹 \ 182
卷草双夔龙纹 \ 182
琉璃蓝 \ 184
清代卷草双夔龙纹 \ 186
清代莲花几何纹 \ 186
第五章 画之美
棕褐 \ 192
第二一七窟初唐莲花圆光 \ 194
第二二五窟盛唐莲花圆光 \ 194
赭色 \ 196
莲花圆光 \ 198
唐石榴花圆光 \ 198
土黄 \ 200
第三二一窟初唐团花圆光 \ 202
八八窟盛唐石榴花圆光 \ 202
铅黄 \ 204
联珠翼马纹 \ 206
晕纹化生童子井心 \ 206
苍绿 \ 208
缠枝莲花井心 \ 210
茶花藻井井心 \ 210
石绿 \ 212
缠枝石榴花纹 \ 214
三兔宝相花纹 \ 214
铜绿 \ 216
六六窟团花藻井井心 \ 218
唐莲花圆光 \ 218
石青 \ 220
第二二五窟盛唐莲花圆光 \ 222
缠枝葡萄花卉圆光 \ 222
苍青 \ 224
对凤纹 \ 226
团花藻井井心 \ 226
铅白 \ 228
宋莲花圆光 \ 230
五代莲花圆光 \ 230
中国传统色色谱 \ 233
文化里的纹样
第二章 衣香鬓影
汉女子日常装束 \ 39
堕马髻· 梯形唇妆· 远山黛· 丝履
魏晋妇女装束 \ 43
流苏髻· 缬子髻· 高齿履· 织成履
初唐女子日常装束 \ 47
螺髻· 半翻髻· 唇妆· 花钿· 笏头履
初唐女子着男装装束 \ 51
双髻· 单髻· 蹀躞带· 如意皮鞋
盛唐贵妇装束 \ 55
双垂髻· 双鬟望仙髻· 小头履
中晚唐供养人装束 \ 59
云髻· 偏梳髻· 鸳鸯眉· 云头履· 宝相花绢袜
晚唐五代女子装束 \ 63
百合髻· 慵来髻· 北苑妆· 唇妆
宋女子日常装束 \ 67
双蟠髻· 三髻丫· 金镂百事吉结子· 丝麻鞋
宋年轻女子装束 \ 71
双垂髻· 双丫髻· 珍珠面饰· 梅花花钿· 翘尖平底弓鞋
宋宫廷女子装束 \ 75
包髻· 朝天髻· 倒晕眉· 翘首弓鞋
宋妇女装束 \ 79
花冠· 莲花冠· 山口冠
宋代官吏公服装束 \ 83
交脚襆头· 高装巾帽· 展脚襆头· 革带
明女子装束 \ 87
蝶鬓髻· 唇式· 翘尖弓头鞋
明贵族妇人装束 \ 91
?髻· 金顶簪· 金葫芦耳坠
明女子装束 \ 95
牡丹头· 假髻· 金鸳鸯胸佩· 寿字金挑心
明女子日常装束 \ 99
高髻· 圆形带链金胭脂盒· 牡丹海水纹金钗
清女子装束 \ 103
抹额· 大拉翅· 如意云肩· 清代绣花弓鞋
第三章 精美绝伦
胭脂红釉 \ 111
团蝶纹· 开光折枝莲花纹· 莲花团寿纹
豇豆红釉 \ 115
五蝠捧寿纹· 卷草牡丹纹· 卷草花卉纹
黄釉 \ 119
番莲花对凤团花纹· 番莲花卷草团花纹
天青釉 \ 123
芍药花花卉纹· 水仙花花卉纹· 卷草花卉纹
绿釉 \ 127
福禄团花纹· 勾莲纹团花· 卷枝花叶纹
秘色瓷 \ 131
牡丹缠枝团花纹· 团菊花卉纹· 折枝牡丹纹
蟹壳青釉 \ 135
单枝花卉纹· 折枝番莲花纹· 折枝水仙花纹
折枝牡丹团花纹· 牡丹团花纹· 花盆纹
青花蓝 \ 143
缠枝菊花纹· 缠枝花卉纹
白釉 \ 147
凤凰云纹团花· 折枝蝴蝶牡丹团花· 回纹对鸟团花
第四章 亭台楼阁
照壁 \ 155
牡丹琉璃盒子· 鹭鸶卧莲琉璃盒子· 水仙莲花琉璃盒子
挂落 \ 159
云蝠纹挂落· 卷草纹挂落· 冰裂纹挂落
拱眼壁 \ 163
牡丹杂花缠枝花纹· 缠枝花纹
平棋 \ 167
几何形纹· 宝相花纹
九龙壁 \ 171
石刻石榴纹· 石刻葡萄纹· 石刻卷草牡丹纹
斗拱 \ 175
四铺作斗拱· 五彩装净地锦· 五铺作斗拱
藻井 \ 179
葡萄纹莲花藻井· 夔龙纹天花· 六字箴言天花
额枋 \ 183
旋子彩画
垂莲柱 \ 187
元代建筑彩画
第五章 文化瑰宝
敦煌莫高窟 第二四九窟 忍冬莲花平棋 西魏 \ 195
杂花纹· 垂莲纹· 莲花纹
敦煌莫高窟 第三九七窟 三兔忍冬藻井 隋 \ 199
莲花团花· 宝相花纹团花· 茶花团花
敦煌莫高窟 第二〇九窟 葡萄石榴纹藻井 初唐 \ 203
卷草纹
敦煌莫高窟 第三二九窟 飞天莲花纹藻井 初唐 \ 207
伎天乐飞天· 莲花坐佛纹
敦煌莫高窟 第六一窟 团龙鹦鹉藻井 五代 \ 211
凤凰莲花纹· 花草对雁纹· 花草雁纹
敦煌莫高窟 第三六一窟 雁衔珠串团花纹平棋 中唐 \ 215
莲花忍冬纹· 栀子团花纹· 葡萄团花纹
敦煌莫高窟 九七窟 莲花平棋 中唐 \ 219
提花锦地刺绣花叶纹· 花叶纹
敦煌莫高窟 五九窟 茶花藻井井心 盛唐 \ 223
几何花叶纹· 花叶纹
敦煌莫高窟 五九窟 茶花平棋 中唐 \ 227
华盖
敦煌莫高窟 第三六一窟 莲花法器藻井 晚唐 \ 231
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