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实是20世纪初文史学界知名的教授、学者,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生前已有“著述等身,及门弟子遍于海内,允为当代国学大师”之誉。《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是顾实在东南大学讲学时编纂的讲义,该书虽以日本久保天随的《中国文学史》为底本改写而成,但在大体沿用其体例与内容的同时,能够将原作中汉学的“他者”视角置换为国学的“本位”视角,解释、纠正原作对中国文学的误读与偏见,强调中国文学有独特的传统与价值。遗憾的是,随着新文化阵营在文学史阵地的后来居上,顾实被归为“学衡”一派,其文学史也被视作“贩自日本”的代表而被“估价”为“一团糟”,其学术价值被抹杀殆尽。事实上,以顾实为代表的早期学人,虽然失去了独立撰写本国文学史的先机,但他们在向日本“拿来”的同时,并未放弃对本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在应对国学古今转型与中西对接这一世纪难题时,他们给出的方案仍值得当下参考与借鉴。顾实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位既有旧学根柢,又得西学熏育(旅日五载)的国学理论家与实践家,对国学国际化、文学科学化等问题有专门、深入的探讨,相关主张在其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大纲》中也有体现。以此切入,可以给予顾实文学史以更公道的“估价”;以此为例,也有助于重新认识顾实等早期学人处理“拿来”的经验与贡献。
顾实是20世纪初文史学界知名的教授、学者,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生前已有“著述等身,及门弟子遍于海内,允为当代国学大师”之誉。《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是顾实在东南大学讲学时编纂的讲义,该书虽以日本久保天随的《中国文学史》为底本改写而成,但在大体沿用其体例与内容的同时,能够将原作中汉学的“他者”视角置换为国学的“本位”视角,解释、纠正原作对中国文学的误读与偏见,强调中国文学有独特的传统与价值。遗憾的是,随着新文化阵营在文学史阵地的后来居上,顾实被归为“学衡”一派,其文学史也被视作“贩自日本”的代表而被“估价”为“一团糟”,其学术价值被抹杀殆尽。事实上,以顾实为代表的早期学人,虽然失去了独立撰写本国文学史的先机,但他们在向日本“拿来”的同时,并未放弃对本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在应对国学古今转型与中西对接这一世纪难题时,他们给出的方案仍值得当下参考与借鉴。顾实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位既有旧学根柢,又得西学熏育(旅日五载)的国学理论家与实践家,对国学国际化、文学科学化等问题有专门、深入的探讨,相关主张在其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大纲》中也有体现。以此切入,可以给予顾实文学史以更公道的“估价”;以此为例,也有助于重新认识顾实等早期学人处理“拿来”的经验与贡献。
一、“国学”与“汉学”:本位与他者的双向关照
19世纪末,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引起日本汉学界与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两国立场大有不同。日本之所以热衷于编纂中国的文学史,正如黄霖先生所说,是传统文化渊源与西方文化引进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既热情赞叹又重新认识的结果。这其中的“重新认识”,基于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毕竟明治维新之前,中国一直作为日本的“文物之祖”,但随着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眼中的弱者,中国文学成为可以被批评的“他者”。日本汉学家著述的文学史,虽然提供了以西释中的先例,有助于拓宽中国文学研究的视角与思路,但其中夹杂的客观误读与主观偏见,影响到对中国文学传统的诠释与评价。而中国本土的文学史书写,除了应对新式学堂的需要,还有“知耻后勇”的爱国精神为驱动,国内新旧两派的学者尽管观点不同,但他们借助文学史来探索中国的文学传统、应对“外学内充”的文化危机的初心是一致的,即便早期文学史大多“贩自日本”,但已呈现出值得关注的本位意识。以顾实的《中国文学史大纲》为例,将其与久保天随的《中国文学史》细致比对,可以清晰照见国学家与汉学家立场与视角的差异。
顾实(1877?-1956)是近代有名的国学理论家与实践家,他早年就读于龙城书院,壮年游学于日本,归国后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在南师与东大期间(1918-1925),顾实与陈钟凡等人发起国学研究会,创办了《国学丛刊》《国学辑林》等刊物,发表了多篇文论。由顾实起草的《国学丛刊发刊辞》《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中国国学研究会募捐启(代论)》等文章,集中体现了顾实的国学主张与研究计划。顾实有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他认为在“五洲棣通、六种震动”的现实面前,必须重视国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出“学融中外”“识穷古今”的主张,不拘泥于中西体用的问题,而是将中西对举,希望实现国学与西学的并驾齐驱、此往彼来。以通达的眼光去思考国学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成为顾实治学的特色。比顾实同时期稍早的久保天随,是近代日本汉学界的知名学者,在汉诗创作与汉学特别是戏曲研究上有名于时,代表作有《澎湖游草》《日本儒学史》《近世儒学史》等。他的文学史曾作为早稻田大学的授课讲义,后经谢雪樵翻译后在《台湾日日新报》上连载,葛遵礼曾删减此书,作为中等学堂教学用,颇有影响。
顾实之所以选择久保天随的文学史为底本,有几点因素可以参考。首先,该书条目清晰,按朝代更迭及文学发展将中国文学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上古文学,自太古以宋于秦;第二期中古文学,自汉初至于隋末;第三期中世文学,自唐迄宋;第四期近世文学,自元及“现代”之清。各时段先总论、再分体裁论述,重要的作家列专章阐释等,适宜用作教材、讲义;其次,该书标榜以科学的方法、客观的立场评述文学。此前的末松谦澄《中国古文学略史》(1882)是先秦文学的断代史,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1897)是体系完备的通史,但内容更侧重传统学问,给予先秦诸子、唐宋儒学很大篇幅,而对“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则弃置不论。
前言
第一章 太古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华夏民族
第三节 文字
第四节 坟典及遗文
第二章 三代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易经》
第三节 《书经》
第四节 《诗经》
第三章 周末文学(其一北方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孔子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
第五节 左丘明
第四章 周末文学(其二南方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列子
第四节 庄子
第五节 屈原
第五章 周末文学(其三中部思潮)
第一节 管子
第二节 韩非子
第三节 《战国策》
第四节 西方文学
第六章 两汉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汉代诸子
第三节 论策家
第四节 史家
第五节 赋
第六节 诗及小说
第七章 魏晋文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魏诗
第三节 晋诗
第四节 陶渊明
第五节 魏晋文
……
第八章 六朝文学
第九章 唐代文学
第十章 宋代文学
第十一章 元代文学
第十二章 明代文学
第十三章 清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