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惊悚片》是实战派类型专家尼尔·D.克思畅销编剧教科书的“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分别是新手入门必读的《编剧的核心技巧》、同样专注于教授类型片创作的《如何写动作冒险片》。在各种广受观众欢迎的商业电影中,惊悚片一直是较难把握的一种类型,而本书可以提供纯正、高效的专项指导,通过作者一针见血、干货满满的无私分享,迅速破除对惊悚片类型定义的困惑迷茫,让编剧们抓住创作要领,写出高质量惊悚片。
* * *
编剧所要编织的,就是为磨难赋予意义,贬损一切不道德的罪恶,歌颂与生俱来的天赋,也在人性的弱点中寻找小小的欢喜,以及活在当下的勇气。
——尼尔·D.克思
* * *
◎ UCLA编剧课金牌讲师、实战派类型片专家、曾参与成龙电影《红番区》《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等全球卖座商业片的好莱坞资深编剧,继《编剧的核心技巧》后,又一系列类型剧本写作精讲教材,编剧必读!
◎ 作者以超过20年的创作经验,借由duchuang的“银幕故事类型关联表”厘清惊悚片类型定义,阐明共性主题与核心创作要素,如“叙事轨迹”“有限世界”“时间观”“人物气质”,以及细致梳理惊悚片与侦探片、恐怖片的谱系渊源。
◎ 引用《秃鹰七十二小时》《霹雳钻》等经典片例,节选《西北偏北》剧本深入剖析。
◎ 装帧设计紧贴惊悚氛围,以黑色基调夜魅环绕,内外双封,暗藏玄机。
推荐序
一部影片的成功要看多大程度上能让观众一眼认出主人公(通常也要认出反派),同时也应让坐在影院里的观众在银幕上不自觉地看见自己的影子—这当然不是让观众在银幕上真的看见自己的样子,而是看到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投射,以及那些人人都必须解决的永恒的心理问题。
正如尼尔·D. 克思所明确的那样:
● 成功的浪漫喜剧片会让所有观众都想赢得理想爱人的芳心。
● 动作冒险片赢得观众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令我们每个人假想式地战胜在生活中欺负我们的那些人。
● 惊悚片最能抓牢观众、与之共情的地方在于,主人公由最初的害怕到后来能够抵抗那些原始恐惧的成长过程。
许许多多的剧本专家都在剧作书中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想法,而尼尔在这本书里则阐述了编剧该如何利用好观众的潜在心理动力,透过表面创作技巧向下深挖,使其心理根基更扎实,从而创作出有力量的剧本。本书专注于对惊悚片的讨论。原本无辜的主人公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处于危险之中,他在某一时刻突然被原本的生活圈子孤立(事实上可以说背叛)了。此刻完全孤立无援的他在第三幕又发掘—或创造出了—自身原本不被觉察的新能力,可能是力量、天赋或非凡的道德决心。如果编剧能成功地完成创作,那么在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之后,不仅主人公会成长为超人一般的存在,观众也会发生和主人公一样的转变。主人公将成为观众的潜在代言人。站在角色立场上,主人公的行为将被理解,包括出于自卫目的的杀戮。
简单地说,通过对主人公的认同过程,每一位观众都从一个有点自私自利的冲突逃避者转变成一个果断的、有力量面对各种困难和死亡威胁的强人。尼尔把这称作“一种急剧上升的警觉性”和一种自我能力的极大强化。如果一切都起到作用了,那么至少有这么一刻,观众们会抛下自己原本的身份,抛下曾经的不成熟,改变自己的感知经验,以便能够应对原始恐惧的威胁。在尼尔对惊悚片这一类型电影的分析中,惊悚片就如同希腊戏剧中的“卡塔西斯”,由此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集体心理治疗形式。
马丁·布林德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临床精神病学教授
自 序
这不是那种老掉牙的剧作书
惊悚片编剧的首要任务是为观众制造恐惧,不是恐怖片那种吓得人发昏的恐惧,也不是个人探索类影片那种焦虑的恐惧,而是一种会让观众走出电影院重返现实世界后仍草木皆兵的精神上的紧张感。他们会不时地朝身后瞟上一眼,下意识地对周边的未知事物感到害怕,他们日常生活的“现实”(reality)因受到了电影的冲击而变得混乱。
当然,“现实”一词在不同语境下会构成不同的意义,因此本书探索了关于“现实”的几个不同层面,而惊悚片正是通过混合使用这几个层面的内容来为观众制造恐惧的。
首先,第一层“现实”指构成我们日常经验的外部现实世界。这层现实包括交通、账单、工作等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当观众走进电影院时,他们希望能暂时从这层现实中解脱出来,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永远不可能完全逃离此种根深蒂固的现实体验。
第二层“现实”指编剧在故事里创造的虚构现实。这是一种虚假的现实,为了讲述某个特定故事而建构的幻象。但编剧必须努力地将这个虚拟的宇宙装点得和真实现实一样。
以上两层现实汇聚在一起构成了第三层“现实”:惊悚片中主人公感知的现实。这层现实存在于主人公的思维里,由技巧高超的编剧们创造的神秘力量,将观众脑海中对影院外现实世界的认知,转化成一种萦绕在他们心头、即使电影结束都久久不能散去的不祥之感。
为了研究惊悚片的复杂现实构成,本书在结构上跟本人之前的两本著作《编剧的核心技巧》(Screenwriting 101: The Essential Craft of Feature Film Writing)、《如何写动作冒险片》(Writing the Action-Adventure Film: The Moment of Truth)有所不同。许多关于电影剧作结构、角色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及,因为这些内容在另外两本书中已经详尽地涉及。相比之下,本书专攻“隐藏壁垒”。通常在欣赏一座宏伟的中世纪教堂时,人们往往会惊叹于迷人的穹顶,但对于惊悚片的故事来说,让观众意识到支撑四壁的飞拱结构则是编剧的大忌。因此,本书重在讲解如何建立故事的可信赖体系(Cosmos of Credibility),即那些看似不起眼,实际却对剧本起到重要作用的元素。为了做到这一点,本书追溯了定义此类型共性的主题和元素,并引用了一些经典的剧作以作说明,这些经典电影包括《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霹雳钻》(Marathon Man)和《秃鹰七十二小时》(Three Days of the Condor)——它们都是相对容易从剧本中提取基本元素的电影。
关于所引用剧本的说明
虽然我很努力地让所引用的剧本保持原貌,但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节约篇幅或帮助读者理解所引内容的语境,不得不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剧作风格是高度个人化的,所以文中所引的例子都不应该被单纯视为可模仿的范本。事实上,剧本写作的方式也在随着时代改变。比如:
外景? 联合国总部? 白天
从北边高角度拍摄的大全景里,联合国会议大楼处于画面
的前景,高于它的是由大理石和玻璃筑成的 39 层高的联
合国秘书处大楼,背景处是东河和布鲁克林区的天际线。
在画面的最右端,一辆出租车开进来,停在联合国会议大
楼门前的管制区域内。
以上是欧内斯特·莱曼的剧本《西北偏北》中的一个镜头描述,这种风格的文字在今天的剧本中再也不会出现了。大量的细节,更不用说那些复杂的方位指示,都已经不再被需要。尽管如此,莱曼的《西北偏北》仍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结构最完美的电影剧本之一。
这也许会发生在我身上
惊悚片应该是让人不安的。它应该破坏你已经习以为常的日常现实,让你有所戒备、产生警觉。这也是本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