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象征形式的“文化象征”和文化现象的“象征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热以来,已持续将近半个世纪。我接棒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由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世界宗教研究》上一篇论文开始,这篇题为《私家园林宗教现象探究》的论文第一次集中探讨宗教信仰在园林中的表达及其形式,获得了文化解释的有效路径,因此象征这种“表象+意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表达形式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自此开始了近30年的持续研究。我发现,象征文化是一种泛文化现象,我把它比喻为“天空中的粉尘”,所以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研究,于是20世纪90年代末萌生了组织象征文化研究者写部合著,结束无象征综合研究著作的局面,借此也可俯瞰中国文化象征,把握象征的本质。结果2001年就有了以上海与云南两地高校和社科院作者为主合作的《中国象征文化》的诞生。
果然,各位作者的研究支持了对象征本质的初步认识,基本奠定了诸如象征产生、象征特征、象征结构、象征形式等定义基础,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认识到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比喻、寓言、写意、符号、对比、比兴、神话等本质上就是象征,只是提法不一样而已,将这些统摄在象征之下,可以为各种多层意义的表达方式提供共同的归属地。同时,连带得到另一个重要认识:象征是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众多思维并列共存的一种思维方法,即象征思维,否则根本无法解释象征文化为什么无所不在。这两项可看作《中国象征文化》的主要成果,代表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象征文化研究的前沿水平。
《中国象征文化》2001年出版后,学术界反响强烈,在十年后2011年再版时,我特别用百度搜索“象征文化”,出现32900000条网页词条,又过了10年的今天,同样用百度搜索“象征文化”,得到100000000条网页词条,竟增长了两倍多!缩小一下范围,用百度搜索“象征文化论文”,得到网页词条96800000个,即使除去相关性不大的词条,数量仍然令人咂舌。可见象征问题研究在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度持续高速增长。我想,这正是象征思维导致象征文化的普遍存在,回过来用文化象征方法解释文化现象,还原文化本义获得成功的结果。文化象征是文化解释的有效方法,方法论意义十分明显。
反观《中国象征文化》存在的问题,突出的是12位作者分散在各地,不是一个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缺乏有机联系,各自的研究成果也偏于象征文化现象叙述,最终形成了一个缺乏理论纵深的、松散的平面板块。感谢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支持立项“文化象征研究”,使我可以着手考虑文化象征理论纵深问题,于是在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点布局研究生的象征研究,主要聚焦象征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日常生活的效用,这与《中国象征文化》介绍各个方面象征文化有了很大不同,着重从宇宙同一性和人类象征思维溯源象征的发生,最后落实在象征的工具效用、象征的治世效用、象征的精神生活效用,借此深入探索象征形式与意义传达以及象征实际运用这个焦点问题,虽然没有覆盖象征文化的全部,但是这三方面有纵深的研究足具举一反三的效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象征研究”两年后就顺利完成了,因《中国象征文化》刚刚再版,也就没急着将成果《人类文化象征及其效用》出版,一放就是十年。去年看到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支持出版,也就响应为文库做份贡献,于是有了本书的问世。
