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的乡村往事,渐行渐远的年少时光,成长过程引发的疼痛,给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王琪提供了难忘而独特的记忆。作者以熟悉的渭河平原东部——他的家乡为地理坐标和精神原乡,深入挖掘和疏离了随时光已经流逝和即将消失的人、事、物,多维度、多视角地揭示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对生活的深刻感受,特别是在表现形式、审美意识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比他之前的创作进行了又一次大胆创新和积极尝试。通过这部《河岳间》,能真切地感悟到新时代生活变迁下,一个执着于乡村题材写作的70后诗人心灵深处的交融和碰撞。
当诗歌自觉与不自觉地呈献出内心世界的贫瘠或丰盈之时,我亦常问自己一个老生常谈式的话题:为何写作,写作何为?对于一个从不企图诗歌为自己带来什么的写作者而言,刻骨铭心的爱上诗歌称得上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我的精神谱系这些年与诗歌发生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究竟为何我自己有时也无法说清。我试图用分行而蹩脚的文字写下对生活的点点感悟,也一遍遍校正着灵魂行走的方向,哪怕有一天词语穷尽、思想枯竭。在生活无限止的召唤与启示下,我看到过自己的苍白,人活着的卑微和渺小。无论诗歌内外,我深知自己是一个浅薄无知的人,是一个游离于生活内部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人。我不会因为诗歌的光环,为自己标注上诗人二字。每天循环往复的平常日子里,我一边为维持生计奔波,为看不见未来的前方担忧,一边在夜深人静时阅读、思考、写作。我一直对诗歌深怀敬畏,是诗歌陪伴我从年轻时代走到了中年,使我一次次面对生活的困境与挫折不低头、不空虚、不孤寂。
这一点点源自生活层面的体悟与感受,在我用键盘敲出之后其实是多么微不足道,可我愿意这样执着地写下去,就像我诗歌中多次写到的今生不能舍弃的故土与山河,不能忘怀的亲情与乡情。在大多数的诗歌写作中,我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我的出生地、成长地——渭河平原东部。我的写作背景离不开那片深厚而多情的土地,离不开所有正在消失与已经消失的事物。这种地域化的写作方式,为实现我的诗歌理想、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提供了某种可能。在晋陕豫三省相接、黄渭洛三河交汇之地,我是秦东的儿子,是行吟大地的漫游者,更是精神家园的皈依者。即使我寄居城市多年,我依然深情怀恋那里的一切。我和我的诗歌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我一再仰望的故乡。那种泥土散发的清香味道,村庄夜空闪烁不息的满天星辰,纵横秦岭北麓的大片阡陌,河流迂回曲折留下的痕迹,无一不成为我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常把自己想象成故乡的一片瓦砾、一只蚂蚁、一棵青草,或别的看似不起眼的细微事物。我的诗歌中并无多少宏大的架构和场景,而是小而又小,略带忧伤;我的精神向度最终是要重塑一个自我,重建一座家园,重写一部个人心灵史。我相信,我精神的原乡是确定的,是唯一的,那就是山麓之雄壮,平原之奇伟,河水之汹涌。她的每一寸土地是明亮的、温暖的,更是质朴的、清晰的。虽然时有无法忍受的疼痛与巨大伤悲,但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解。如同遇见我所欢喜的,遇见我钟爱的诗歌,任何的烦扰皆可抛弃和原谅。
人至中年,接近天命,唯愿日子平淡、简单。这些年对诗歌的坚守和付出我亦无怨无悔。我写下的诗篇或许得不到认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但却是我献给故乡的倾心之作,抚慰着我内心的沟壑与伤痛。
在岁月的缝隙里,用诗意的眼光在每一次的回望中看见熟悉的山河和故人,如看见一丝丝新鲜的光亮照彻暗夜。我以为这就是我热爱诗歌的意义,也正是我坚持多年创作的价值所在。
王琪,七十年代生于陕西华阴。现任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专职副主席、《延河》下半月刊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席第九次中国作代会、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第12届全国散文诗笔会、首届星星·散文诗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先后入选陕西“百青计划” “百优人才”。出版诗集《远去的罗敷河》《落在低处》《秦地之东》等。
自序
卷一 村庄事
年届不惑
荒凉之境
又是多年未见
每棵草木都刻着亲人的名字
再见,敷南村
清明辞
小谣曲:给敷南村
秋深,我大抵年年如此
敷南村,过往的事
时光减退
豌豆,豌豆
故乡在天涯
华阴西
我依然爱着你
入秋
再回去
而他,已不在
乙未年正月某日回故乡
如果我死去
秋风将起
故乡何处
罗敷镇之夜
不眠
路遇一头牛啃草
大路上
果园手札
我仍旧活在一座村庄里
至少
致歉信
土埝上
那时的敷南村
和马兰,在一起
起雾了
……
卷二 河口记
卷三 时光录
卷四 山野行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