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楠童诗自选集——镶边的云朵》收录了诗人张晓楠的原创儿童诗,均为其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些诗歌以四季交替、学习生活、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乡村生活等为主题,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大自然纯真美好和童年的古拙质朴,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由衷热爱。
更多的时候,读诗是一种潜心于宁静中的感情体验,在冥思默想中与大自然契合,与思绪神驰,与情趣共愉,与语感谐美。读诗是在字里行间的一次寻胜探幽。
读儿童诗,除了上述的一些感情体验外,又引导我们进入了另一种佳境,即全身心地回归童年。回归不是让我们变小、变幼稚,而是重新认知人类童年的想象、纯真和智慧。
孩子从来不会自觉藐小。他们的心很大,他们幻想的世界很大,乘着想象的翅膀,可以自由飞翔。
儿童诗的诗美,在于儿童内心世界的完美。
张晓楠的这些儿童诗,凭借的是他的心灵自然而然地贴近孩子的心灵,把他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孩子的情感,因而他能够轻捷娴熟地抵达童心的胜境。
在那个胜境里,动物和植物都是异样的:
鱼儿/是长在棵子上的/像小青椒/像小红椒/等着我们去采/想跑也跑不掉/
辣椒/是生在池塘里的/像小鲤鱼/像小鲫鱼/在秋天的水域/游来游去/
(《梦中的动物和植物》)
诗人的想象力不受理念和知识的羁绊,它听凭童年梦想的调遣,把现实生活变成童话世界。
在诗人的性情中,便多了一些诗的气质、诗的意蕴。那是“一种血液/被置换的感觉/一种视线/被诱发的异样”(《驻足麦田的感觉》)。于是,诗人便有了一种孩子们所特有的温婉性格和赡蔚才华,二者的结合,血管里流淌的是柔情和慈爱,目光里闪烁的是欣喜和期许。
一个为儿童写作的人,绝不会以施惠者自居,他永远是孩子的朋友,他悉心听命于自己的童心和天然的禀赋。在晓楠的这本诗集里,没有哪一首、哪一节、哪一行诗,是让孩子顺从诗人的教化,倒是诗人顺从了孩子的想象和心智:
真想,真想/快乐成一阵小雨/悄悄飘到/你的住所去/你的书房去
让所有的梦儿/生动起来/蘑菇,不经意/冒满书架/鸟儿,从童话里/跑出来/淋雨…
让小椅子/生根/让小桌子/发芽/拔节的笔杆/在筒子里/颤声不已
你坐在桌前/一夜之间/就成了白胡子的/童话老人了
(《快乐成一阵小雨》)
尽管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在一年年老去,但我相信一个儿童诗诗人,他永远会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碧野和晴空,他永远会有澄澈而明朗的记忆。晓楠可以“快乐成一阵小雨”,也可以“绽放花朵的笑容”,甚至可以驰骋“铅笔的梦想”:
溜出教室,“在山坡上/萌出嫩绿的芽/头顶,开着/漂亮的花儿”,或者是“跑到荷塘里去/为小鱼虾/撑起阴凉的伞/伞上,趴着/大眼睛青蛙”……
谁也想不到/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像播进稿纸的文字/萌多少芽/开多少花/结多少童话
读张晓楠这些美丽的诗篇,我常常在这样思考:诗人面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对于那些童年的故事和奇思妙想,都可随兴所之,自由抒发,诗人凭借的不仅仅是记忆,更多的还是对于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凭借的是全身心活在那个年代。
还有不可缺失的,就是童心对灵魂的呵护。
张晓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作品集《叶子是树的羽毛》《诗歌魔方》《爸爸小时候》等二十余本。诗歌作品《一支铅笔的梦想》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荣获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齐鲁文学奖、泰山文学奖、牡丹文学奖等。系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英才”。
打开春天
年轮
对话
开春
秋分
霜降
课程表
语文课
骑行
燃爆竹
煮汤圆
包饺子
初春随笔
春天的请柬
树的发型
铅笔盒
跳高
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