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一部散文集,这是作者的第四部散文集。全集共分四辑。第一辑《诗窗煮文》,收入近年的随笔小品,内含泰州暨海陵地方文化元素,寄寓作者的方域文化情结。第二辑《赋廊裁句》,收入作者近年的部分赋作。第三辑《青藜说菁》,收入作者近年的文学评论和集藏鉴赏文字,亦可窥测今古海陵文化。第四辑《驿路写意》,收入作者近年的游记散文,文化含量丰富,展现大格局文化建构。诗心为文,诗意隽句,可见作者对散文语言的美学追求。
生活总是爱的表达,愿在这桃红花黄的故乡,因为文字,截留住生命里的美与深情。
本书收录了《泰州诗歌概说》《海陵马庄法华寺赋》《苏豫皖文旅缀写》《大美西北游》《俄罗斯两京游记》《东北三省游记》等文章。
红粟作为海陵的人文
符号,流传已逾千年。
海陵人文荟萃,“儒风
之盛,夙冠淮南”,历史
上一直是文化昌盛之地,
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
名区”之称。香粳炊熟泰
州红,随着岁月的流逝,
海陵地域和空间面貌发生
了沧桑之变,却遮掩不住
海陵文化的神韵飞扬,这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
精神滋养和灵感源泉。平
原鹰飞过,街民走过,花
丛也作姹紫嫣红开遍,从
这里走出的小说家、散文
家、诗人、评论家,无不
用自己的笔讴歌家乡的美
丽,书写人生的梦想,彰
显海陵与时俱进、开拓向
前的文化力量。海陵之仓
,储积靡穷的不只是红粟
,海陵人还以文学的方式
,记录多姿多彩的形态与
品性,标记一代又一代海
陵人的辛勤探索与不断创
新。因为执着,故而海陵
历经沧桑而风采依然。
文学的生命力或许就
在于这样繁衍不绝、生生
不息地传承与开拓。
2015年海陵区文联成立
十周年之际,海陵区曾集
萃本土十二位作家,推出
一辑十二卷的海陵文学丛
书。著名作家、江苏省作
家协会原主席范小青为之
作序,她指出这套书“不
仅是一个‘区’的文学,更
是地级市泰州乃至江苏省
文学的一个缩影。为此,
我们有更多的期待”。如
今五年已过,而这份期待
还在,海陵文学也在这份
期待中奔腾不息地流淌和
前进,大潮犹涌,后浪已
来,那份律动依旧,我们
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字的力
量和写作的意义。“海陵
红粟文学丛书”的推出就
是对此的检验,一辑十册
,分别是:
《碧清的河》
沙黑
《青藜》
刘渝庆
《日涉居笔记》
李晓东
《草木底色》
王太生
《雪窗煨芋》
陈爱兰
《本色-爱》
董小潭
《船歌》
于俊萍
《泰州先生》
徐同华
《纸面留鸿》
李敬白
《长住美与深情里》
姜伟婧
如同一粒又一粒的红
粟,唯有汇集,才有流衍
的可能。十本书中有朝花
夕拾的拾趣,人间至味的
煨炖,深秋韵味的老巷,
青藜说菁的今古,寻本土
丹青翰墨真味,或半雅半
俗生活,或山高水长追思
。生活总是爱的表达,愿
在这桃红花黄的故乡,因
为文字,截留住生命里的
美与深情。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
时代,既然“生逢其时”,
必然“躬逢其盛”。文化特
别是文学的繁荣,渊源于
悠久的历史,植根于今天
的实践。历史赋予我们这
一代人的一项任务,就是
要充分挖掘海陵文化的丰
富宝藏,古为今用,推陈
出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
发展服务。我们将常态化
推出文学系列丛书,以继
续流衍的姿态,不断丰富
、延伸、充实海陵古城当
下的文化内涵。
海陵红粟文学丛书编
委会
2020年6月于海陵
第一辑 诗窗煮文
秦始皇赶山填海(海陵民间传说)
古海陵说“鲜”
三国名将吕岱
储嵯妙联巧对(海陵民间传说)
泰州诗歌概说
漫话((海陵竹枝词》
海陵古代女诗人说略
古海陵的绿色身影
泰州中秋习俗
水城慢生活
画廊十里凤城河
冒沙井记
祖国襟前
老不点儿
青藜
花间人物
网购春天
走近屈原
岩风叶笛
——诗散文续《樱梦花笺》《心天散羽》
第二辑 赋廊裁句
海陵凤城河赋
海陵赋
海陵马庄法华寺赋
江苏润泰赋
海陵毛氏宗祠赋
江苏中裕科技赋
海陵毛园赋
张沐吴氏赋
罗塘赋
海陵随宜园赋
第三辑 青藜说菁
拈花一涧芳菲
——诗歌审美小札
踏莎在诗的远垄
——读《戴峻翔诗选》(代序)
跨越世纪的通南高沙土
——读戴永久散文集《我的百岁父亲》
流淌的山林清韵
——李涌河诗词《秋拾集》读札
雪泥上的生命印记
——李俊杰散文集《飞鸿踏雪》序言
民族意识与乡土情结
——赵辉长篇小说《利剑》序言
篆心浣石寸方间
——海陵杨浣石治印赏鉴
玄秘唐烟柳骨
——海陵宫氏春雨草堂《玄秘塔碑》帖谈片
沁逸诗芬的土地
——徐卫华《陌上芬芳》读札(代序)
第四辑 驿路写意
苏豫皖文旅缀写
洛陕纪游
胶东阅海
皖赣湘映象
多彩贵州折屏
大美西北游
东北三省游记
鄂中游
画里浙西
俄罗斯两京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