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分析技术手册》前半部分介绍了呼伦贝尔市概况和呼伦贝尔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系统描述了影响该城市的13个天气系统(包括短波槽、冷涡、低涡等10类天气尺度系统和副高、极涡、极地高压3类行星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基本原理及典型配置;后半部分针对暴雨、暴雪、大风、寒潮、霜冻这5类对呼伦贝尔市影响较为显著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介绍,包括定义标准、历年产生的灾情及影响、气候特征、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流程以及具体的分析示例。
《呼伦贝尔市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分析技术手册》内容丰富,且操作性、实用性强,可成为当地一线预报员特别是年轻预报员很好的学习教材,对其业务能力提升、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均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气温骤升,夏季温凉短促,秋季气温骤降。大兴安岭横亘境内,其山脊和两麓气候差异明显,使得当地天气预报的难度较大。一次预报的完成,参考数值预报是一方面,还需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地域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历史同期气象资料。所以,预报员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新技术和新资料的发展应用,新一代的预报员急需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的工具书来指导实际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
本手册对历史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综合近些年气象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料,总结出呼伦贝尔市行之有效的预报经验及预报指导。全书共8章,第1章为气候概况,主要介绍呼伦贝尔市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特点以及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第2章为主要气象灾害,对呼伦贝尔市境内出现的干旱、洪涝、风灾等9类气象灾害进行介绍,内容包括上述9类灾害的定义标准、发生规律及致灾特征。第3章为天气系统概述,主要介绍短波槽、冷涡、低涡等10类天气尺度系统和副高、极涡、极地高压3类行星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配置。第4~8章针对暴雨、暴雪、大风、寒潮、霜冻5类对呼伦贝尔市影响较为显著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标准、历年产生的灾情及影响、气候特征、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流程以及具体的分析示例。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加深预报员对本地区天气气候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帮助预报员建立预报思路,提高预报员的综合预报能力,真正起到对预报业务的指导作用,促进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由于天气预报业务技术领域广泛,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第1章 呼伦贝尔市气候概况
1.1 地理环境
1.2 气候概述
1.3 四季气候特征
第2章 主要气象灾害
2.1 干旱
2.2 洪涝
2.3 风灾
2.4 雪灾
2.5 寒潮
2.6 霜冻
2.7 冰雹
2.8 高温
2.9 雷暴
第3章 天气系统概述
3.1 短波槽
3.2 冷涡
3.3 低涡
3.4 切变线
3.5 辐合线
3.6 低空急流
3.7 高空急流
3.8 锋面气旋
3.9 低压倒槽
3.10 冷高压
3.11 其他天气系统
3.12 位势倾向方程与w方程
第4章 暴雨灾害影响及其分析
4.1 概述
4.2 定义标准
4.3 灾情实况
4.4 气候特征
4.5 暴雨分析
第5章 暴雪灾害影响及其分析
5.1 概述
5.2 定义标准
5.3 灾情实况
5.4 气候特征
5.5 暴雪分析
第6章 大风灾害影响及其分析
6.1 概述
6.2 定义标准
6.3 灾情实况
6.4 气候特征
6.5 大风分析
第7章 寒潮灾害影响及其分析
7.1 概述
7.2 定义标准
7.3 灾情实况
7.4 气候特征
7.5 寒潮分析
第8章 霜冻灾害影响及其分析
8.1 概述
8.2 定义标准
8.3 灾情实况
8.4 气候特征
8.5 霜冻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