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随笔与杂文近60篇。 这些文章主要关注教育领域尤其是大学的校风学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问题。或从史料出发,启迪当下;或从现实入手,联系实际。书中相当篇幅与作者所在华中师大(所在地武昌桂子山)有直接间接的关联,因此取此书名。这些文章大多通过微信公众号“出版六家”推送,有的在《光明日报》《书屋》《文学教育》等报刊刊发,引起一定社会反响。个别杂文收入全国年度杂文选。所选文章具有一定文化含量,带有学者随笔风格,现实性、趣味性、可读性都较强。
本书收入作年来撰写的文化随笔与杂60篇。内括:从章开沅先生两篇长文谈起;大学必须有“大楼”;桂子山上的种树人;介公在艰难困苦中的庚子年等。本书还有不少议论文字,特别是针对学术界时弊而发的有锋芒的意见,在网上推出时就引起热烈反响,比如《“四唯”“五唯”如果只破不立则危害更大》《比“四唯”危害更大的是“唯项目”》。
范军先生这本集子里的
文字,在成书以前有很多先
由微信公众号里推出,其中
有一些,他同时微信发给我
,使我得以先睹为快。文章
首先在微信群里发表并从而
在网上流传,而后再转向纸
质媒体,这是大众传播主导
时代向分众传播扩张时代转
变的一种标志性的现象。作
为主攻传播学的学者,范军
这样做,是不是带有若干学
科的自觉意识的成分呢?它
会对文章的风格带来怎样的
变化,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
重要的话题,需要专门的研
究和探讨。我想,其效应之
一可能是使得文笔更为亲切
、轻灵,卸掉提要、关键词
、尾注、脚注等靴帽藻饰,
减少引文,免去套话,开门
见山与信息接收者娓娓而谈
,受众感觉面对的不是手执
教鞭的严师而是摆龙门阵的
挚友,他们捧读一本学报和
翻看手机微信的心态,其矜
肃和萧散是大不一样的。本
书里文章原来的主要发表阵
地“出版六家”微信公众号在
创刊宣言中说到,作者们是
要“到互联网上体验冲浪的
快感和书写的自由”,这一
立意、宣示本身就对读者具
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我
们读他们的文章,读这本集
子,也就获得了许多的快感
。
我一向喜欢看记叙文坛
和学林旧闻轶事的随笔。郑
逸梅老先生的《书报话旧》
《文苑花絮》和《清末民初
文坛轶事》等都曾反复翻阅
,蒋星煜先生的《文坛艺林
备忘录》甚至买了两本——
初版本和增订本。在啃读经
典的间歇中读这些书的重要
动力是享受阅读快感,但是
,却绝不仅仅是消闲,它们
给予读者的绝不仅仅是茶余
酒后的谈资,更蕴含了为文
、为学、为人的道理。同样
,范军这本书,不限于给尘
世里的烦劳者以抚慰,更能
给困惑者以参照和启迪。
若干年来,范军致力于
中国现当代出版史的研究,
成果甚富,卓然成家,同时
,他还参与到华中师范大学
校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
究,这个集子里多数与后一
方面有关。关于前一方面,
我虽是外行,但也在出版单
位做过几年学徒,作为一个
单纯的读者,对于当代出版
史、编辑史,也很愿意有所
了解。关于后一方面,我在
华中师范大学已届六十四年
,关于历年老师、领导、同
学、学生,关于校园、校舍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鳞
一爪,都可能触动心底波澜
。范军主编的《永远的怀念
——忆陶军》《永远的怀念
——忆介公》以及本书中的
相关篇章,联系20世纪以来
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的
宏观格局,细察华中师范大
学这一个学校的前世今生,
我们读来,对于教育上的兴
衰得失所以发生的缘由,当
能别有所会。
范军在书里提到,章开
沅先生20世纪50年代踏上
历史研究之途,向前辈唐长
孺教授请教,唐老师说:“
从人物入手,知人论世,是
不错的方法。”这本书谈华
师校史、谈教育史和出版史
,也是从人物入手,写到了
多位昙华林、桂子山的先贤
。这既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也有利于提高它的学术史
料价值。即使是在书中的许
多细节里,我们也可能感觉
到时代变化的步伐是何等巨
大,而对学术的忠贞、严谨
的风范又是如何传承。举例
来说,20世纪50年代末,
商务印书馆开启“汉译世界
名著”这一宏伟的出版工程
,其中选目有康德《判断力
