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古代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总结了先人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努力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成果为己所用,不但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还不断在实践中修订、补充、发展理论内容,使之更加完善。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医学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成为一门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学科,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打开古代文明的钥匙。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中医学以临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人体功能状态信息,借助由表及里、由外揣内的取类比象、演化推理,经过哲学逻辑思维,从整体把握人体功能状态特征及演变规律,判断人体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偏颇状况,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针、药、按摩、食疗、气功等复合干预措施,以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使人体“阴平阳秘”,恢复健康状态。这种对人体健康的认识和把握以及乘治调平的动态求衡干预策略是一种独特的健康维护认知思维方法。
适读人群 :大众
院士读了都说好的一部书:本书以简驭繁,深入浅出,以淡雅的文风、通俗的讲解,达到了\"外行读了有收获,内
行看了有启迪\"的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中医学科的属性一直有颇多争议。现普遍认为,中医学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代医学学科。前几年有人讲要“剥去中医的哲学外衣”,大谬矣!正是中国古代文化自成独特系统,才有了中医学的文化符号。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华夏文明就已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时期。哲学、天文、地理、农学、文学、医学、建筑、军事等学科都在发生、发展、分化,各个学科互相汲取、借鉴、碰撞、融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有了代表性著作,如哲学的《易经》、文学的《诗经》、医学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军事的《孙子兵法》等。这些学科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坚实基础,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科技支撑。
中医学是古代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总结了先人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努力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成果为己所用,不但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还不断在实践中修订、补充、发展理论内容,使之更加完善。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医学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成为一门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学科,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打开古代文明的钥匙。
时至今日,世界上其他古代医学体系近乎消亡,中国古代科技也已成为历史的辉煌。唯有中医学,经数千年而不衰,历久弥新,至今在医疗、卫生、保健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健康观念、医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精气神脏腑一体的整体观、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积极预防思想、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理念,以及七情和合方剂配伍的组方策略等思想和方法虽然古老,却并不落后,还反映了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越来越彰显,并在我国的医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陈竺副委员长所讲:“深化医改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契机,中医药发展为医改提供重要动力。”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重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健康带来重大损伤,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科学抗疫,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案的亮点,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情况下,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但我们有中医药。几千年的防治经验,安全有效,辨证论治,方便可及,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依从性好,中医药可及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我国已经修订了相关法律,保障中医药的知情权、参与权,扎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
新时代中医药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党中央、国务院将中医药发展作为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安排大量经费资助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医院建设、学术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产业转化,使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加快了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
中医理论及中药使用方法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甚至喜欢。中医针灸已惠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以膳食补充剂、保健品、药品等不同身份已在近百个国家广泛使用。中医药已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贡献。
20世纪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在《科学》上发表展望新世纪科学发展前景的文章,指出:“人类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物种,而且还是文化的物种,我们需要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整合在一起去探索生命。”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先生提出:“生命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应是一个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科学门类。中医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言,“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的古代医学科学。”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中医学以临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人体功能状态信息,借助由表及里、由外揣内的取类比象、演化推理,经过哲学逻辑思维,从整体把握人体功能状态特征及演变规律,判断人体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偏颇状况,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针、药、按摩、食疗、气功等复合干预措施,以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使人体“阴平阳秘”,恢复健康状态。这种对人体健康的认识和把握以及乘治调平的动态求衡干预策略是一种独特的健康维护认知思维方法。
罗根海,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委等职,40余年来,一直从事医古文和中医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曾任教材《医古文》编委,编著有《中医的文化底色》。
目 录
引言 醉美文化“道”岐黄 1
第一章 导 读 中医翘楚说中医文化 10
第一篇 “医意”说里见情怀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15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岐黄之术 29
第二篇 “平衡医学”话平衡
——中庸治身的医学移植 31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五运六气 47
第三篇 与巫决裂的第一吼
——扁鹊的另一种神奇 49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方技之学 61
第四篇 孝道下的人生选择
——从医路上的孝子们 63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悬壶济世 75
第二章 导 读 文化大咖的第五“标配” 80
第一篇 医、琴合鸣升雅乐
——古琴家的养生“范式” 83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地道药材 95
第二篇 跨界的“纯以神行”
——“小清新”眼里的“圣学” 97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疾、病有别 108
第三篇 医家的精细艺术
——艺术仆人的医术与书法 110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医方 125
第四篇 风俗中的医人情
——揭开“医学人情”的面纱 127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铃医 138
第三章 导 读 中西医学的文化对话 142
第一篇 “故叛经文”的“访验”
——跨过现代医学门槛的仁心 146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儒家与儒医 156
第二篇 跨国防疫“接力跑”
——异曲同工的“人痘”与“牛痘” 158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治未病 169
第三篇 “元气”的基因思考
——经国济世徐大椿 171
第四篇 针道复兴枝叶茂
——东学西传的靓丽名片 186
解读关键词 / 杏林芳菲 毫针与得气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