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记录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冯定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生的纪实文学。冯定1902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毕生致力于钻研真理、传播真理。作者通过采访冯定的家人、学生以及冯定家乡的各界人士,用采访素材和对冯定著作的探究,梳理成冯定追求真理、实践真理、宣传真理、探索真理的一生,引领广大青年不断从真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宁波江北慈城人冯定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与艾思奇、胡绳一起被视为老一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最重要的三位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就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战争前线从事革命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1957年,党把他调到北大,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育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大连做了胃切除手术养病期间,争分夺秒从事创作,写成数十万字的《平凡的真理》一书,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起了重要作用……
本书讲述了冯定的故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参观著名哲学家艾
思奇纪念馆时指出:“新时
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
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
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
入寻常百姓家’。”
宁波江北慈城人冯定是
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
家、哲学家、理论家、教育
家,与艾思奇、胡绳一起被
视为老一辈从事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
化最重要的三位人物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就致
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
战争前线从事革命的文化宣
传教育工作。1957年,党
把他调到北大,专门从事马
克思主义的哲学教育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大
连做了胃切除手术养病期间
,争分夺秒从事创作,写成
数十万字的《平凡的真理》
一书,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
学起了重要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是无数革命先烈
上下求索的目标,是中华各
族儿女千百年来共同的愿望
,也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以冯定在内的早期马克思
主义革命者是一群有着远大
理想抱负的中国人,他们救
民于水火之中、救国于危难
之间。从冯定那一代中国共
产党人身上,我们深切地感
受到了敢为人先、坚定信仰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
神风骨。
冯定的一生是为革命奉
献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
业献身的一生,是全心全意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生。早
在青少年时代,冯定就树立
了反帝反封建的坚定志向。
在上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的
过程中,他主动靠拢进步思
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
建立和巩固了共产主义信念
。成为共产党员后,不论反
动势力如何残酷、革命斗争
如何惨烈、革命道路如何艰
辛、个人处境如何危险,他
都不放弃、不屈服,自始至
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斗志与理
想,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终身
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誓
言。
冯定秉持刻苦钻研马列
主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的学习态度。几十年来,他
在党的领导下,不论在军队
,还是在地方和学校,不论
在革命顺利时期,还是在革
命遭受挫折时期,都坚信共
产主义必胜,革命事业必成
,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
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他
的工作多次变动,他不仅愉
快接受,而且对待理论工作
治学态度严谨,学风端正,
热爱真理,坚持真理,不随
声附和,不作违心之论。
冯定具有言传身教、忠
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
积极从事革命教育工作,不
但参与筹建、组织和领导抗
大五分校、党校等,而且亲
自讲课,为提高干部的理论
水平,为培养理论宣传干部
,做出了重要贡献。1957
年调到北大后,他主管全校
师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多次
向师生做政治理论报告,还
在哲学系讲授马列主义基本
理论课程,并指导研究生和
青年教师的学习,为党培养
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
者和理论人才。
冯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广泛传播,投入了毕生
的精力和智慧。不论在民主
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革命
时期乃至新中国建设过程中
,他都苦心钻研、大力宣传
马克思主义。他的研究,极
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他在身体赢弱的情
况下,仍然坚持著书立说,
毕生致力于钻研真理、传播
真理。
革命先驱冯定为我们留
下了珍贵的红色文献,也为
我们留下了崇高的精神财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扛起浙江建设“重要窗口”
的宁波担当,需要我们继承
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需
要我们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矢
志不渝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
。为了纪念建党100周年,
宁波市江北区认真贯彻总书
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
题,将已建成的冯定故居进
一步升级打造为“真理园”,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
常百姓家”,希望冯定身上
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求真
务实、不断奋进的优秀精神
品质能够发扬光大,影响更
多的人。
此心不忘,方得始终!
彭素虹,四川广安人,《北仑新区时刊》专刊编辑,鲁迅文学院浙江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曾被媒体报道为打工作家。
曾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浙江省作协会员,国家文学创作三级作家,有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选登,小小说作品入选“2015中国小小说排行榜”,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2015中国小小说十大新秀。
已出版散文集《隐形的翅膀》《往前赶路》,小小说集《花镇红颜》。
引子
第一章 真理之源
一、“读马列,要原原本本地学”
二、“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
三、“出入几生死,往事泣鬼神”
第二章 真理之路
一、“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二、“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三、“革命轻生死,江山血染红”
四、“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
五、“千百次抗争,千万里转战”
六、“思想无国界,科学无禁区”
第三章 真理之光
一、“以真理力量,担时代使命”
二、“路遥知马力,实践证初心”
三、“历史的沉思,永恒的追求”
后记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