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包括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权力更迭而转危为安并实现历史性转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从事武装斗争转变为全国性的执政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发生战略转移并确立新的政治路线,以及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然而,始终不渝、持之以恒的是对现代化的追求与梦想。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执政时期,无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对外开放,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尽管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但始终有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初心不改,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一段壮丽辉煌的现代化史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时候,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世纪追逐及其思想历程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有代表性的一个维度。
现代化作为世界潮流和全球性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梦寐以求的美好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跨越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一以贯之的思想信念。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积贫积弱,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为的是达成国富民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并以当时现代、的思想为引领,百年来矢志不移,从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革命战争年代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到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现代化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因此,从百年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以往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包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更多是从实践层面展开的,较少有思想史的整体梳理;而以往对于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梳理,则往往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维度,从现代化理论维度的考察尚付之阙如。
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而且应当作为思想主题;同时,鉴于上述原因,从现代化的维度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进行梳理也十分必要,而这项工作迄今还没有系统化的成果。本书正是致力于填补这样一个空白。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旨在尽可能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的心路历程,深入挖掘其现代化思想的内容和价值,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知识上的一份绵薄贡献。
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深刻变化的综合性运动,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各个方面。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集中体现为四个现代化这一器物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改革开放后又进一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但也逐步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新目标,在继承人类现代化思想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世界现代化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积建党100年、执政70 余年和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已经大大提升。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四个阶段现代化的历时性核心概念,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现代化的共时性核心概念,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政治话语,影响了世界进程和格局,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如何站在人类现代化思想史的高度上审视和凝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现代化思想,是一个重大课题。本书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是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现代化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辩证统一,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社会现代化的辩证统一,是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辩证统一,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辩证统一,也是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以上六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是从单纯理论层面和规范意义上概括的,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现代化思想的精髓,同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具有深远的价值和影响。这是本书的基本结论,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贡献。
在上述理论概括的架构下,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对于回顾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尤其具有总体性、纲领性意义。下面对此作一简要的阐释,作为对全书的导读。
首先,把握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现代化运动及其理论,本质上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国家,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终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现代化大潮之中,所以国际学术界通常把现代化定义为一种匀质化过程,亦即后世界上不同地域的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同质,这在工业化上表现得为明显。当然,在实际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可能走完全一样的道路。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现代化道路必须与其政治制度兼容,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正是在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复杂过程中逐步确立的。
现代化作为世界潮流和全球性运动,对近代以来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就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一个产儿。审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现代化思想,离不开对于现代化一般理论和逻辑的把握,毕竟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构成了世界现代化运动波澜壮阔历程的重要场景,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国仁人志士在鸦片战争后寻求救亡图存的现代化道路,初也是瞄准西方先进国家进行追赶,是学生向先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些现代文明的遗产不再被看作是西方的专利,而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共同财富。考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离不开这一宏大的世界背景。在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
想史时,当然不能不考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特内涵,但更加需要揭示其现代化的一般逻辑和意蕴。
这里涉及中国现代化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问题。目前不少人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内生性,以此来证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但历史业已客观表明,中国的现代化的确是由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启的,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还是外生因素造成的,而且当初也是一个被迫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作为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这一过程初是被动的、无奈的选择,甚至带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和反抗心理,这在鸦片战争后晚清的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在近代以来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演进过程中,现代化逐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觉变为自觉,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现代化进程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过程,反映在思想层面也越来越变为一种理论自觉,中国的现代化的内生因素也随之而增强。但这种内生因素是伴随外生因素产生的,即使在今天两者也不能截然分开,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原因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变得愈加错综复杂,并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张力中实现了辩证统一。
其次,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思想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所有思想的一个总称,当然也涵盖了现代化思想,或者说其现代化思想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说在逻辑上虽然没有问题,但却不能反映现代化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总体思想中的独特重要地位。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两者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这三个本来并无必然关联的概念有机统一了起来。西方国家早实现了现代化,但都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并且拒斥社会主义革命;而那些称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长期固守封闭僵化的体制,不仅不改革开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走的是反现代化道路;还有些发展中国家虽一度提出过类似改革或开放的政策,但并没有明确的现代化战略,更没有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纵观世界的现代化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率先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伟大创造。为此,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从而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详见本书第七章节)。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当中,不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统一,而且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内在统一。
有鉴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当中,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现代化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中国大地上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广义现代化思想,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则是其狭义的现代化思想,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构的,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相互替代,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完全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得以产生,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并非所有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都直接冠以现代化的名称,如在党的文献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字面上没有与现代化关联,但毫无疑问民主政治正是政治现代性的主要标志,自然也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书框架的主要立论与核心内容,本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五维框架,就是基于这一理解。把新民主主义论看作是中共早期的现代化思想,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第三,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经典作家曾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同时也指出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同样也是适用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建构,而是具体的社会行动和深刻的社会运动。从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来看,其关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学理概括,都是从各个国家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和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民主化、世俗化、理性化、城市化等多方面的实际社会变革。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现代化思想必然也要反映社会运动的结果(不仅是对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总结,也包括对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借鉴),但与西方的现代化思想不同的是,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现代化思想更多的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理论指引。与早发现代化国家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的运动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后发现代化国家通常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的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求变过程,国家角色和政治领导通常极为重要,对现代化进程影响巨大。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这种强烈的应然而非已然的特质,一方面决定了其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塑造作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这种理论建构并不等于现代化的实际。如何把伟大构想转变为现实图景,需要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这不是思想本身所能解决的,更不是一个思想研究者的任务。本书的使命在于回顾和提炼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主要是一种纯理论的总结而非实证研究,不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政策及其执行的研究。
进一步说,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先导,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也不意味着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够实现既定的理念和主张。如何弥合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艰巨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理论框架,但毋庸讳言,迄今器物现代化范式主导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现代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如何进一步体现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更多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仅需要理念和战略,更加需要制度安排和政策落实虽然这已超出本书研究的范围。只有在知行合一的基础
上,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才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不是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的全部理论视角,但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理论维度上、从广义与狭义相结合的思想范畴上,对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史进行概括总结,注重的是其纯思想的层面,虽然尽可能把宏大的思想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中。换言之,本书是关于现代化思想史的一项研究,而不是现代化史的研究。全书的基本框架和逻辑线索正是遵循这一定位展开的。其中,章是全书的总论,概括了现代化一般理论与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的思想脉络;第二至五章按照时间线索,分别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之主要成果;第六至九章则从若干重要的界面透析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现代化的时空战略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第十章是全书的结论,即对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进行总体评价与展望。
后需要指出的是,就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是主动适应现代化还是被动卷入,是把现代化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还是不自觉地消极反应,意义和后果是不同的。不自觉地被动卷入的现代化,是不需要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的;而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的现代化,没有思想和理论的牵引则难以想象。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者、设计者和推动者,其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领航,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战略和路径。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境下尤其如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能够不断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规律性,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的一切进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谨以此书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并献给过去一个世纪中那些为中国现代化而义无反顾、负重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