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气预报手册》以提高天气预报业务人员业务技能为目的,围绕着天气预报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介绍了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北京天气预报手册》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北京地区地理和气候特征,各类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的特点及其预报、预警技术,新探测资料应用、预报平台及睿图模式体系的检验评估等。
《北京天气预报手册》可供从事天气分析预报的气象、水文、航空、交通、环境、海洋等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天气预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万千的气象信息中“抽丝剥茧”、发现有用的线索、做出预测判断,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有一些神奇甚至浪漫色彩的,但作为真正的预报员,其中的苦乐焦灼却很难为外人所了解。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超大的国际化都市,其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从地球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她只是一个约1.6万km2的小区域。在这个小区域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山地面积约占62%,最高海拔在2100-2300m,中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地区海拔高度仅为20-60m,且其中约1/5的面积被城市建筑所占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特色的海陆位置、大都市复杂的下垫面和热力状况,共同影响着北京的天气气候,造成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的特点。而城市人口、财富的不断聚集,又使得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增加,这些都对北京的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几十年来,气象工作者始终紧紧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这一永恒的主题,不断探索北京地区的天气气候变化规律,研发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方法。随着新型遥感探测技术、数值预报及其解释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北京地区业务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为加强对新一代年轻预报员的培养,北京市气象台组织人员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和业务预报经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总结,形成这本预报手册,其内容突出了北京地区预报员在日常业务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可作为新预报员培养的入门教材。
本书的出版将对北京地区预报员队伍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参加编写的绝大多数人员为一线的预报服务人员,在完成高强度的业务工作的同时开展编写工作,我对他们的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北京市气象台能够在今后的预报业务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天气预报技术的总结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本书的内容。
序
前言
第1章 北京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概况
1.1 地理概况
1.2 气候概况
1.3 北京四季的主要高影响天气
1.4 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与北京地区的季节转换
参考文献
第2章 影响北京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
2.1 东北低涡与北京的四季天气
2.2 蒙古气旋与北京的天气
2.3 河套低涡、河套倒槽与北京天气
2.4 北京的回流天气系统
2.5 副热带高压和北京的天气
参考文献
第3章 北京地区区域暴雨
3.1 北京地区区域暴雨的气候特征
3.2 区域暴雨发生的基本条件及物理量阈值
3.3 北京地区区域暴雨的分型及预报着眼点
3.4 北京地区区域暴雨部分致灾情况
参考文献
第4章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
4.1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统计特征
4.2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形势、影响系统和环境条件
4.3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
4.4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雷达观测特征
参考文献
第5章 北京地区冬季高影响天气
5.1 降雪
5.2 寒潮
5.3 冻雨
5.4 冬季雨雪相态
参考文献
第6章 北京地区的沙尘、高温、雾和霾天气
6.1 沙尘
6.2 高温
6.3 霾
6.4 雾
参考文献
第7章 新型探测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7.1 气象卫星
7.2 多普勒天气雷达
7.3 X波段偏振雷达
7.4 风廓线雷达
7.5 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北京地区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睿图模式介绍及检验评估
8.1 睿图-短期(RMAPS-ST)子系统介绍及检验评估
8.2 睿图-短临(RMAPS-NOW)子系统介绍及检验评估
8.3 睿图-集成(RMAPS-IN)子系统模式介绍及检验评估
参考文献
第9章 预报平台与系统
9.1 短时临近天气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VIPS4.0)
9.2 无缝隙智能网格分析预报系统(iGrAPS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