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的“安居乐业”及市民化路径研究》通过梳理城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内容,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双体系,即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这两个层面来分析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流动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两大现实问题,就业(乐业)和住房(安居),归纳了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行为,以及身份认同与住房消费。这些切身现实问题的解决对洞悉个体劳动者主观城市化意愿及推进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我国流动人口的“安居乐业”及市民化路径研究》以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综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现有文献综述,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我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化路径:第一部分主要回溯了影响中国流动人口实现安居乐业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从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分析了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并结合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政策等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均衡性的有效动力,指出可能会推动“胡焕庸线”格局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因素及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工作搜寻时间的因素。从社会资本的三个测量指标(社会网络的规模、社会网络的质量和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工作搜寻时间的影响,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分析了疫情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四部分侧重分析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我雇佣行为,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流动人口选择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明塞(Mincer)基本工资方程,区分了自我雇佣行为的投资收益和工资报酬,验证了自我雇佣比工资雇佣具有显著的收入优势。之后从就业形势变动角度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搜寻行为之后的工作辞职原因及自我雇佣与工资雇佣的相互转化。第五部分根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实证分析了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当流动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越高时,在务工地的消费水平,尤其住房消费也越高。第六部分以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采用2014年CMDS数据,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的留城意愿和购房特征,并从城市规模角度分析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路径的差异化。第七部分进一步以上海市为城市案例分析样本,重点研究流动人口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由于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有限,大部分青年短期内还无力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解决自身的住房需求,因此住房困难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与调研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分析上海市流动人口中青年群体在住房供需、住房配置和留沪意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八部分重点研究流动人口的回流行为及就地城镇化。以劳动力异质性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人口返乡行为和背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第九部分从具体对策操作层面,结合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客观约束条件和主观认同两个层面,从城市管理体系新理念、住房保障体系和城市公共建设体系等方面为流动人市民化路径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中国的城镇化核心是解决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定位及去留问题。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突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2016年5月3日,国家再次发文提出六个“一”举措,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政府和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十四五”规划文件则进一步强调了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44.38%。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2亿,占总人口的63.89%。但人户分离现象显著,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加约2.31亿人,增幅达88.52%。这说明,城镇化进程中仍有大量流动人口未实现户籍城镇化而徘徊在务工地和流出地。这一庞大群体的市民化问题必然成为影响我国真实城镇化率的关键。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线大城市未解决的“城市病”问题,如高房价、人口过分密集等使流动人口异地市民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中国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流动人口如何实现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选择,涉及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因此市民化路径也要分层、分化。本书通过梳理城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内容,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双体系,即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这两个层面来分析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流动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两大现实问题,就业(乐业)和住房(安居),归纳了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行为,以及身份认同与住房消费。这些切身现实问题的解决对洞悉个体劳动者主观城市化意愿及推进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书以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综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现有文献综述,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我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化路径:第一部分主要回溯了影响中国流动人口实现安居乐业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从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分析了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并结合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政策等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均衡性的有效动力,指出可能会推动“胡焕庸线”格局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因素及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工作搜寻时间的因素。从社会资本的三个测量指标(社会网络的规模、社会网络的质量和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工作搜寻时间的影响,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分析了疫情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四部分侧重分析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我雇佣行为,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流动人口选择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明塞(Mincer)基本工资方程,区分了自我雇佣行为的投资收益和工资报酬,验证了自我雇佣比工资雇佣具有显著的收入优势。