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是北大中文系著名土家族学者向仍旦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所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全书横跨上下五千年,简明扼要,高度概括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共分为古代书籍、地理沿革、地方志、职官志、科举制、古代书院、婚姻、宗教、古代器物、建筑与绘画书法艺术等十二章,是对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一次系统总结。
向仍旦,湖南永顺人,土家族,1926年生,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湖南省立八中高二班。后到南京永利垭广化学部当助手。逾年考入南京建国法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南京解放后,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市干部学校,南京市委党校任辅导员。1956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任教,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副教授,1987年离休。
个人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荀子通论》、《血缘·良缘·孽缘》、《中国古代婚俗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集体著作有:《古今观止译注》、《古今著名妇女人物》、《中国古代文化史》。
第一章 古书形式
一 书籍的起源与简牍式
1.书籍的起源
2.简牍式
二 帛书、纸书与卷轴式
1.帛书的使用
2.纸的发明与使用
3.卷轴式
三 印刷术的发明与册叶式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
2.印本书各部分的专门术语
3.积页成册的演变形式
第二章 古书目录
一 目录的种类
1.官修目录
2.史志目录
3.私人撰修目录
4.版本目录
5.专科目录
二 四部分类法及其内容
三 目录的作用
1.指示治学研究的门径
2.打开版本库藏的钥匙
3.考证学术源流
第三章 古代地理沿革
一 关于先秦的地理知识
1.九州说
2.十二州说
二 秦汉以后的地理行政区划
1.州
2.郡
3.国
4.道
5.府
6.军
7.路
8.省
9.县
三 如何查找地理沿革资料
第四章 地方志
一 地方志的演变
1.全国性的区域志
2.地记
3.图经
4.地方志
5.方志编纂学的创立
二 地方志的特点
1.历史的延续性(继承性)
2.内容的广博性
3.材料的真实性
4.思想的局限性
三 地方志的作用
1.农民战争史料
2.少数民族史料
3.经济资料
4.科学技术资料
5.中外文化交流资料
第五章 古代婚姻
一 婚姻的概念及其社会作用
1.婚姻的概念
2.婚姻的社会作用
二 原始社会中原始群婚的演变
1.原始群婚
2.血族婚
3.亚血族婚与对偶婚
4.一夫一妻制
三 奴隶社会的婚制
1.转房制(收继制)
2.佯战婚(劫夺婚)
3.媵、妾制
四 封建聘娶婚的仪式
1.聘娶婚仪式的演变
2.封建婚律对聘娶婚的监护作用
第六章 古代太学与书院
一 太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周代的辟雍
3.汉代以后太学的兴废
a.太学师资人员的职称
b.太学生的入学条件
c.学习科目及考试
4.太学的学风
二 书院的演变
1.书院的兴废
2.书院的特点
a.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b.通过“会讲”,开展学术交流
c.奖进后学,重视传、帮、带
d.重视总结自学方法
3.书院的学风
第七章 古代选举与科举
一 选举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
2.夏、商、周的“举贤才”
3.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
4.汉代的选举制——荐举与征辟
5.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
二 科举的兴废
1.隋唐科举的创立
2.唐代的诗赋取士
3.宋代的科举改革
4.元代的左右两榜
5.明代的八股取士
6.清代的满汉两榜
第八章 古代职官
一 先秦职官
1.夏商职官
2.周代职官
二 秦至清末的职官
1.中央职官
a.中枢长官
b.行政长官
c.监察长与谏官
d.史官
2.地方职官
第九章 古代建筑
一 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
1.古建筑的成型期
2.古建筑的成熟期
3.对外来民族文化的摄收期
4.古建筑的高潮期
5.古建筑的降落期
6.古建筑的渐变期
二 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1.“宫室”是主体建筑的基本法式
2.平面布局、重视造型美
3.雕饰与色彩的使用
4.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三 园林建筑
第十章 古代日用器物
一 日用器物与礼器的关系
二 古器物学的发展
三 器物简释
1.烹饪器
2.食器
3.酒器
4.容器
5.水器
6.兵器
7.玉器
第十一章 古代绘画
一 原始人的审美观念
二 古代著名画家与画派
1.六朝时期的画家
2.唐、五代时期的画家
a.人物画家
b.山水、花乌画家
3.宋代的画院与画派
a.宋代的画院
b.画院外的画家
4.元、明、清时期的画家、画派
a.人物画家
b.山水、花鸟画家
三 国画的风格特点
第十二章 古代宗教(佛教与道教)
一 宗教迷信与神话
二 我国古代的宗教
1.佛教
a.基本教义
b.主要宗派
①天台宗
②法相宗
③华严宗
④禅宗
c.对文化的影响
2.道教
a.基本教义
b.主要教派
①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②统治阶级御用的道数及其派别
c.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