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特色是实用,即“拿来即可用”,书中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和综合征的有关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都做了具体介绍。本书的编写力求定义准确、概念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老龄化,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心脑血管病、及各系统慢性疾病发病率在显著增加。面对严峻的挑战,流行病学及内科学专家组织开展了多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了年来内科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介绍给国内同行,提高我国内科疾病的诊疗,我们编写了《常见内科疾病诊疗与》一书。
本书的是实用,即“拿来即可用”,书中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和综合征的有关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方法和都做了具体介绍。本书的编写力求定义、概念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逻辑性强。既可作为案头的一本工具书,又可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书,可读性和实用性兼备。
由于编写时间短促,加之编者所限,书中存在的不尽完善之处,祈盼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一、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对高血压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如下: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年龄的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28.75%,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41.74%,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40.03%。
第二,女性围绝经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围绝经期后患病率与男性相似或高于男性。35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6.76%,男性为30.47%;4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5.14%,男性为40.73%。55岁以上人群
中,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8.27%,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三,寒冷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温暖地区。我国北方城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8%,南方城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0.4%。
第四,钠盐摄入越多,血压越高。在调整混杂因素后,食盐摄入量与居民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且高血压患病率随食盐消费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在6g、12g、18g的人群与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6g的人群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分别增加1.09倍、1.1pan>倍和1.28倍。
第五,不同民族之间患病率不同。由于环境因素及生活不同,我国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也存在明显差异。非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人群(非男性39.92%,男性28.55%;非女性19.49%,女性10.29%)。对35岁以上的9236名蒙古族和36154名人群被调查者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和36.7%。畲族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在调查的5523名20~80岁畲族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8.42%。
第六,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目前国内外公认高血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在不同、不同人群中,遗传因素均对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遗传度为30%~60%。
二、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高血压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时点上,高血压患者人数观察人数中所占百分比,患病率的高低受诊断标准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我行过多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虽然各次调查的规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无法对比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但可大致客观地反映我国人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一)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958-1959年,在全国13个省、市15岁及以上人群中抽样49433pan>行调
查,其中高血压患者37773例,粗患病率为5.11%。1979—1980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5岁以上人群中抽样4012128行调查,其中高血压患者310202例,粗患病率为7.73%。199pan>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共950356例,采用国际通用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其中高血压患者129039例,粗患病率为13.58%。2002年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8岁以上人群中抽样272023行调查,其中高血压患者51140例,粗患病率为18.80%。2010年一括140个研究(每个研究观察例数均在1000名以上)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3.33%(表1-pan>)。按2006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算,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相当于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2名是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人数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