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是浙江省非常大的河流,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其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穿境而过的钱塘江,为浙江发展增添灵动与活力,展现出吴越山水的独特魅力。钱塘江大概是世界上被“诗、词、歌、赋”吟唱非常多的自然奇观了,跨越了中华从汉、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现代二十多个世纪的岁月。一直以来,这里都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进而形成了一条咏史怀古韵味的水文化之路。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怡情,还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符号。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其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穿境而过的钱塘江,为浙江发展增添灵动与活力,展现出吴越山水的独特魅力。钱塘江大概是世界上被“诗、词、歌、赋”吟唱最多的自然奇观了,跨越了中华从汉、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现代二十多个世纪的岁月。一直以来,这里都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进而形成了一条咏史怀古韵味的水文化之路。
古代先人足迹遍布钱塘江、新安江、富春江、曹娥江、金华江、兰江、衢江等流域,人的情感借由诗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水利遗迹,伤情别离,朝堂政治,民风民俗等皆成了诗词描摹的对象。钱塘江诗词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诗词的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它以最精炼的文字、最抒情的文字直达人心底。时而婉约到极处,时而又豪放到极处,细细品味间,让人沉醉心迷。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去温读这些精炼优美的诗词,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钱塘江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浙江都水”这方铜印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印为治水、收渔税之官印。浙江,郡名,由此可知浙江郡在秦时已置。自1908年成立了以修建、防护钱塘江工程为主的浙江海塘工程总局以来,历经百余年,机构名称虽有所更迭,但钱塘江管理机构一直未中断。钱塘江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教育者、传播者,更是深爱着这条母亲河。这些河流都曾哺育过我们的祖辈,滋养着我们的当代,更将孕育我们的后辈。以钱塘精神为主线,以文化脉络梳理为突破,以文化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大河经济文化创新高地为目标,把钱塘江建设成为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人类精神创新的策源地是当代水利人新的使命和责任。
编辑出版《钱塘江诗词汇编》,通过诗词展现钱塘江水文化的精妙与魅力,独到的治理江河的论道,绚丽多彩的江河风景,珍贵的水利遗迹,鲜活的水利民俗等,为彰显钱塘江母亲河浙江水文化精华之“魂”、中国水文化精华之“链”、世界水文化精华之“最”,为铸就浙江水文化新辉煌贡献水利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抒发水利人的赤子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以此书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
第一部分 唐代
渡浙江问舟中人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夜宿浙江
春日留别
宿云门寺阁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和登会稽山
横江词六首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清溪行·宣州清溪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子夜四时歌·夏歌
送贺宾客归越
秋下荆门
越女词·其五
钱塘湖春行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杭州春望
宿樟亭驿
忆江南三首
观浙江潮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题海图屏风
杂曲歌辞·浪淘沙
郡亭
秦中吟十首·轻肥
春题湖上
杭州回舫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西湖留别
酬微之夸镜湖
钱江晓寄十三弟
灵隐寺
游云门寺
宿云门寺
谒禹庙
送惠师
浪淘沙
踏潮歌
送元简上人适越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观浙江涛
杭州祝涛头二首
题伍员庙
看涛
观涛
送祝秀才归衢州
杭州送萧宝校书
杭州卢录事山亭
……
第二部分 宋代
第三部分 元代
第四部分 明代
第五部分 清代
第六部分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