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可以看作1949年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横空出世所引发的一种必然的学术反应。而当1978年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第二次革命”兴起之后,这门首先发端于“西方”的学术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研究阵容不断壮大,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加入了对其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的研究;二是逐渐脱离了冷战时期作为“中国观察学”所带有的实用主义倾向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并在近十年以来显示出走向繁荣的迹象。
不过,考虑到“渐进式改革”所引发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景观的剧烈变迁,考虑到中国社会空间固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不能不承认,作为科学的“中国研究”似乎才刚刚起步。与这个巨大有机体浓缩了19世纪、20世纪和21三个世纪,凝聚了农业、工业及“后工业”三种社会的博大厚重相比,与它的庞大的人口及其散发的无尽的能量相比,与它的让人兴奋又令人困惑的矛盾性相比,现有的“中国研究”依然显得单薄、单调和单纯。从能够切近它的适当的研究方法,到足以解释它的经得住验证的理论,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从对于其制度和状况的具体描述,到对于其文化和哲学的抽象归纳,也依旧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决定出版《中国研究》。这份在中国本土编辑的以“当代中国”为研究客体的学术刊物,将成为中国学界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学术园地,承担起海内外学术同仁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作用,为促进中国研究领域的日益精进而努力。
《中国研究》将本着开放和务实的精神,坚持宏观视野和问题取向。这是它的办刊宗旨。
开放性是指它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中国研究》将努力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和研究领域的禁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都既属于它的研究范围,也成为它的研究视角。开放性同时也包括研究主体(研究者)的多样性,不同学术背景和志向的学者,只要他(她)坚守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伦理规范,将得到同样的尊重。需要强调的是,鉴于学术界目前的状况和出于学术事业发展的考虑,我们特别鼓励和支持学术新人的艰苦劳作。
务实性是指它的实证性和经验性。《中国研究》奉行“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希冀将重点置于中国的基层社会,从微观的问题或现实经验人手,在对许多单个领域、地域进行切实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追求最终的对中国社会整体的通透认识。它当然期望博大而混沌的中国最终能产生宏大而精确的理论,但也努力避免“宏大理论”先行或抽象概念主导下的天马行空式的空谈。务实性还表现在鼓励朴实平易的文风和学风,倡导平和的学术批评氛围。
《中国研究》是全球中国学界展示睿智的公共空间,而不是少数编辑、学者的封闭领地。为此,我们热切希望整个中国学界的广泛参与,希望有广泛而深层的互动。同时,我们也真诚欢迎来自学术界的监督和批评。这种严肃的监督和批评是《中国研究》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周晓虹,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翟学伟,先后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任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创系主任,2014年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特邀文稿
柯兰君:全球背景下社会学领域的中国研究和中国的社会学——共享的知识与不同的研究视角
吴晓刚:中国社会的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专题研讨:社会治理与现代化
管兵:城镇化与村治变迁——地方政府创新的内生视角
黄晓星、李学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何以可能?——一项基于情境合法性视角的个案研究
吕方、冯瑞英:生产能动主体:减贫治理中的参与性难题及其反思——_基于“鲁村”的观察
郑广怀、张政:依附与协商——“红色物业”融入城市老旧社区治理的合法性构建
桂晓伟:“阳光信访”的运行机制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
苏熠慧:不稳定劳动中的“义”——以C市学生工为例
陶宇:单位制巩固时期“单位女工”身份生产的实践逻辑——基于东北地区口述历史的分析
雍昕、邓韵雪:制造业“机器换人”对工人技能的影响——基于2018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问卷调查数据
董慧娜:增强技术控制权——平台经济下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研究
卢春天、李一飞:中国中间阶层环境行为探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张龙:中国社会学重建的知识社会学考察——以1981年“南开班”为例
书评与随笔
夏少昂:符号边界:民国国货运动的一个核心间题——评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王东美、谢景慧、蒋桂东、蒋萌:遗留在贵州大山里的“三线”回响
《中国研究》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