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拍摄人们从未见过的事物。”
——乔治·斯坦梅茨
★《国家地理》摄影大师、荷赛获奖者殿堂级惊艳之作;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推荐,他镜头下的纽约令人叹为观止!
纽约就像一个被反复编写的剧本,你可以从无限的角度来解读它。从6万多张照片中精选而成的这本图册,连接起自然与人文,将光与美注入城市脉搏,以另一种视角带我们重新认识纽约,领略这座大都会的气象万千,也启迪我们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感和诗意。
★搭乘直升机、每小时花500美元飞在纽约上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何谓“时间就是金钱”。摄影中的绝jia瞬间往往可遇不可求,但若期待好运降临,就只能努力寻找。哪怕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摄影师也想与你分享从高空才能领略到的无限美丽。
★见证四季晨昏,从绝jia角度欣赏纽约的摩登与复古、宏伟与细节
夜晚的曼哈顿街道光影流动,雪后的中央公园喷泉映出七彩虹色,史岱文森镇看起来像放大的俄罗斯方块,而总督岛仿佛是用波浪线勾勒的现代派绘画……斯坦梅茨用他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欣赏纽约最好的角度。除了赏心悦目的建筑和自然风光,航拍视角下体察入微的居民生活图景,也巧妙地传达着人类与这座城市的亲密关系。
★精致细腻的高品质印刷,纵享镜头下的城市美学
内文采用157克高档太空梭哑粉纸高清全彩印刷,大开本方脊精装可180度平摊;既能饱览摩天高楼之宏伟,也不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
飞翔一整年
一名航空迷的自白
本书中所有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2月2日至12月31日,时间比较仓促。那时,纽约市的建设与再开发工程正处在数十年来最鼎盛的黄金时期,这是我在开始时并未意识到的。当我搭乘直升机掠过纽约市五大行政区后,我才明白为这座肩摩毂击的城市拍摄一部能让大众信服的影像集难如天方夜谭,因为当拍摄完成后,它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因此,我只能自我安慰,权当在创作一幅记录时光的画像,我能做的只是尽最大努力精确还原城市的样貌。此外,我还发现,尽管混凝土、砖块和玻璃构成了纽约的主体,但它却像是活着的有机体,随着四季交替变换自己的妆容。作为加利福尼亚人,这给了我不少启示。我怀揣好奇,以异乡人的姿态从哈得孙河(Hudson River)的另一侧启航,进入了纽约。若将无知当作优势,可能会显得过于天真,但当我从空中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座城市时,所看见的是哪怕连最懂它的本地人都从未见过的陌生纽约。从空中探索纽约让我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它的热情,而此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有如此情愫。第一次飞行是在2月,当时我尚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但话说回来,我也未曾料想自己会成为一名摄影师—然后结婚,生下3个孩子,并和家人在新泽西定居。然而,有些事就是这样水到渠成的。
2014年1月,我原定的旅行计划因故暂停,于是想找一个短期项目来填补时间上的空缺,从而萌生了制作本书的想法。当时东海岸正值严冬,而且超级碗(Super Bowl)棒球赛的场地离我在新泽西郊区的房子仅7英里(约11千米),这让我想到,要是从空中俯瞰被大雪覆盖的体育场应该会别有一番趣味。此前,我曾搭乘直升机为《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拍摄过飓风肆虐后的海岸景象,于是便联系了其摄影主管惠特尼·约翰逊(Whitney Johnson)。我提出在空中拍摄超级碗体育场和冰封的哈得孙河的建议,并力图用彩色照片来展现黑白色调的质感,她当即便同意了,我很是惊喜。
…………
纽约市就像是一个被反复编写的剧本,在这片被河流和海洋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它的故事被人们一遍一遍不断地重写着。每一次大兴土木的热潮都受益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它为设计理念和建筑维度带来了无数新的可能。从木梁到铁柱,再到工字梁,人们在越来越广阔的土地上修建房屋。紧接着,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和精密成型的混凝土取代了砖块,让各种拥有全新形式和维度的建筑成为可能。此时此刻,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见的爆发式发展,一片破土而出的细长超高层住宅楼宇正在重新打造城市的天际线。想必等到此书印刷、装订和装箱,再穿越大半个地球送到您手中后,它早已过时。不过,当我意识到自己狂热飞翔的这一整年为这个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描绘出一幅多面画像时,哪怕那只是它一个转瞬即逝的状态,我也必须心满意足。作为航空迷,这是我的一针兴奋剂,夫复何求?此刻,我只想与你分享从高空领略到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