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震荡、负价……这些看似悖谬的市场特征已成为当前全球能源市场的主旋律,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与繁荣,甚至改变了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和传递路径。本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出发,围绕能源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及其传递路径、国际油价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时段效应、能源冲击与奥肯定律的宏观稳定性、能源冲击对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非线性冲击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发能源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影响的变化等六个问题展开深入全面地揭开国际能源冲击对中国转型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和传递路径,并力图从中找到一剂解决能源、经济与环境问题的政策良方。
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经历了频繁的涨跌波动,其变化频率和波动幅度都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能源不仅是一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资,更是一种决定现代经济走势的核心战略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的价格走势,尤其是石油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往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能源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关于能源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经济现象,而且也有利于各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更好地规避能源价格波动引起的外部风险,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立足点。
本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出发,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围绕能源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及其传递路径、国际油价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时段效应、能源冲击与中国奥肯定律的宏观稳定性、能源冲击对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非线性冲击效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引发能源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影响与变化等六个问题,展开深入、全面的系统性研究。
第一,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能源冲击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论述。本书的文献梳理发现,由于技术进步、各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以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能源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研究的重心也将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们将更加关注能源冲击的积极效应。
第二,本书采用1978至2007年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油价冲击形式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从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油价冲击形式所产生的“非对称时段效应”。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与国内宏观经济中的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实际的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际油价的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时段效应,而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际油价冲击形式也会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和传导机制。
第三,本书在传统的线性奥肯定律(Nonlinear Okun's Law)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非线性奥肯定律模型,结合国际油价的外部供给冲击,系统地考察了奥肯定律这一经验规律在我国的存在性和非线性。结果表明,传统的线性奥肯定律在我国已经失效,但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对失业的影响具有截然不同的非对称效应。考虑到外部供给冲击的影响,奥肯定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而且呈现出线性与非线性特征的频繁转换。
第四,本书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SAM),系统模拟了国际能源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活动以及微观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情况,同时具体分析了能源冲击对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在面对能源冲击时,不同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也各不相同,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劳动力密集型部门倾向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并且这些岗位主要是面向对能源有较强替代性的技术工人,而其余大部分部门则倾向于缩减劳动岗位的供应;在收入方面,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各类工人收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技术工人降幅最大,产业工人次之,而农业工人的收入在能源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上升。
第五,本文利用1997至2008年国际油价与中国汽车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非线性LSTAR模型,系统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冲击效应,同时也模拟了不同油价冲击情境下国内汽车需求消费量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负影响滞后一个季度,前四季度汽车消费需求对即期汽车消费需求影响由正转负;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具有非线性冲击效应,并可由LSTAR2模型表述;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第六,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和RAS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区域经济冲击的影响,并给出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产业结构水平的最优收敛路径。在当前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能源区域经济的冲击效应将逐渐弱化。
陈宇峰,经济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已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商务部全国商务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十余项。目前,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Energy、Energy Policy、Resources Polic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1篇、SSCI收录25篇、SCI收录8篇。已出版《国际油价波动的市场特征与中国需求冲击》等专著多部。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技术创新及偏向等。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7
第四节 主要内容 8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3
第一节 引言 13
第二节 横向发展的研究进路:以汉密尔顿为代表 14
第三节 纵向研究的发展脉络:六大主要分支 18
第四节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国际油价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时段效应 38
第一节 引言 3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42
第三节 研究方法 46
第四节 实证分析 49
第五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7
第四章 能源冲击与中国奥肯定律的宏观稳定性 74
第一节 引言 74
第二节 模型构建 80
第三节 实证结果 83
第四节 外部冲击下的中国奥肯定律研究 9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8
第五章 能源冲击对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 9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99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02
第三节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及数据说明 105
第四节 情景模拟与进一步讨论 12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1
第六章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非线性冲击效应 13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3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34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检验方法 136
第四节 实证结果 13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52
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区域经济冲击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 155
第一节 引言 15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57
第三节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与RAS法的修正 160
第四节 实证结果 16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75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77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177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81
参考文献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