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古代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实践,创造出许多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始于劳作成于创造——中华古代科技智慧知与行》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从“农具”“兵器”“测量”这三个板块入手,各选六个古代科技实践实例,在丰富的典籍拓展、科学原理解说、动手实践体验中,带领青少年一窥前人的伟大发现和发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对科技与文明的浓厚兴趣,以及今后为科技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驱动力。
适读人群 :青少年、家长、校外教育教师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本书从“劳作与创造”“知与行”这样成对出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入手,选取了中华古代科技智慧中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农具”“测量”的代表性内容,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对科技与文明的浓厚兴趣和探究能力,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促进青少年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发展。
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灿若星河。许多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具有不同影响和密切关联,它们无声地丰富着生活、改变着生活,是创造却不仅止于创造。
当“桔槔”“辘轳”“独轮车”这些凝聚着中华古代科技智慧的劳动工具,通过科普活动在学生手中重现,继而燃起学生对相关典故、原理、价值与文化的好奇时,将会进一步激活广大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探究热情,从而催生新生代的创
造智慧。
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以下简称“少科站”)在本站开发的科普通识实验课的基础上,沿着“古代农具”“古代兵器”“古代纺织品”“古代日用品”等文明脉络,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文明成果中撷取一部分,串珠成链,最终形成了这些既各自独立又有着某些相互关联的篇章。我们祈愿本书选取的“农耕机具”和“测量工具”两大类别共计十二个中华文明成果,依托“博学于文、博物致知、博古通今、博识广践”四个板块,以古文的精深、线描的韵律、技术的追溯,记录我们祖先勤劳而又智慧的漫长岁月,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还原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片段,深入了解劳动创造的不凡成就。这既是对中华古代科技发展的溯源,也是对我们祖先劳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致敬。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华民族日益强盛,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成为现代文明生活受益者的同时,更有义务当好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新生代的启智者。本书是杨浦校外科技教育工作者立足区域青少年综合素养培育的潜心探索,旨在引导广大学生从学习古代典籍到追寻中华传统文化和科学的融通之处;从制作还原模型到探究科学基础原理;从体验劳作不易到叹服中华智慧;从提升技能技巧到感悟劳动精神……
新时代赋予教育新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五育”并举相关要求,其中的劳动教育既指向培育青少年劳动实践技能,又重视培养劳动创造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智慧。《始于劳作 成于创造》一书既独立成册、自成篇章,又与即将出版的《始于传承 成于创新》《始于生活 成于创意》共同组成“中华古代科技智慧知与行”完整系列。本书融古代科技智慧和探究实践于一身,希望通过此书传承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美德,发扬创新创造精神,探索区域青少年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共融共促的新模式,让杨浦乃至更多区域的青少年在科普学习实践中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新!
孙青,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站长,先后从事校内外教育教学工作32年,在区域青少年科创教育规划与管理、青少年科普创新活动策划与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与策略等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她格外重视国家标准课程体系之外的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与发展,精心架构以“创新之家 探究之队 共享之盟”为特色的学生科技社团联盟体建设模式;她十分关注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生社会化成长”,用心打造“基于角色体验”的“小玩家大显身手,大时代共筑科技梦”系列交流展示活动,活动获得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科技社团实践活动内涵。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杨浦区中小学校园创新文化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品牌项目和特色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特色学校和青少年科创后备人才,初步形成了具有杨浦特色和全市影响力的青少年创新生态环境。此外,近期她还领衔了市级课题“‘童创空间’小学生科教慕课平台的实践与研究”,主编了《物质的魔变(第三册)》,并于2021年4月出版。
农耕机具
3 ... 桔槔
12 ... 辘轳
21 ... 筒车
31 ... 耧车
40 ... 独轮车
48 ... 风扇车
测量工具
规矩 ... 63
杆秤 ... 72
漏刻 ... 81
圭表 ... 91
日晷 ... 101
浑仪 ... 11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