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中心、医学城是否就是扩大医院面积、增加专科项目、添置住院床位?
《医疗与城市》主要论述医疗与城市的关系,介绍了医疗与城市在我国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概况和二者协同发展的经验,倡导医疗与城市二者结合需要多学科协调平衡、交融共进。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市场竞争随之加剧,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而这必然导致许多人的健康亮起红灯。所以,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看病”层面,如何保持健康,防患于未然是现代人对医疗服务的新需求,这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契合。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等一系列的医改政策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需求与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第一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被提出,更说明公民健康已经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亟待解决的国家问题。
各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健康医疗管理模式。我们看到,以满足当地人民健康医疗需求为目的的医学中心、医疗城镇、健康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这些医学城、医学中心是否就是扩大医院面积、增加专科项目、添置住院床位如此简单呢?医疗城与城市的关系又是如何?是否能够缓解一号难求?是否能为当地居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民众解决健康管理与精准就医,甚至是否带来更严重的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疑问本书将逐一为您解答。
第一章 健康产业的相关概念
健康
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园区
国际医疗城的对比
我国建立医疗城的必然性与政策支持
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消费需求
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健康产业政策为医疗城建设铺平道路
第二章 医疗城的理论基础
卫生保健体系
代表性体系
体系的选择
卫生经济基本概念
效用与边际
供给与需求
成本与收益
市场与效率
卫生生产关系
生产特点
功能分析
医生和患者
代理人
逆向选择
诱导需求
医疗市场
市场特征
市场失灵
公立和民营医院
营利和非营利
两者的对比
药品价格
药品定价
价格调控
商业保险
保险的功能
道德风险
商业模式
政府角色
干预机制
衍生问题
干预失灵
……
第三章 泛医疗
第四章 颠覆式医疗
第五章 医疗城市的构建
第六章 城市运营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