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曾说,教授写文章的时候,光是开场白就要用上5页的篇幅。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却连续10年写出了多达130多篇、每篇只有800多字、短小精悍的专栏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做到了思路清晰、观点旗帜鲜明。
这些文章以其扎实的经济分析,与随处可见的个人意见区别开来,广受各个阶层读者的喜爱,经典不衰。
通常,专栏所谈论的当代问题,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是,加里·贝克尔的这些文章,即使是讨论那些已经忘却的问题,其分析也有助于学者、企业主管、经济爱好者及其他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在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随时出现的问题。
这些文章证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告诉我们,人们做出何种选择,是与不同选择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关的,这是政治、社会、心理等角度所看不到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典之作 关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大师作品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人们做出何种选择,是与不同选择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关的,这是政治、社会、心理等角度所看不到的。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市场归市场,生活归生活,恐怕是世人对经济学最深的误会。他们以为,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择,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的制约。所以不难想象,当本书作者加里·贝克尔教授最初提出“生儿育女”可以与“购买耐用消费品”相提并论时,别说经济学的门外汉,就连专业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坐不住了。
令人坐不住的论述,在本书里比比皆是:政府不应该管制油价、最好的产业政策就是不扶持任何产业、义务兵役制只会对军队造成危害、应该废除保障工人利益的劳动法、“同工同酬法”只会伤害妇女权益、资源将要耗尽的预言只是庸人自扰、政府不应该直接资助公立学校、毒品应该合法化……这些似乎都不是“经济”问题。
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这些题材不仅都变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领域,上述观点也逐渐构成了自洽和相联的体系。换言之,本部文集所讨论的种种话题,成了检验市场经济信念的试金石。一位读者,如果反对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么他很可能是对经济学思维一无所知的;如果他赞成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他很可能已经融会贯通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如果赞成和反对各半,那他很可能还需要加强举一反三的练习。
这是说,本书精彩纷呈的观点,背后有着一以贯之的逻辑: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需求之间的取舍,哪里就适用于经济规律,哪里就自然是经济学研究的地盘。在这种逻辑的驱使下,经济学本身,还有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都经历了视角和方法的革命。这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而加里·贝克尔教授本人,正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
在1955年,加里·贝克尔以论文《种族歧视经济学》取得博士学位。他认为歧视者必须付出代价,而市场竞争能减少种族歧视。作者深信,人们总是以稳定的偏好,根据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在谋求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有鉴于此,他继续把经济分析用到犯罪、毒瘾、执法、刑罚、家庭、离婚、生育和教育等领域,从而引发了经济学对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而他的贡献也在1992年得到了诺贝尔奖的嘉许。
本书是加里·贝克尔教授(在其夫人吉蒂·贝克尔的协助下)在长达10年时间里对日常经济现象做深刻思考和浅白解释的结晶。它尤其适合三种读者:一是数学训练有余、世事所知甚少的经济学学生,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乏味的维生素,而是香甜有肉的苹果、鲜橙和香蕉;二是道德感有余、分析力不足的时事评论员,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因果规律;三是对经济学怀有戒心的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他们在这里感受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有的只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新范式。但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2013年5月4日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因“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推广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克尔教授是以经济理论来分析人类行为的先驱经济学家之一,著有《生活中的经济学》《反常识经济学》《人力资本》《家庭论》和《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等作品。
吉蒂·贝克尔(Guity Nashat Becker),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执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在芝加哥念书期间,认识了加里·贝克尔,并结为夫妇。
致谢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引言?走出象牙塔
政府管制与民营化
政府与税收问题
利益集团和政治决策
股市与衰退
国际贸易与国际协议
反垄断与卡特尔
人力资本与学校教育
劳动力市场和移民问题
家庭问题
歧视问题
犯罪和上瘾问题
资本主义及其他经济制度
经济学家
致谢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引言 走出象牙塔
政府管制与民营化
管制
在自由市场,宗教也兴旺(1996)
解决过度捕捞的最佳方法,就是针对捕鱼量征税(1995)
国会,请给电信业松绑(1994)
残疾人法案将如何削弱企业(1992)
美国不应该插手国内油价(1990)
不必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汽车保险(1990)
事实证明:政府过度干预会扼杀经济增长(1987)
