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在》一书,是四川中江白塔寺方丈方圆正行(释海空)长老,根据部分修行人的思想、德行、行持方法及作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困惑,应用当今现代信息传媒技术,以“博坛”为道场,用文字为交流的载体,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思想讨论、交流与传递,从而提高对教理、教义、教规及传统文化在学修方法上的认识。
《放下自在》共收录博文三百余篇,文体多样,有律诗、绝句、填词、杂谈等,涉猎广泛,寓意深刻,针对性强,结合人们的现实思想、社会认识、生活琐事、学修上的疑惑进行探讨。
这里没有教授的指导,也没有专家的评论,但有良师益友和传统文化的智慧,在这里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的答案。
人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归宿,除了死亡没有其他结局,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没有人能够例外。
死亡的时刻到来,财富、权利、名誉、亲人、朋友都不会再陪伴着我们,只有业力如影随形,还有什么可以依赖?正因为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所以人们才更珍惜生命的过程,如何使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也成了人们需要思索的一大课题。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生活幸福快乐,但不管是谁都免不了烦恼和痛苦。既然快乐的意义重大,我们为何不放下手中的一切,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呢?这本书中凝结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可以帮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困境,找到解决烦恼、痛苦的方法;可以解答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惑,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读此书,会让你眼前一亮,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快乐,原来人生可以如此精彩!这本书是一位智者的经验之谈,对生活实践具有真实的指导意义,仅仅是“放下自在”的道理,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已经让人受益匪浅。如果你能鼓起勇气,尝试着面对真实的自己,按照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法去做,行一分,相信就会有一分的收获,行得越多,内心的自在与安宁就越多。将智慧融入生活和工作,用智慧来对待人生境遇,不仅能使我们的烦恼越来越少,还能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心胸越来越宽广,成为真正的智者和强者。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改变自己,时时反观内省,读好我们自己这本书,才能转烦恼为菩提。郑板桥赞日“难得糊涂”,其实真正“明白”的能有几人呢?不糊里糊涂地生活,摆脱烦恼和痛苦的束缚,才真正不枉此生。
此刻,你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一条通往快乐和智慧,另一条则通向烦恼和迷惘。如果追随智者的脚步,将他的教导付诸实修,你就可以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获得无限广大的利益。是否能改变命运,由你自己选择。
朱虹二○一三年六月
序
前言
相见即是缘
因果
成就之道在于勤
立心无我 有容乃大
一切善法皆是觉行
自性清净是觉悟的源泉
觉海慧行
与人方便 自在其行
放下执著 圆融无碍
境生万象 克心归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