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创作趣味访谈
昆特·国斯浩里兹是德国的影视动漫大师,获过很多的奖。他的个子很高,在中国时经常要弯下头才能穿过一个门,但他非常喜欢中国,喜欢中国食物,也了解中国文化,因为他的夫人万昱汐是中国人。所以他很有口福,有时能随太太回国,好好吃几顿中国菜。不过如果有人问起:你*喜欢中国的什么?他的回答是:人,我喜欢中国人。
他热爱画画,对他来说,画画不是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的包里总带着画纸画笔,随时都会停下来画几笔。在我们在讨论绘本修改的时候,他也是一边听,一边画,要修改的构图、造型,很快就跃然纸上。
《小E》这个绘本*初是他为儿子创作的,是一个关于友谊、竞争、成长的故事。想知道这个绘本背后的故事吗?我们请昆特夫妇一起来聊聊,让他们直接告诉你。
编辑:小E是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可以跟孩子们谈谈吗?
作者:当然。小E是一个老式的机器人,*早是从爸爸的爸爸那里传来的。每一个小E的小主人都会把他改装的更先进一些。现在,它的小主人正把小E从衣柜中拿了出来。
编辑:什么是老式的机器人?新式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啊,老式机器人是这样的……而新式机器人是……(说着他就动笔画了起来,边画边说道)老式机器人更重技术、功能和对人类的服务。老式机器人造型会圆润,朴实,友好。相比之下新式机器人就更炫酷,带有攻击性,身上会有很多尖锐的东西,也更强壮,因为它们要在战斗中获胜。
编辑:真是太有趣了!难怪整个绘本的色调是暖暖的,有些怀旧的感觉。
作者:是啊。我怀念旧时技术的发展是为了人们更加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不喜欢武力、争斗。我喜欢画画和讲故事。
编辑:绘本中出现的穿绿色毛衣的成年人,到后面才发现它是机器人。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
作者:这个绘本创作灵感*初来源于我的儿子。我一直在思考爸爸这个角色。我认为,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他总想成为独立的大人;当大人在扮演大人的角色时,心中其实都住着一个小孩。所以,一个好爸爸,要在孩子努力长大的时候支持他,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要让大人心中的小孩出来。因此在这本书里,机器人是成人的造型,会帮助男孩修理小E,在男孩受伤的时候会安慰他,在需要陪伴的时候,就让心中小孩出来陪他。
编辑:原来这个机器人是您心目中的爸爸!看来这不仅仅是两个男孩友谊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与机器人有关的故事,还是孩子与爸爸的故事。
作者:嗯,整体来说,这个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而且爸爸妈妈也会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编辑: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在这个绘本创作中,有没有考虑多体现些德国的元素呢?
作者:有啊!环衬上乱糟糟的房间是我儿子的,小E走出来看到的那些街道和房子也是德国式的。二战之后德国新盖的房子就是这样,方方正正、规规矩矩,住宅和商业区是分开的。在住宅区,你基本看不到海报、广告、张贴一类。只有在德国乡村或者在二战中没有遭到炸弹袭击、历史建筑保存下来的地方,才能看到那些很老式的木制建筑。
编辑:原来这样。我还以为这只是一种风格,原来还挺写实。
作者:没错。画画时有人建议我在房子周围加些装饰,增添些色彩,恐怕不行。不过,我还是考虑照顾下部分读者的要求,所以眼尖的读者会看到窗户下面有个橘黄色的东西,那是歌剧海报,因为只有歌剧可以张贴在住宅区。德国人太爱音乐了。
编辑:zui后一个问题,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为什么这个老式机器人叫小E呢?
作者:因为在德语中有一个词是ernst,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有很多意思,比如,正式的,郑重的,真正的,真的,负责任的……这个名字隐含着只有通过友谊、竞争、学习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有责任感的大人。这本书首次在中国出版,所以就想给机器人起一个中国读者感觉亲切的名字,我们就选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E,小E。
昆特·国斯浩里茨,德国动画大师,德国巴德福腾堡州州立电影学院教授,德国斯特加特传媒大学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作品曾获美国SIGGRAPH Electronic Theater,德国Animago Award、欧共体教科文组织金奖等三十余重要。已出版《万达姐姐有办法》《机器动物》绘本等。
万昱汐,旅德动画艺术家,中国早的影视艺术包装设计制作人,代表作品有《回家,离家》《春天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