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释义及典型案例
定 价:50 元
- 作者:郑丙辉,付青,昌盛 著
- 出版时间:2020/12/1
- ISBN:9787511141972
- 出 版 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X52-65
- 页码:13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释义及典型案例》从保护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基本要求出发,通过收集、整理我国地级、县级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成果,选择了部分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释义及典型案例》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进行释义,目的在于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保护区划分各项技术要求及具体含义;二是总结分析了部分保护区划分的典型案例,目的在于为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
饮用水水源与人民生命安全密切关联,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多次部署,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了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要求:保障饮用水安全,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对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2月,环境保护部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排查,目的是全面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为2018年专项行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专项行动聚焦“划、立、治”三项工作内容,“划”是划分水源保护区;“立”是立标志、标识;“治”是开展保护区整治。最终实现“保”的工作目标。其中,“划”是关键,科学、合理、规范地划分水源地,是地方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可操作的重要基础。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当前和今后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2007年颁布实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解决了各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不科学、保护区范围标准不统一、无明确技术依据等问题,使城市、城镇、部分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率不断提高。根据生态环境部近年组织开展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地级以上水源中,929个水源完成保护区划定,占地级以上所有水源地的99.0%;地级以下水源中,2534个水源划定保护区,占所有水源地的97.6%,获批后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水源地环境监督执法和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为地方提供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十分必要。
近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方面表现为环境管理要求更严格,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行动的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重心发生了较大变化,如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我国“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要求,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法律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6月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整治要求。另一方面表现为水源环境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水源保护和管理进入了一个由“常规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的阶段。
基于上述新形势,2018年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该标准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的修订和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重点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步骤,补充了划分保护区过程的调查技术要求,明确了不同划分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与要求等7个方面的内容及管理要求,其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本书从保护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基本要求出发,通过收集、整理我国地级、县级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成果,选择了部分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进行释义,目的在于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保护区划分各项技术要求及具体含义;二是总结分析了部分保护区划分的典型案例,目的在于为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释义
1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历程
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发布意义与特点
2.1 发布意义
2.2 主要特点
3 主要技术内容
3.1 主要内容及章节设置
3.2 适用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术语和定义
3.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管理与水质要求
3.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一般技术原则
3.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步骤
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及适用条件
3.9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3.10 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3.11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3.12 其他特殊情形水源地的划分要求
3.1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界要求
3.1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件制作要求
3.15 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要求
第二部分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典型案例
4 一般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4.1 饮用水水源基本情况
4.2 主要污染源及分布特点
4.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筛选
4.4 划分结果
4.5 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5 沿岸建有防洪堤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5.1 饮用水水源基本情况
5.2 主要污染源及分布特点
5.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筛选
5.4 划分结果
5.5 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
附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