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个人经历与国家变迁的深切回忆与真情告白,及社会各界人士撰写的关于茅先生的学术贡献、思想观点和生活故事的文章,全面反映了茅于轼先生的思想和为人。
茅于轼,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2008年1月被聘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顾问。曾入选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等书。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前言
八十回望
我的爸爸
一辈子的“吃”
挨饿
学习和教育
爱人赵燕玲
当右派
扶贫
天则经济研究所
衰老
学术总结
对中国社会的展望
思想溯源
遥望茅于轼
平实以致远:记茅于轼先生的生平与学术
《择优分配原理》—茅于轼—与我
帕累托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悖论
茅于轼的桃花源
风口浪尖
那些攻击茅于轼的“网络民意”
语言暴力的根源
谩骂者自辱
“保护富人”的未尽之意
多一份知识,多一份度量
求真路上的坚定行者
搬起石头,砸死耶稣
中国文化里的“螳螂吃夫”
他的心向着骂他的人
“炮打茅于轼”之社会病理分析
我所认识的茅于轼
国宝茅于轼
绅士茅老
从茅于轼先生的视角谈“剥削”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战士
为人师友
我治学为人的楷模——茅于轼先生
如兄之友,如父之师
为什么真正的经济学家同时是一个高尚的人
杨小凯与茅于轼:平生风谊兼师友
茅于轼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未敢忘记的关照
知识分子的楷模
茅老其人
年轻人茅于轼
经济学的素养
我智识生活里难忘的篇章
与茅先生同行
影响我一生的人
知行合一的儒者
一身风骨,垂范后学
播种观念
大师为我启蒙
真正的思想者
阳光茅老
读《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
偶遇《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
给你所爱的人以真理
作为制宪与文化复兴工具的择优分配化原理
记茅老师的一次演讲
育人无声
特殊的致敬
宣扬“价格万岁”的勇士
以茅先生的视角看救市
我所理解的茅于轼
曾经误解
思想着的人永远年轻
自由经济思想的传播任重道远
知易行难
我与茅老师的扶贫之路
十五年历程,见证茅老“为穷人办事”
仁爱之师
茅老改变了我
的经济学家必须长寿
茅于轼的“小额贷款梦”
大经济学家办小保姆学校
一个NGO的中国式生存
茅于轼和《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对教材垄断的一次宣战
效率的经济学家
传统与现代的契约精神
真实与宽容
白发英雄照夕阳
生活本色
记茅于轼先生
难忘的“老板”
他还骑自行车?
我的贵人茅于轼先生
敬重茅于轼
茅于轼印象
为我交学费的老人
用心良苦
我和茅老师的两次见面
平易近人的茅老先生
茅老劝我不灰心
温良如玉茅于轼
淡定的幸福
写给舅舅茅于轼
附:茅于轼主要著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