批判》。此书上下两册,中
译文加起来不过二十多万字
,却分别约请两位大家翻译
,宗白华译上卷,韦卓民译
下卷,导论是一个整体,前
半宗译,后半韦译。我们揣
想,这是因为,上卷是西方
美学史的重要经典,请美学
家宗白华译;下卷讲目的论
,与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
的论述构成完整的体系,请
哲学史家韦卓民译。韦先生
是国内研究康德的专家,此
前已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
》《康德哲学讲解》和《康
德哲学原著选读》,他应约
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也
已经完稿,是翻译《判断力
批判》下卷的理想人选,两
位译者是当时最佳的搭配。
宗先生1963年9月写的译后
记说,下卷“现由韦卓民同
志译出”,韦先生1963年4月
写的译后记也说,另外的部
分是“由宗白华同志译出”,
异地同时在进行这一译事,
上下卷分别在1964年年初
和年末问世,以合作的方式
完成这一任务。五六十年代
学术环境尚属封闭,韦先生
说及寻找康德德文原著的困
难,参考西方各种文字译本
不易,至于国外康德研究的
**进展更难以及时了解。
因了出版社的精心安排,学
者的合作,克服困难,给读
者打开了解世界文明的一个
窗口。这是当代学术出版史
上的一段佳话,其中应有当
下学术翻译和出版工作可以
汲取与借鉴的。
本书还有不少议论文字
,特别是针对学术界时弊而
发的有锋芒的意见,在网上
推出时就引起热烈反响,比
如《“四唯”“五唯”如果只破
不立则危害更大》《比“四
唯”危害更大的是“唯项目”
》。和大多数临时偶发的网
文不同,作者在这些文章里
不是置身事外,用一些看似
激进的情绪化的语言表达对
于某些乱象的反感,而是努
力做出理性分析,努力寻找
可以实际操作的办法。集子
里的文章保持了原状,一些
文章后面附上网友的评论,
增加了网络现场感,也
桂苑忆旧
从章开沅先生两篇长文谈起
大学必须有“大楼”
桂子山上的种树人
“要多宣传教学科研第一线”
介公在艰难困苦中的庚子年
介公:不忘初心的人
我将来只评个讲师就够了
秋风秋雨忆故人
传承老校
耶鲁的学生与教授
老武大理学院院长让女儿报考华中大学
做大学校长本身就是一个大事业
高庆赐教授给干部讲汉语和公文写作
投鼠不必忌器
别具一格的人才
做研究从人物入手是不错的方法
熊铁基老师的故事
老馆长设巧计保护“坟典”
一枝寒梅香如故
杏坛琐语
那些摆地摊的教授们
桂子山杰出学人的学术定力
读书的“勇气”与“傻气”
吴敬琏对复旦学派梦的反思
学派的形成起码要三五十年
大学的口号
“网红教授”戴建业和他写的书
“戴网红”原是“好导师”
本科生论文答辩原来可以“这样玩”
研究生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大规模“扩大博士生招生”实在不是好建议
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新规”点赞
从“翟天临事件”看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百度”“国学”与价值导向
坐上武汉地铁二号线,你去哪个“华中大”
校友记忆中的华中大学英语教学
校友记忆中的华中大学音乐教育
部属师大还能未来中学教育吗
师范教育真有鲜明吗
关于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学林漫步
那套书,那些人,那些事
一本学术著作出版前后的“众月捧星”
“尽量使每一期刊物上出现一个新作者”
博士c刊论文及其他
办学术期刊当敬畏学术
“四唯”“五唯”如果只破不立则危害更大
比“四唯”危害更大的是“唯项目”
奇书安经》是如何通过三审的
“双”建设更需要的大学出版
打造独立自主的社科期刊
打造高等教育研究与出版的重镇
回眸:书业春秋十八载
高度重视出版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关注中外大学出版的历史与现状
厦门大学社的靓丽名片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新探索
王夫之史论的思想家底色
由“佛钻”引起的联想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数字阅读的深与浅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