最后说说“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一百多种,比较让人头疼,结果较为一致地公认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的一段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尽管如此,笔者觉得从文化解释角度看似乎并没有说清楚,我认为《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解释比较清楚,甲骨文象形字“文”是一个站立着的纹身人形,故“文”通“纹”,也通“图像”,纹是人类目之所及的万物现象,“化”即人类活动,通过劳动让万物为人类服务。所以我把文化定义简化为:“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为生存和生活所进行活动的现象。文明则是其活动的成果。”人类一开始就看到万物的“图象”,在“图象”中为了生存和生活活动,象征也就伴随出现了,效用即其终极目的,这个过程无关乎种族、地区或国家,乃是全人类共同的行为,本书很少涉及国外文化象征,因为中国文化象征足以代表人类文化象征的一般性,这就是本书名《人类文化象征及其效用》的来历。
本书是我和几位同事及研究生共同的研究成果,有些内容在其他著作中出现过,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次放在“效用”这个角度时,自有另一番心得,借此与君共享。
居伟忠 写于华东理工大学2021年春
序言 (1)
引言 (1)
第一章 象征的发生 (1)
第一节 象征之初 (1)
一、 宇宙中的自然征兆(1)
二、 人类象征的发生:本能和观念 (2)
三、 人类生活中象征的出现 (4)
第二节 象征之源:象征思维 (18)
一、 思维概念 (18)
二、 象征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维度 (18)
第三节 象天法地:中国文化象征系统形成 (27)
一、 天象:象征的渊薮 (27)
二、 天人感应思想与象征系统形成 (29)
第二章 象征形式转向与意义表达 (36)
第一节 二元分立是西方传统美学中象征形式的特征 (36)
一、 象征表达的形式:二元分立 (37)
二、 象征是西方传统美学时期意义表达的重要方式 (44)
第二节 象征形式在西方现代美学中转向二元融合 (46)
一、 象征形式化的现代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 (47)
二、 现代美学象征理论的形式化:二元融合 (56)
第三节 象征形式转向的意义和影响 (64)
一、 象征形式转向是对传统象征的否定和超越 (65)
二、 象征形式转向是文化象征的新蹊径 (69)
第三章 象征的工具效用 (73)
第一节 语言象征:突破语言表达的困境 (73)
一、 象征思维对语言思维的渗透 (73)
二、 语言象征使用倾向的差异性 (76)
第二节 符号象征:文化传达 (79)
一、 符号的混乱与厘清 (79)
二、 象征图象图形的运用 (84)
第四章 象征的治世效用 (90)
第一节 建筑宇宙图案化:挟天神以令天下 (90)
一、 敬畏与向往:象天法地 (90)
二、 天人合一:建筑宇宙图案化 (93)
第二节 建筑等级象征:礼制治国 (106)
一、 古代礼制国之根本 (106)
二、 象征等级观念的建筑现象 (107)
第三节 皇家园林象征:国家政治 (114)
一、 象征君威国威的上林苑 (114)
二、 象征大一统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 (118)
第四节 音乐象征:乐教治国 (122)
一、 音乐作为教化工具的思想来源 (122)
二、 音乐象征手法 (126)
三、 乐器象征 (133)
四、 象征礼教的音乐(136)第五章象征的精神生活效用 (141)
第一节 神话与宗教象征:超越现世 (141)
一、 陵墓象征:超越死亡 (141)
二、 《圣经》植物象征:走近天国 (148)
第二节 梦境象征:寻找现实 (157)
一、 作为身体整体的梦象 (157)
二、 头额与五官的梦象 (161)
三、 五脏六腑梦象 (167)
四、 四肢形骸梦象 (173)
五、 体液、 汗气和排泄物的梦象 (178)
第三节 音乐象征:表达性情 (181)
一、 象征异乡凄婉性情 (182)
二、 象征友人间性情 (182)
三、 象征励志 (183)
四、 象征隐逸 (184)
第四节 私家园林象征:寄托心灵 (185)
一、 象征性隐居 (185)
二、 象征的意境 (190)
三、 私家园林象征的滥觞:辋川别业 (194)
四、 狮子林:佛俗两相 (201)
五、 拙政园:逃逸与平衡 208)
六、 留园:无奈与皈依 (217)
七、 耦园:易学观念 (223)
八、 园林本质:精神家园 (229)
第五节 民宅建筑象征:寄托愿望 (236)
一、 生命观终结:祈祷 (236)
二、 阳宅求吉 (239)
第六节 公共建筑象征:集体意识 (258)
一、 华表象征 (259)
二、 桥象征(259)
结论 (264)
一、 象征文化产生的原因 (264)
二、 象征的本质特征 (264)
三、 象征的结构 (265)
四、 象征的形式与表达 (267)
五、 象征定义 (270)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