之后从就业形势变动角度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搜寻行为之后的工作辞职原因及自我雇佣与工资雇佣的相互转化。第五部分根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实证分析了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当流动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越高时,在务工地的消费水平,尤其住房消费也越高。第六部分以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采用2014年CMDS数据,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的留城意愿和购房特征,并从城市规模角度分析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路径的差异化。第七部分进一步以上海市为城市案例分析样本,重点研究流动人口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由于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有限,大部分青年短期内还无力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解决自身的住房需求,因此住房困难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与调研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分析上海市流动人口中青年群体在住房供需、住房配置和留沪意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八部分重点研究流动人口的回流行为及就地城镇化。以劳动力异质性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人口返乡行为和背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第九部分从具体对策操作层面,结合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客观约束条件和主观认同两个层面,从城市管理体系新理念、住房保障体系和城市公共建设体系等方面为流动人市民化路径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尝试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视角分析劳动力流动问题和市民化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本书的主要发现有:
(1)由于中国人情社会的特殊性,社会网络关系对配置劳动力就业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2008年中国城乡外出务工调查数据(RUMIC),本书采用工作搜寻时间的持续模型发现,在其他人力资本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网络的机构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搜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转型期,除社会网络渠道外,政府应结合市场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信息公共平台的建立,以规范其就业渠道,增强其就业岗位获得感。
(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流动人口的身份转变与角色定位问题值得关注。基于身份认同概念界定,本书将流动人口群体分为返乡型、徘徊型和城市定居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越强,其消费水平越高;且随着市民身份认同度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明显增加。分析身份认同度对消费水平的动因机制,发现徘徊型群体和定居型群体存在异质性:对于城市定居型群体,与本地居民相比其城市归属感不足,补偿性消费理念更有助于提升其消费水平。对于徘徊型群体,当流动的距离越近时,其消费水平反而越高。从流动人口主观身份认同角度,就地流动反而更能促进流动人口的消费。这说明,通过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流动人口市民身份认同感,对于缓解我国流动人口消费不足至关重要。
(3)在流动人口实现市民化的客观约束条件中,住房问题关系到个人留城和安居乐业的实现。通过分析外来流动人口购房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本书发现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当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呈倒“U”形。相比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流入二线城市(郑州、成都、青岛、厦门等)的流动人口当地购房可能性最高,其次是三线城市。影响外来流动人口工作地购房意愿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城市融合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融合因素均对流动人口工作地购房概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家庭月均收入对工作地购房产生显著的“U”形影响。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融合因素,如流动人口在工作地的身份认同和邻居居住类型都对工作地购房概率产生显著正影响。这说明,要合理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安居问题,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根据城市规模特征和流动人口的主观住房意愿,分类别、分步骤地引导流动人口逐步定居实现市民化。
本书是根据作者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农村移民劳动力市场行为研究》和近几年的研究基础整理完成的。在前期研究展开过程中,我的导师赵忠教授在选题、研究思路和具体撰写过程中,均给予了我很有针对性的建议。从硕士阶段,一直跟从赵老师研究移民问题。感谢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理论训练和计量模型方面有了系统学习的机会。本书的撰写也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和各位同事的修改建议,以及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资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此外,本书从开始起笔到最终落稿,也见证了我可爱女儿的四岁成长。她每天充满活力的状态,让我倍受启发。在我气馁时给我的童言励语,更坚定了我完成著作的初心和继续从事科研的信心。学海无涯!感谢我的先生,对我一路走来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可以在科研道路上毫无顾虑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我勤劳有爱的父母,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最坚实的后盾。在此,对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宋艳姣,1986年生,河南安阳人。先后获得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目前主要从事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移民社会网络、流动人口住房与城市贫困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URBANSTUDIE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参与完成国家统计局、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第一章 中国流动人口实现安居乐业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中国特色
第二节 我国流动人口的户籍政策变迁
第二章 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及趋势
第一节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区域布局
第二节 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第三章 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搜寻行为
第一节 工作搜寻理论
第二节 社会网络与工作搜寻
第三节 新冠肺炎疫情对流动人口就业市场的冲击
及应对措施
第四章 流动人口的城市自我雇佣行为
第一节 影响自我雇佣行为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份认同视角下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
第一节 流动人口的消费模式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规模视角下流动人口的购房意愿
第一节 城市规模与人口流动
第二节 流动人口的居住特征
第三节 流动人口购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七章 流动人口中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第一节 城市居住成本与劳动力迁移
第二节 上海青年群体住房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住房性质与青年群体住房满意度
第四节 上海市青年群体留沪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国外住房保障模式经验借鉴
第六节 解决上海青年群体住房问题的对策思路
第八章 我国流动人口返乡行为与就地城镇化
第一节 主动返乡与被动返乡
第二节 流动人口回流行为的稳定性
第三节 流动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的自由转移
第九章 流动人口市民化路径优化
第一节 探索流动人口常住市民化路径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如何有序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
常住市民化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