燃油效率标准:一个过时的观念(1985)
民营化
邮政系统沉疴难治,民营化是唯一的解决良方(1994)
为什么国营企业应该改为民营企业(1986)
政府与税收问题
政府
要遏制腐败,得先精简政府(1995)
是缩减政府规模的时候了(1995)
以不当的研究为依据,只会制定出不当的政策(1995)
别管国会,真正的改革行动在各个州(1995)
要根除贪腐,就得精简政府(1994)
政府的支出规模实在不容易控制(1993)
改革国会:为什么限制任期不能解决问题(1990)
联邦工资改革的唯一标准:民间工资水平(1989)
正确看待平衡财政预算的政策(1987)
与流行观点相反,经济繁荣的确福泽底层(1988)
实行短期补救措施,未来可能会有麻烦(1986)
税收
实行更扁平的税制就可以留住球队(1996)
警告:调高香烟税不会增加税收反而会带来不少副作用(1994)
税收在起作用,只是在起反作用(1990)
企业
不该强迫企业增加支出来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1988)
慈善成本加大,没有必要为之感到寝食不安(1986)
应该调高的是酒的税率,而不是饮酒年龄限制(1985)
法院
最高法院的提名审查不应局限于法学修养(1991)
法官终身制的理念已经过时了(1990)
法院不应该成为解雇行为的裁判(1989)
利益集团和政治决策
利益集团
无家可归的游民“危机”被过分渲染(1994)
削减养老开支(1994)
新总统上任,政策不会改变(1993)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污染问题只是幌子(1993)
农业补贴等平权行动的效果如何(1992)
道路破损及警力不足等问题备受冷落,原因何在(1988)
产业政策
给克林顿的备忘:日本的强大,并非源于产业政策(1993)
美国企业仍具国际竞争力,政府不必过度干预(1993)
产业政策的迷思(1992)
不制定产业政策,就是最好的产业政策(1985)
军费问题
让义务兵役制回归历史的故纸堆(1991)
国防开支没有阻碍美国经济的正常发展(1991)
为什么义务兵役制只会对军队造成危害(1991)
股市与衰退
你认为日本股市受到操控了吗(1990)
股价涨跌通常和市场心理有关(1989)
为什么不可能出现萧条(1987)
下一次的经济衰退究竟会有多严重(1989)
国际贸易与国际协议
国际贸易
放弃货币联盟--加强欧洲各国货币的竞争(1995)
竞争是独联体国家的必由之路(1992)
用美元汇率贬值来解决贸易赤字(1988)
所谓的“公平”贸易,就是为国内厂商谋利(1987)
对于中国台湾和韩国,应该赞扬,而不是惩罚(1987)
小国问题
国际贸易的扩张推动了小国经济的蓬勃发展(1994)
民族独立声浪高涨,但全球市场正走向整合(1991)
小国也能发展得不错(1990)
环境问题
以市场经济制度来解决人口增长的难题(1994)
处理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冷静的头脑(1992)
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总是不攻自破(1996)
反垄断与卡特尔
棒球联盟:如何制定合适的政策(1994)
问题不在于CEO的薪酬,而在于把他们撵走(1992)
如果高校实行价格垄断,就该启用反垄断法(1989)
是时候废除那些过时的劳动法了(1988)
反垄断唯一合理的针对对象:串谋(1987)
全美大学体育协会--披着羊皮的卡特尔(1987)
低油价依然是一件好事(1986)
大学生运动员理应得到应得的工资(1992)
管理者为什么会在乎股东的利益(1985)
人力资本与学校教育
人力资本投资
收入差距未必是坏事(1995)
第三世界要提高经济实力,更应关注基础教育(1994)
克林顿的助学贷款计划应该得“不及格”(1993)
有关人力资本的辩论:布什胜出(1992)
高中辍学者,应该接受完整的职业训练(1989)
为什么美国不能像亚洲国家那样重视教育(1988)
为什么候选人在大学成本问题上不得要领呢(1988)
用免税债券来解决学费问题是错误的(1988)
上大学难道不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吗(1986)
教育券与学校之间的竞争
教育经费改革:不要放弃教育券(1993)
教育券:一张摆脱贫困区的通行证(1992)
公共资金用于宗教学校,无可厚非(1991)
竞争是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良药(1989)
让所有家长在择校问题上有话语权(1986)
劳动力市场和移民问题
劳动力市场
道理很简单: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1995)
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惨痛经验,美国应引以为戒(1993)
让家庭购买医疗健康保险(1993)
长期失业者需要得到长期救助(1991)
员工持股制度不能做到一劳永逸(1989)
劳动力市场也应该推动自由化政策(1986)
移民问题
加利福尼亚187法案不错,但联邦移民法应该修改(1995)
非法移民潮:如何扭转(1993)
是野蛮人登门,还是经济的福音(1991)
为技术新移民大开方便之门(1990)
香港顶尖人才:为我所用(1988)
为什么不让移民为快速入境付款(1987)
真正的移民改革错过了一次良机(1986)
家庭问题
家庭行为
为什么人们应该减少对政府补助的依赖(1995)
让逃避责任的父亲承担起子女抚养义务(1994)
挑错“无过错离婚”(1992)
孩子的幸福应该是改革福利制度的出发点(1992)
儿童抚养理当加大投入,但要理性为之(1989)
通过婚姻契约来降低离婚率(1985)
老年问题
如何保证社会保障的未来(1993)
老年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何在(1990)
只有贫困老人才有资格领取社会保障金(1989)
破坏老年人就业市场的罪魁祸首(1986)
歧视问题
对黑人的歧视
平权行动计划应该取消(1995)
证据对银行不利,但并不能证明银行有歧视(1993)
改善生产率是最佳的平权行动计划(1987)
南非在黑人经济斗争中的重要角色(1986)
美国黑人终究会有更多的机会实现“美国梦”(1986)
女性问题
家务劳动:应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1995)
市场供求法则能真正保障职业女性的权益(1991)
市场如何对女性实行平权行动(1985)
犯罪和上瘾问题
犯罪问题
加重惩罚,是震慑持枪犯罪者的最佳方法(1994)
政府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才能打击犯罪(1993)
根据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来惩罚企业犯罪(1989)
根据实际情况惩罚白领犯罪(1985)
打击犯罪的经济分析(1985)
上瘾问题
赌场经营应该合法化,但目的不在于增加政府收入(1993)
提高“道德”税,是对穷人的无耻盘剥(1989)
越来越多的人同意毒品合法化(1988)
应该让毒品合法化吗(1987)
资本主义及其他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
民主是资本主义繁荣的最佳土壤(1991)
亚当·斯密眼中的世界奇迹(1992)
经济制度
阿根廷转轨,受到世界欢迎(1993)
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对第三世界国家造成伤害(1988)
转轨乃大势所趋
实现转轨的头号法则:行动要快(1995)
苏联最不需要的东西就是外国援助(1991)
苏联的最佳选择是彻底转轨(1990)
作为榜样,瑞典还不够格(1990)
为什么团结工会必须在经济改革上发挥重要作用(1989)
经济学家
来自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叫醒电话(1992)
反垄断的先驱者(1991)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或缺(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